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双重反向系间窜越系统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6813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双重反向系间窜越系统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器件的结构由衬底、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阴极组成;所述发光层包括非掺杂超薄层和界面主体掺杂层;其中的界面主体掺杂层由给体层和敏化层组成,给体层位于空穴传输层一侧,敏化层位于电子传输层一侧。非掺杂超薄层位于给体层和空穴传输层之间。相比于传统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简化器件结构的同时,降低器件的效率滚降并提升器件效率。降低器件的效率滚降并提升器件效率。降低器件的效率滚降并提升器件效率。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based on double reverse inter system crossove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重反向系间窜越系统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重反向系间窜越系统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0002]照明和显示技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已经成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作为新一代的显示技术,在先显示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手机、电视、可穿戴设备等。OLED不仅应用在显示领域,在照明领域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这是因为OLED具备不同其他照明光源的优势:具有自发光和面光源特性、材料来源广泛、自身具有柔性,且光源对人眼伤害小。目前磷光材料由于其100%的内量子效率成为了研究热点。然而由于磷光材料生产成本高、载流子传输效率差,使得其往往需要结合掺杂技术使用,增加了OLED的工艺难度和制备成本。
[0003]通过将5nm以下厚度的超薄层插入到器件中作为发光层可以无需使用掺杂技术,有效降低器件制备工艺复杂度,为简化器件结构提供可能性。然而由于超薄层结构的激子复合区域较窄,导致了大量长寿命的三线态激子堆积在复合区域,造成了严重的三线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重反向系间窜越系统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本发明有机发光器件的结构由衬底、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阴极组成;所述发光层包括非掺杂超薄层和界面主体掺杂层;所述界面主体掺杂层由给体层和敏化层组成,所述非掺杂超薄层为由磷光有机化合物组成,位于给体层和空穴传输层之间;所述给体层由给体材料组成,位于空穴传输层一侧;所述敏化层由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掺杂于受体材料组成,位于电子传输层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双重反向系间窜越系统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磷光有机化合物的三线态能级低于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三线态能级,所述界面激基复合物的三线态能级高于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三线态能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双重反向系间窜越系统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给体材料的HOMO能级和受体材料的HOMO能级差大于等于0.5eV,给体材料的LUMO能级和受体材料的LUMO能级差大于等于0.5eV。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双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平杨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