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眶下壁骨折复位固定的医疗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702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临床治疗眶下壁骨折的骨折复位固定器,该复位固定器是置于上颌窦内进行眶下壁骨折复位的复位固定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复位固定器上支撑平台与活动支柱连接,活动支柱与固定支柱底座通过螺纹连接,高度可调,锁紧螺帽位于活动支柱下方锁定高度,复位固定器支脚在固定支柱底座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经上颌窦进行眶下壁骨折的复位固定器,既避免了面部切口又达到理想的疗效。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眶下壁骨折复位,高度可调节,材料结实、无毒、投资费用少,使用方便,操作灵活,治疗效果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眶下壁骨折复位固定的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避免面部切口,经上颌窦进行眶下壁骨折复位的复位固定器。
技术介绍
眶下壁骨折的病人常常出现眼下直肌嵌入上颌窦内现象,病人复视,眼球运动受限、眼球塌陷。目前眶下壁骨折的治疗多采用面部下眼睑切口进行骨折复位,用钛板或其他人工合成材料修复骨折,这种治疗方面由于面部切口给病人面容造成损伤,其次人工材料的应用易造成双眼球的位置不对称从而引起复视。本复位、固定器的专利技术避免了面部切口,采用口腔内唇龈交界处切口,凿开上颌窦前壁将复位器置入上颌窦内,从上颌窦内进行眶下壁骨折复位。复位器下端固定于上颌窦下部的锥形窝内,为避免伤及窦内的牙根组织和便于固定特将下端设计为带三个支柱的下端。上端平行略带凹状平面将骨折的眶下壁顶起,因窦内容积个体差异较大特将复位器设计为可调整高度的结构,用扳手将复位器调到合适的高度即可固定住骨折的骨片。术后一个月后从原切口取出固定器。通过临床初步应用发现用这种复位固定器治疗眶下壁骨折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小,损伤轻,病人术后复视消失,眼球运动自如,另外,这种复视、固定器结实,耐用,无毒,造价低,操作灵活,如在临床普及应用则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满足临床眶下壁骨折治疗的复位固定器,对病人损伤轻、带来的痛苦和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可靠。该复位固定器的特点是其活动支柱外观为六角形,高度可调。其材质可以是不锈钢、各种合金及有机人工合成材料。本专利技术主要由上带有凹面的圆球形支撑平台1、活动支柱2、锁紧螺帽3、固定支柱底座4、固定器支脚5组成。其中上支撑平台1是上端平行略带凹状的平面,与活动支柱2通过焊接连接,用于支撑骨折的眶下壁。活动支柱2与固定支柱底座4通过螺纹连接,以满足复位固定器的使用要求。锁紧螺帽3用于固定活动支柱2与固定支柱底座4的连接,固定复位固定器高度。固定支柱底座4螺杆上的螺纹长度大于活动支柱2与锁紧螺帽3内螺纹的总长,活动支柱2和锁紧螺帽3外观均为六角形,适于用扳手调节。复位固定器支脚5通过焊接与固定支柱底座4连接,成120-150度交角(见图10),用于将复位器固定在上颌窦牙槽的锥形窝内。复位固定器支脚5有三个,其顶点成正三角形排列,顶端为圆形,防止复位固定器对上颌窦牙槽突隐窝造成伤害。下面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首先通过调整活动支柱2将复位固定器调整到最低高度,并调松锁紧螺帽3。在患者口腔内唇龈交界处切口,凿开上颌窦前壁,将复位器置入上颌窦内,将复位器通过支脚5固定于上颌窦下部的锥形窝内,用上支撑平台1将骨折的眶下壁定起,用扳手调节活动支柱2将复位器调到合适的高度,用锁紧螺帽3锁紧,固定住骨折的骨片。手术后一个月从原切口取出复位固定器。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优点是高度可调,可适应人体上颌窦腔不同容积。另外,避免面部切口,对病人损伤轻、带来的痛苦和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可靠。