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掺烧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7410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2:36
本公开涉及一种污泥掺烧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料仓、输送机构、中转机构以及传送带,第一料仓用于可选择地接收污泥或煤,输送机构连通在所述第一料仓的出料口和中转机构的进料口之间,中转机构的出料口位于传送带的上方,中转机构构造为能够控制污泥或煤的输出量,传送带的进料端用于接收来自煤仓的煤;其中,在第一料仓接收污泥时,污泥通过输送机构和中转机构卸放至传送带上,以与来自煤仓的煤掺混后通过传送带的出料端输送至锅炉内;在第一料仓接收煤时,第一料仓接收的煤通过输送机构和中转机构卸放至传送带上并通过传送带的出料端输送至锅炉内。如此,本公开提供的污泥掺烧输送装置精简了设备、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以及降低了设备成本。设备成本。设备成本。

Sludge mixing and burning conve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掺烧输送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污泥处理
,具体地,涉及一种污泥掺烧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外城市污泥处置主要有填埋、焚烧、农业利用、生物堆肥等方式。焚烧是污泥最彻底的处理方法,充分利用污泥中有机质热量,二次污染问题减少,资源化利用率高。由于燃煤电厂锅炉本身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焚烧设备,可以利用锅炉高温炉膛,大幅降低污泥处理费用,减少碳排放,实现固废物的无害化处理。然而,相关技术中,单独布置将污泥输送至锅炉的设施存在设备成本高、设备占用空间大、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掺烧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单独布置将污泥输送至锅炉的设施存在设备成本高、设备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污泥掺烧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料仓、输送机构、中转机构以及传送带,所述第一料仓用于可选择地接收污泥或煤,所述输送机构连通在所述第一料仓的出料口和所述中转机构的进料口之间,所述中转机构的出料口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所述中转机构构造为能够控制所述污泥或煤的输出量,所述传送带的进料端用于接收来自煤仓的煤;其中,在所述第一料仓接收污泥时,所述污泥通过所述输送机构和所述中转机构卸放至所述传送带上,以与来自所述煤仓的煤掺混后通过所述传送带的出料端输送至锅炉内;在所述第一料仓接收煤时,所述第一料仓接收的煤通过所述输送机构和所述中转机构卸放至所述传送带上并通过所述传送带的出料端输送至所述锅炉内。
[0005]可选地,所述中转机构包括第二料仓和螺旋输送机,所述第二料仓的进料口与所述输送机构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二料仓的出料口与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连通,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以将所述第二料仓内的污泥卸放至所述传送带上,所述螺旋输送机用于调节所述污泥的输送量。
[0006]可选地,所述第二料仓的出料口的数量为两个且沿所述传送带的输送方向间隔地布置,所述螺旋输送机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螺旋输送机与所述第二料仓的两个出料口一一对应地布置,两个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处均设有卸料阀。
[0007]可选地,所述传送带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传送带并排布置且同向延伸,所述螺旋输送机构造为双出料口螺旋输送机,所述双出料口螺旋输送机的两个出料口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传送带的上方。
[0008]可选地,所述中转机构还包括第一溜管,所述第一溜管设在所述卸料阀的下方,所述第一溜管用于引导污泥送至所述传送带上。
[0009]可选地,所述中转机构还包括卸料滑架,所述卸料滑架包括滑架本体和驱动机构,所述滑架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料仓内的底部,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滑架本体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滑架本体在所述第二料仓内的底部往复移动。
[0010]可选地,所述卸放至所述传送带上的污泥与所述传送带上的来自所述煤仓的煤之间的掺配比例不大于5%。
[0011]可选地,所述中转机构还包括往复式给煤机和第二溜管,所述往复式给煤机的进料口与第一料仓的出料口连通,所述往复式给煤机的出料口通过所述第二溜管与所述输送机构的进料口连通,所述往复式给煤机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料仓的污泥或煤输送至输送机构上。
[0012]可选地,还包括外罩,所述外罩套设在所述输送机构上,所述外罩上设有抽气管道,所述抽气管道用于将外罩内的污泥臭气抽出。
[0013]可选地,还包括可启闭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料仓的进料口处的仓盖。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料仓、输送机构、中转机构和传送带的组合设置,在第一料仓接收污泥时,污泥能够通过输送机构和中转机构卸放至传送带上,而此时传送带上将来自煤仓的煤和污泥掺混后送入锅炉内,如此既实现了污泥的无害化焚烧处理,又充分利用了用于向锅炉输送煤的传送带,相比于相关技术中单独布置将污泥输送至锅炉的设施,精简了设备、降低了设备的占用空间;同时第一料仓还可以接收煤,当煤仓无法及时将煤输送至传送带时,可以通过第一料仓、输送机构、中转机构和传送带作为备用送煤线将煤送入锅炉内,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并保证锅炉的正常工作。
[0015]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污泥掺烧输送装置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污泥掺烧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螺旋输送机和传送带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0

