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天线系统中干扰抑制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7488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智能天线系统中的干扰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基站指定码道m进行干扰检测;对占用码道进行处理,获取占用码道的信号空间特征和干扰空间特征;根据干扰空间特征和信号空间特征,进行干扰抑制的判定,对需要进行干扰抵消算法的占用码道,计算零缺陷值,然后进行上行波束赋行;对不需要进行干扰抵消算法的占用码道,直接进行上行波束赋行。其实施可以提高上行的信噪比,同时改善下行波束赋形,提升通信的质量;而且其实施无须增加任何训练序列以及其他系统开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更确切地说是涉及。
技术介绍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干扰,严重影响无线通信系统的通话质量。例如,SCDMA(同步码多分址)无线通信系统工作在1785~1805的频段上,在这个频段上存在着GSM-DCS1800交调干扰,微波通信干扰、无线电干扰机干扰、GSM直放站干扰等众多系统外部干扰,另外,还有SCDMA的基站、手机自身由于故障或失步造成的系统内部干扰。由于SCDMA采用了CDMA(码多分址)技术,CDMA系统作为干扰受限系统,对于强干扰的抑制能力较差。因此,这些干扰常常会严重影响SCDMA系统的通话质量。在具有智能天线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于解扩、对空间特征的处理、实现上行波束赋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信干噪比(SINR)大大增加,改善了通信的容量和质量。例如,中国专利ZL97104039.7记载了时分双工(TDD)码多分址(CDMA)的智能天线系统中,利用上行业务码道(业务码道即占用码道)计算天线阵列的权值计算空间特征的方法。但是,在强干扰的环境下用户的空间特征将受到干扰空间特征的影响,这时使用污染后的空间特征作为用户的空间特征,采用这个空间特征进行波束赋形会降低系统的上行信噪比。因此,需要一种,降低干扰的空间特征对用户空间特征的影响,同时改善下行波束赋形,提升系统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在智能天线系统中,利用智能天线的方向性,进行干扰抑制、提升系统性能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在基站指定码道m进行干扰检测;(2)对占用码道进行处理,获取占用码道的信号空间特征和干扰空间特征,;(3)根据干扰空间特征和信号空间特征,进行干扰抑制的判定,对需要进行干扰抵消算法的占用码道,执行步骤(4),对不需要进行干扰抵消算法的占用码道,直接执行步骤(5);(4)对占用码道,计算零陷权值;(5)进行上行波束赋形。其中,步骤(1)中的对指定码道m进行干扰检测包括基站对码道m在上行同步点左右各偏移n个采样点共2n+1个同步点上,分别进行解扩、求每根天线的权值,并且根据得到的每根天线的权值进行阵列信号合成,求出2n+1个同步点的符号功率和信噪比。优选地,以2n+1个同步点中信噪比最高的同步点为最佳同步点,占用码道的信号空间特征为最佳同步点上的每根天线的权值,占用码道的干扰空间特征为最佳同步点相对应的码道m上的每根天线的权值。优选地,步骤(3)中根据干扰强度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干扰抵消算法,当Ii>T/c时,认为干扰较大,需要进行干扰抵消处理;当Ii≤T/c时,认为干扰较小,不需要进行干扰抵消处理;其中,Ii为最佳同步点对应的空闲码道的功率,T为占用码道功率控制参考值,c为调节因子。或者,对占用码道进行处理时,对占用码道在2n+1个同步点上,分别进行解扩、求每根天线的权值,以该权值作为该占用码道的信号空间特征;以该占用码道2n+1个同步点相对应的码道m的每根天线的权值分别作为该占用码道上干扰的空间特征。或者,步骤(3)中根据干扰强度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干扰抵消算法,当Ii>T/c时,认为该占用码道干扰较大,需要进行干扰抵消处理;当Ii≤T/c时,认为该占用码道干扰较小,不需要进行干扰抵消处理;其中,Ii为码道m在2n+1个同步点上的功率的平均值,T为占用码道功率控制参考值,c为调节因子。优选地,步骤(3)中根据占用码道的最大信干噪比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干扰抵消算法,当占用码道的最大信干噪比(SINR)小于某一参考值(MxdB)时,认为干扰较大,需要进行干扰抵消处理,否则认为干扰较小,不需要进行干扰抵消处理。