附图说明图1复位固定器的总体外观2是沿图1A-A/表示的上支撑平台的俯视3是沿图1B-B/表示的复位固定起支脚的俯视4是活动支柱的纵向剖面5是沿图4C-C/表示的活动支柱的截面6是锁紧螺帽3的纵向剖面7是沿图6D-D/表示的锁紧螺帽的截面8是固定支柱底座的纵向剖面9是沿图8E-E/固定支柱底座的俯视10是复位固定器单个支脚与固定支柱底座之间的连接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患者上颌窦腔容积的大小不同,眶下壁骨折面积大小和形状不同设计各种形状尺寸及各种材料的眶下壁骨折复位固定器。实施例1患者1手术中,复位固定器支撑平台为半径R’5mm、R50的圆球形凹面,外观六角形的外接圆直径为5mm,复位固定器总高度2.5cm,支脚与底座下平面角度150°,复位固定器的材质为不锈钢。手术后一个月从原切口取出复位固定器,患者情况良好。实施例2患者2手术中,复位固定器支撑平台为半径R’5mm、R50的圆球形凹面,外观六角形的外接圆直径为5mm,复位固定器总高度2.2cm,支脚与底座下平面角度120°复位固定器的材质为有机合成材料。手术后一个月从原切口取出复位固定器,患者2恢复很好。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眶下壁骨折复位固定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上支撑平台、活动支柱、锁紧螺帽、固定支柱底座、固定器支脚组成;其中上支撑平台是上端平行略带凹状的平面,与活动支柱通过焊接连接,用于支撑骨折的眶下壁;活动支柱与固定支柱底座通过螺纹连接,高度可调,以满足复位固定器的使用要求;锁紧螺帽用于固定活动支柱与固定支柱底座的连接,固定复位固定器高度;固定支柱底座螺杆上的螺纹长度大于活动支柱与锁紧螺帽内螺纹的总长,活动支柱和锁紧螺帽外观均为六角形,适于用扳手调节;复位固定器支脚通过焊接与固定支柱底座连接,成150度交角,用于将复位器固定在上颌窦牙槽的锥形窝内;复位固定器支脚有三个,其顶点成正三角形排列,顶端为圆形,防止复位固定器对上颌窦牙槽突隐窝造成伤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复位器材质根据患者需要可以是不锈钢、各种合金及有机合成材料等。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临床治疗眶下壁骨折的骨折复位固定器,该复位固定器是置于上颌窦内进行眶下壁骨折复位的复位固定器。本专利技术复位固定器上支撑平台与活动支柱连接,活动支柱与固定支柱底座通过螺纹连接,高度可调,锁紧螺帽位于活动支柱下方锁定高度,复位固定器支脚在固定支柱底座下方。本专利技术一种经上颌窦进行眶下壁骨折的复位固定器,既避免了面部切口又达到理想的疗效。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眶下壁骨折复位,高度可调节,材料结实、无毒、投资费用少,使用方便,操作灵活,治疗效果可靠。文档编号A61B17/56GK1927129SQ200610098918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7日专利技术者韩仲明, 孙克宁, 苏红星, 纪育斌, 韩亮, 刘东兴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眶下壁骨折复位固定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上支撑平台[1]、活动支柱[2]、锁紧螺帽[3]、固定支柱底座[4]、固定器支脚[5]组成;其中上支撑平台[1]是上端平行略带凹状的平面,与活动支柱[2]通过焊接连接,用于支撑 骨折的眶下壁;活动支柱[2]与固定支柱底座[4]通过螺纹连接,高度可调,以满足复位固定器的使用要求;锁紧螺帽[3]用于固定活动支柱[2]与固定支柱底座[4]的连接,固定复位固定器高度;固定支柱底座[4]螺杆上的螺纹长度大于活动支柱[2]与锁紧螺帽[3]内螺纹的总长,活动支柱[2]和锁紧螺帽[3]外观均为六角形,适于用扳手调节;复位固定器支脚[5]通过焊接与固定支柱底座[4]连接,成150度交角,用于将复位器固定在上颌窦牙槽的锥形窝内;复位固定器支脚[5]有三个,其顶点成正三角形排列,顶端为圆形,防止复位固定器对上颌窦牙槽突隐窝造成伤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仲明孙克宁苏红星纪育斌韩亮刘东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