一种用于钣金腻子的多功能树脂及其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752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钣金腻子的多功能树脂及其合成方法,通过依次处理添加二甘醇、四氢苯酐、特丁基对苯二酚、顺酐、苯乙烯、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钣金腻子的多功能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化工产品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钣金腻子的多功能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钣金灰(Poly

Putty Base),俗称钣金腻子;又称不饱和聚酯树脂腻子。在钣金工作中修复钢板凹陷处和损坏处的双组分不饱和多元聚酯腻子,主要用于填补较深的凹陷,使车身表面修复平整,同时使底漆牢固地附着在车身上,是普通原子灰的升级换代产品,让一度落后的汽车钣金修理业实现了跨时代的飞跃。普通原子灰是由不饱和聚酯树脂(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填料、助剂经过精制而成,与硬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具有易刮涂、易打磨、配套性好等优点,缺点是干燥速度慢,附着强度低等;钣金灰是由改性树脂、颜料、填料、防沉降剂、胺类引发剂,阻聚剂等助剂,及固化剂(过氧化物)按重量比100:1.5~3调配而成的一种方便快捷的双组份新型嵌填修补材料。
[0003]钣金腻子具有打磨不沾砂纸,硬度好,耐久性好,填补厚度可达5mm,附着力强,适用底材宽泛,干燥速度快等优点,是原子灰的升级换代产品。但是现阶段的树脂制备工艺复杂,需要满足的条件过多,不仅原材料的配方越来越复杂,其合成方式也越来越繁琐,导致制得的钣金腻子虽然性能效果好,但因合成配方及合成方法归于复杂而导致生产成本增加,降低生产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钣金腻子的多功能树脂及其合成方法,使制得的树脂在做到控制成本的同时,还能做到树脂性能标准化。/>[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用于钣金腻子的多功能树脂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将精确称量的二甘醇、四氢苯酐和第一份特丁基对苯二酚投入反应釜中,抽真空去除空气,加热,并在升温的过程中通入氮气保护,在加热过程,先直接升温至180℃,然后在3h内缓慢升温至210℃,最后在不抽真空条件下恒温6h,使得酸值≤20,便可降温制得第一段物料,备用;
[0008]S2:在第一段物料降温至90℃后泄压并加入顺酐,然后抽真空去除空气,加热,并在升温的过程中通入氮气保护,在加热过程,先加热升温至160℃,然后在4h内升温至210℃,最后在210℃的条件下恒温4

6h,并到达终点,得到酸值为25

35的第二段物料,并在采用涂

4粘度杯测得该段物料的粘度值在2分30秒至2分40秒后,实施转料,将制得的二段物料转移至稀释釜与备用小料混合;
[0009]S3:在将S2制得的第二段物料转移至稀释釜前,先向稀释釜内加入苯乙烯和第二份特丁基对苯二酚,将特丁基对苯二酚稀释在苯乙烯后制得小料,再加入S2制得的第二段物料,加入后与小料混合降温到120

130℃,开始搅拌,搅拌过程中控制稀释釜的温度在60

70℃,当稀释釜的温度降低至50℃时,完成转料,通过小料降低第二段物料的粘度,制得第三段物料,备用,期间稀释釜不停止搅拌;
[0010]S4:在S3完成转料制得第三段物料后,再向稀释釜内依次添加1,4

萘醌、抗氧化剂264和第三份特丁基对苯二酚,然后在稀释釜的搅拌下降温至45℃,制得树脂,最后经过过滤包装,制得成品树脂。
[0011]一种用于钣金腻子的多功能树脂,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重量份的材料:二甘醇400

