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控制,具体地,涉及再热器出口温度控制系统及再热器。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再热汽温调节系统通常采用的是串级控制系统对再热器出口温度进行控制,主要通过前馈量温度的快速粗调、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偏差温度进行比例-积分-微分回路细调,控制再热器出口温度。但是在采用这种方法对再热器出口温度进行控制时,无法实现对再热器出口温度进行精确控制,导致再热器出口超温次数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再热器出口温度控制系统及再热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实现对再热器出口温度进行精确控制,导致再热器出口超温次数增加。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再热器出口温度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再热器出口的第一测温模块、设置在再热器进口的第二测温模块、设置在再热器进口管道的第三测温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测温模块、所述第二测温模块和所述第三测温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用于与再热器减温调节阀连接;
3、所述第一测温模块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热器出口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再热器出口的第一测温模块(105)、设置在再热器进口的第二测温模块(109)、设置在再热器进口管道的第三测温模块(110)以及控制模块(111),所述控制模块(11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测温模块(105)、所述第二测温模块(109)和所述第三测温模块(1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111)的输出端用于与再热器减温调节阀(10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热器出口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111)包括差分子单元、第一控制子单元(108)和第二控制子单元(10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热器出口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再热器出口的第一测温模块(105)、设置在再热器进口的第二测温模块(109)、设置在再热器进口管道的第三测温模块(110)以及控制模块(111),所述控制模块(11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测温模块(105)、所述第二测温模块(109)和所述第三测温模块(1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111)的输出端用于与再热器减温调节阀(10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热器出口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111)包括差分子单元、第一控制子单元(108)和第二控制子单元(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热器出口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子单元包括第一减法器(104)、第二减法器(103)以及第三减法器(1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热器出口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滞后补偿模块(106),所述第二测温模块(109)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三测温模块(110)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一滞后补偿模块(10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滞后补偿模块(106)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减法器(103)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热器出口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母久状,聊方伦,孙彬,李平强,李强,叶剑青,王文栋,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神皖池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