第一料仓;20

输送机构;30

中转机构;301

第二料仓;302

螺旋输送机;303

卸料阀;304

第一溜管;305

卸料滑架;306

料位计;40

传送带;50

往复式给煤机;60

第二溜管;70

外罩;80

抽气管道;90

仓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0022]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根据污泥掺烧装置使用状态来定义的,具体可以参照图1所示的图面方向。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污泥掺烧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料仓10、输送机构20、中转机构30以及传送带40,第一料仓10用于可选择地接收污泥或煤,输送机构20连通在第一料仓10的出料口和中转机构30的进料口之间,中转机构30的出料口位于传送带40的上
方,中转机构30构造为能够控制污泥或煤的输出量,传送带40的进料端用于接收来自煤仓的煤;其中,在第一料仓10接收污泥时,污泥通过输送机构20和中转机构30卸放至传送带40上,以与来自煤仓的煤掺混后通过传送带40的出料端输送至锅炉内;在第一料仓10接收煤时,第一料仓10接收的煤通过输送机构20和中转机构30卸放至传送带40上并通过传送带40的出料端输送至锅炉内。
[00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料仓10、输送机构20、中转机构30和传送带40的组合设置,当第一料仓10用于接收污泥时,通过输送机构20的出料口将污泥输送至中转机构30中,并通过中转机构30的出料口将污泥按照设定的排出量卸至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掺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料仓(10)、输送机构(20)、中转机构(30)以及传送带(40),所述第一料仓(10)用于可选择地接收污泥或煤,所述输送机构(20)连通在所述第一料仓(10)的出料口和所述中转机构(30)的进料口之间,所述中转机构(30)的出料口位于所述传送带(40)的上方,所述中转机构(30)构造为能够控制所述污泥或煤的输出量,所述传送带(40)的进料端用于接收来自煤仓的煤;其中,在所述第一料仓(10)接收污泥时,所述污泥通过所述输送机构(20)和所述中转机构(30)卸放至所述传送带(40)上,以与来自所述煤仓的煤掺混后通过所述传送带(40)的出料端输送至锅炉内;在所述第一料仓(10)接收煤时,所述第一料仓(10)接收的煤通过所述输送机构(20)和所述中转机构(30)卸放至所述传送带(40)上并通过所述传送带(40)的出料端输送至所述锅炉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掺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机构(30)包括第二料仓(301)和螺旋输送机(302),所述第二料仓(301)的进料口与所述输送机构(20)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二料仓(301)的出料口与所述螺旋输送机(302)的进料口连通,所述螺旋输送机(302)的出料口位于所述传送带(40)的上方,以将所述第二料仓(301)内的污泥或煤卸放至所述传送带(40)上,所述螺旋输送机(302)用于调节所述污泥或煤的输送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掺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料仓(301)的出料口的数量为两个且沿所述传送带(40)的输送方向间隔地布置,所述螺旋输送机(3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螺旋输送机(302)与所述第二料仓(301)的两个出料口一一对应地布置,两个所述螺旋输送机(302)的出料口处均设有卸料阀(30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掺烧输送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培宏王传好朱峰黄士路叶剑青孙彬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神皖池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