优选地,零陷权值(NullWeight)的计算方法为,NullWeight=SS-nullcoeff*SIH*SS*SI/‖SI‖2其中SS为占用码道的信号空间特征,SI为占用码道相对应的干扰空间特征,SIH是SI的共轭转置矩阵,nullcoeff为干扰抵消算法的调节因子。优选地,进行上行波束赋行时,如果不需要进行干扰抵消,则利用原有的空间特征的处理、实现上行波束赋形;如果需要进行干扰抵消,则利用占用码道在最佳同步点的零陷权值重新对阵列信号进行合并处理,实现上行波束赋形。或者,进行上行波束赋行时,如果不需要进行干扰抵消,则利用原有的空间特征的处理、实现上行波束赋形;如果需要进行干扰抵消,根据该占用码道的2n+1个采样点上的信号空间特征分别与码道m的2n+1个采样点的干扰空间特征做零陷处理后的权值,对占用码道进行阵列信号合成,找到SNR最大的点作为最佳同步点;利用该最佳同步点的权值重新对阵列信号进行合并处理,实现上行波束赋形。优选地,所述的码道m,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将不再分配给用户使用。优选地,调节因子c的取值范围是4~8。优选地,当判断需要使用干扰抵消算法时,nullcoef的取值范围为0.9~1,当判断不需要使用干扰抵消算法时,nullcoef=0。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智能天线的方向性采用“零陷”的方法,其实施可以从用户的空间特征中滤除干扰源空间特征,从而得到最优的用户空间特征向量。使用最优空间特征向量重新处理天线阵列的解扩结果,可以提高上行的信噪比,同时改善下行波束赋形,提升通信的质量。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无须增加任何训练序列以及其他系统开销。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图1为智能天线系统中干扰抑制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调用干扰抵消算法的一种判断条件示意图;图3为调用干扰抵消算法的又一种判断条件示意图;图4为调用干扰抵消算法的再一种判断条件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了智能天线系统中干扰抑制方法的整体流程。例1首先,进行干扰检测,在基站端指定码道m,码道m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将不再分配给用户使用。即码道m始终空闲,专门用于干扰检测。基站对码道m在上行同步点左右各偏移n个采样点(finger)共2n+1个同步点上(n≥3,n值取决于计算能力和要求的精度),分别进行解扩、求每根天线的权值(Weight),并且根据得到的每根天线的权值进行阵列信号合成,求出符号(Symbol)功率。其次,对占用码道进行处理,获取信号空间特征和干扰空间特征。在此之前先进行最佳同步点的获取,包括对业务码道在上行同步点左右各偏移n个采样点共2n+1个同步点上,分别进行解扩、求每根天线的权值,并且根据得到的每根天线的权值进行阵列信号合成,求出各业务码道符号功率和信噪比,以各码道信噪比最高的同步点为最佳同步点;将占用码道的最佳同步点(2n+1个同步点上解得的信噪比最高的同步点为最佳同步点)上的每根天线的权值(Weight)作为该码道信号的空间特征(同中国专利ZL97104039.7);选用与该占用码道的最佳同步点相对应的码道m的每根天线的权值(Weight)作为该占用码道上干扰的空间特征。再次,对是否需要进行干扰抵消算法进行判断。判断时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方法。如图2所示,根据干扰强度(空闲码道功率)来判断是否使用干扰抵消算法。设空闲码道在2n+1个同步点上的功率分别为I-n,I-n+1,…,I,I1,…,In-1,In,某占用码道的最佳同步点对应的空闲码道的功率为干扰功率Ii(i=-n,-n+1,…,0,1,…,n-1,n),占用码道功率控制参考值为T,则若Ii>T/c,认为干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天线系统中的干扰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基站指定码道m进行干扰检测;(2)对占用码道进行处理,获取占用码道的信号空间特征和干扰空间特征;(3)根据干扰空间特征和信号空间特征,进行干扰抑制的判定,对需要进行干扰抵消算法的占用码道,执行步骤(4),对不需要进行干扰抵消算法的占用码道,直接执行步骤(5);(4)对占用码道,计算零陷权值;(5)进行上行波束赋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伯峰岳彦生李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