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后掠台阶排移前体边界层的埋入式进气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6712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基于后掠台阶排移前体边界层的埋入式进气道,通过后掠台阶将进入埋入式进气口的前体边界层向两侧排移,并通过导流通道将边界层排离内通道入口。利用此后掠台阶能够减小前体边界层造成的流动损失,提高总压恢复系数。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经数值仿真验证后能够取得预期效果。验证后能够取得预期效果。验证后能够取得预期效果。

Submerged inlet based on swept back step displacement forebody boundary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后掠台阶排移前体边界层的埋入式进气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设计领域,尤其是一种埋入式进气道。

技术介绍

[0002]现代战争对于飞行器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代飞行器不仅需要追求更高的战术性能,即高速性、高机动性、低空突防和下视能力等,还需要提高飞行器的生存能力,即隐身能力。目前,隐身能力主要体现在减小雷达的散射面积,研究表明,采用埋入式进气道能够大幅减小雷达散射面积。
[0003]埋入式进气道是一种将进气道进口埋入机身表面,且不存在凸起部分的亚声速进气道。该进气道由于不存在凸起部分,不会使得飞行器增加额外的迎风面积,存在较小的气动阻力、较好的隐身性能、便于箱式发射等诸多优点,故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广泛的关注,目前已有多个型号的飞行器上使用了该进气道。由于现有的埋入式进气道无法设置边界层隔道,故进入进气道内的气流边界层较厚,对于整个进气道的性能有着不利的影响。为此,需要发展新的埋入式进气道边界层控制方法,提高埋入式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在不增加额外的复杂结构的同时提高进气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后掠台阶排移前体边界层的埋入式进气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道进口、位于进气道进口后端的后唇口、自进气道进口向内凹陷的导流面、自后唇口内向后延伸形成的内通道、位于后唇口两侧的导流通道面,该内通道包括位于后唇口内的圆弧形内表面,该圆弧形内表面的两侧分别与后唇口的两侧连接而形成整体通道结构,自后唇口两侧向中间延伸形成位于后唇口前缘的较前位置的后掠型线,该后掠型线与导流面之间还设有后掠台阶面,该后掠台阶面的前缘与导流面连接,后掠台阶面的后缘与后掠型线连接;所述后掠台阶面自中间向两边形成后掠延展直至与后唇口两侧的导流通道面平整过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入式进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进口自该飞行器机身外表面向内形成埋入式进气道结构;所述导流面向内倾斜延伸,导流面与飞行器机身外表面所成的导流角17
°
≤Ψ≤21
°
,且导流面与飞行器机身外表面之间连接有过渡的侧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埋入式进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忠丁润晗王震宇赵庆伟李腾飞袁世杰杨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