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产生该化合物的微生物技术

技术编号:3436751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产生该化合物的微生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梭状芽胞杆菌,肠炎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均表现出杀伤作用并呈现剂量依赖;能抑制紫色杆菌对信号因子乙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的应答,对紫红素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低浓度下还能够干扰细胞对信号因子的应答并抑制毒力因子的生成,阻止生物膜的形成。阻止生物膜的形成。阻止生物膜的形成。

Compou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and microorganism producing the compou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产生该化合物的微生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产生该化合物的微生物。

技术介绍

[0002]微生物种类数量巨大,在巨大的中间竞争和进化压力下可以产生种类繁多的生物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在药物研制的方面具有重大作用重要。微生物制药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是也带来了巨大的问题即致病微生物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出现耐药菌和超级细菌迫切需要我们寻找更新的,高活性的抗菌物质。嗜热菌作为极端环境中的一种微生物,其不同于常规陆生生物的机制去适应极端环境,因此其更具有产生新的抗菌活性物质的潜力,但是目前国内对嗜热菌抗菌活性的研究还比较少。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具备了高活性,作用广泛,结构新颖和安全性好等特点与化学合成相比具有更大的生物适应性。微生物资源对于新药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资源。微生物是研究先到化合物的一个重要来源,目前我们在农业,畜牧业和现代医学中使用的抗生素大部分都是从微生物中筛选出来的代谢产物或者是其代谢产物的衍生物。因此对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为3

异丙基六氢

4H

吡啶[1,2

a]吡嗪

1,4(6H)

二酮。2.一种能产生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062。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1)在培养基中培养权利要求2所述微生物得到含有所述化合物发酵产物;(2)从所述发酵产物中分离并提纯所述化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培养基选自BHI肉汤培养基。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培养的条件能够使得所述微生物合成的所述化合物分泌到发酵液中;优选的,所述培养的条件包括:温度为30

90℃,优选为50

60℃;时间为24

100小时,优选为60

80小时。6.根据权利要求3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发酵产物中分离并提纯所述化合物的方法包括:(21)将所述发酵产物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发酵上清液;(22)将所述发酵上清液与乙酸乙酯接触,并在0

10℃的条件下对所述化合物进行低温提取,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波邱胡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