420份、四氢苯酐340

360份、特丁基对苯二酚0.4

0.6份、顺酐140

160份、苯乙烯305

325份、1,4

萘醌0.5

0.7份、抗氧化剂264 0.5

0.7份,其中,所述特丁基对苯二酚分成三份,分别对应S1、S3和S4的特丁基对苯二酚加入量,第一份特丁基对苯二酚为0.044

0.11份,第二份特丁基对苯二酚为0.262

0.343份,第三份特丁基对苯二酚为0.094

0.165份。
[0012]进一步的,该树脂的最优配比为二甘醇408份、四氢苯酐347份、特丁基对苯二酚0.418份、顺酐152份、苯乙烯319份、1,4

萘醌0.62份和抗氧化剂264 0.6份。
[0013]进一步的,所述特丁基对苯二酚分成三份,第一份特丁基对苯二酚为0.05份,第二份特丁基对苯二酚为0.268份,第三份特丁基对苯二酚为0.1份。
[0014]该树脂的特点在于:
[0015]聚酯分子中导入环状稀结构,众所周知环状烯分子中,邻近双键的碳原子上的氢较活泼,易与氧反应形成过氧化物,将此环状烯结构引入聚酯分子链中,不饱和聚酯树脂气干便得到改善,最具代表性的四氢苯酐与二元醇、二甘醇和顺丁烯二酸酐反应,等酯化完成后加入苯乙烯可制得气干性树脂;乙二醇是缩聚的单体之一,顺丁烯二酸酐或四氢苯酐是缩聚的另一种单体之一;顺丁烯二酸酐的作用是在不饱和聚酯中引入双键,固化时与体系中必需的另一组分苯乙烯交联;四氢苯酐与顺丁烯二酸酐的比例用于控制不饱和度和固化后的交联度;室温固化可以用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叔胺为促进剂(又称催干剂).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依次处理添加二甘醇、四氢苯酐、特丁基对苯二酚、顺酐、苯乙烯、1,4

萘醌和抗氧化剂264,同时将特丁基对苯二酚分成三份,每一份在对应的步骤内进行添加,使其与每一段物料合理搭配,不仅能够增大产品稠度,施工性好并能提高其打磨性能,使其具有快速固化、易打磨、强度高、柔韧性好、耐热高的优点,同时,通过优化腻子的配方,还优化了合成方法,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因此,本专利技术制得的树脂在做到控制成本的同时,还能做到树脂性能标准化。
[0017]说明书附图
[0018]图1位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钣金腻子的多功能树脂的合成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0020]一种用于钣金腻子的多功能树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二甘醇400

420份、四氢苯酐340

360份、特丁基对苯二酚0.4

0.6份、顺酐140

160份、苯乙烯305

325份、1,4

萘醌0.5

0.7份、抗氧化剂264 0.5

0.7份,其中,所述特丁基对苯二酚分成三份,第一份特丁基对苯二酚为0.044

0.11份,第二份特丁基对苯二酚为0.262

0.343份,第三份特丁基对苯二酚为0.094

0.165份。
[0021]如图1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钣金腻子的多功能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精确称量的二甘醇、四氢苯酐和第一份特丁基对苯二酚投入反应釜中,抽真空去除空气,加热,并在升温的过程中通入氮气保护,在加热过程,先直接升温至180℃,然后在3h内缓慢升温至210℃,最后在不抽真空条件下恒温6h,使得酸值≤20,便可降温制得第一段物料,备用;S2:在第一段物料降温至90℃后泄压并加入顺酐,然后抽真空去除空气,加热,并在升温的过程中通入氮气保护,在加热过程,先加热升温至160℃,然后在4h内升温至210℃,最后在210℃的条件下恒温4

6h,并到达终点,得到酸值为25

35的第二段物料,并在采用涂

4粘度杯测得该段物料的粘度值在2分30秒至2分40秒后,实施转料,将制得的二段物料转移至稀释釜与备用小料混合;S3:在将S2制得的第二段物料转移至稀释釜前,先向稀释釜内加入苯乙烯和第二份特丁基对苯二酚,将特丁基对苯二酚稀释在苯乙烯后制得小料,再加入S2制得的第二段物料,加入后与小料混合降温到120

130℃,开始搅拌,搅拌过程中控制稀释釜的温度在60

70℃,当稀释釜的温度降低至50℃时,完成转料,通过小料降低第二段物料的粘度,制得第三段物料,备用,期间稀释釜不停止搅拌;S4:在S3完成转料制得第三段物料后,再向稀释釜内依次添加1,4

萘醌、抗氧化剂264和第三份特丁基对苯二酚,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有发刘畅邓渝丸黄浩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中瀚创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