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6705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伴热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包括传输管路和保温管路以及连接机构,保温管路上设置有若干个发热电缆,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头、通孔、限位板、安装板、收卷组件和定位组件,通过通孔将连接头套设于传输管路上,将两个保温管路套设于连接头的两端,限位板限定保温管路的位置,提供安装板、收卷组件和定位组件的容置空间,通过将发热电缆的端部穿过限位板与定位组件连接,再通过定位组件对于发热电缆固定,收卷组件带动定位组件,将发热电缆收卷与定位组件上,通过连接头的设置方便后期对于发热电缆的检修和维护,通过收卷组件和定位组件的设置可以提高保温管路之间的连接效率,减少作业的难度,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工作人员的负担。工作人员的负担。

A polar pipeline electric heat trac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伴热
,具体是涉及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液化天然气管廊的整个设计主要是通过原料中不同的物质需要不同的沸点对其进行分 离,且全部以液态的形态进行输送,因此管道在运输时,操作温度参数多样,需要各个系统、 各个工艺管线长期保持在固定的温度下,才能确保所有杂质能够分离、主要的产品能够安全 到达储罐,运送向目的地。而由于项目落座于极地气候中,常年处于冬季,对于所有管线的 温度控制都有着极大的挑战,所以需要电伴热系统确保极地管线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温度,完 成液化天然气的运输;
[0003]在中国专利CN204187284U中公开了一种输油管线电伴热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 控制器和警报装置,其中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电伴热带的输油管的管壁上并连接至控制器上, 用于检测输油管内的温度状况,并将检测到的温度值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连接至警报装置, 用于当所接收到的温度值大于预设值时控制警报装置发出警报,此专利的输油管线电伴热控 制系统能够保证电伴热系统的可靠运行,在中国专利CN201810776301.1公开了一种长输管线 电伴热系统以及其铺设方法,此专利通过设置单芯串联型恒功率发热电缆,在一个控制盘柜 控制发热电缆的情况下,根据待加热管的长度以及需要的伴热量,通过相应公式计算出能够 满足要求的发热电缆的截面积以及导电率,经过试验,在一组电源和控制盘柜为发热电缆供 电情况下,发热电缆的长度可达到30KM,甚至更长,即能够为超过30KM长的待加热管加 热,极大了简化电伴热系统的结构,只需要一组控制盘柜,占用空间小,结构便于生产制造, 但铺设电伴热系统时,为了方便两个加热管线的连接和后期的维护,一般会留有较多的余量, 使得在连接时需要对于余量的线束进行收卷,使得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施工时较为繁琐,效率 较低,影响施工的进度,增加作业的难度,同时不方便后期的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包括传输管路和套设于传输管路外部的保温管路以及连接两 个相邻的保温管路的连接机构,保温管路上设置有若干个等距离环绕与其轴线设置的发热电 缆,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头、通孔、两个限位板、若干个安装板和若干个用于对发热电缆进行 收卷的收卷组件以及若干个用于对发热电缆的端部进行固定的定位组件,连接头为圆筒状结 构,通孔位于连接头的中央且与传输管路相互匹配,两个限位板均呈环形的板状结构,两个 限位板分别位于通孔的两侧且与保温管路相互匹配,所有安装板均位于两个限位板之间,且 所有安装板呈等距离环绕于连接头的轴线上,所有收卷组件分别安装于各个安装板上,所有 定位组件可转动的位于收卷组件的旁侧,定位组件与收卷组件传动
连接。
[0007]优选的,两个限位板上均设置有与发热电缆数量一一对应的导向孔,每个导向孔的旁侧 均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槽的两端分别与导向孔和定位组件连通,导向槽的内壁为圆弧状结构。
[0008]优选的,两个限位板的外侧均设置有连接套,两个连接套均与保温管路相互匹配,两个 连接套内均设置有若干个等距离环绕与其轴线设置的导向凸条,保温管路的外壁上设置有与 导向凸条数量一一对应的滑槽,且所有滑槽等距离环绕与保温管路的轴线上,导向凸条位于 相邻的两个导向孔的中央,滑槽位于相邻的两个发热电缆的中央。
[0009]优选的,所有定位组件均包括两组定位部,两组定位部均包括三个夹持爪、连接轴和驱 动轴,两个定位部的连接轴均呈水平状态分别位于安装板的两侧上,连接轴的内部设置有与 其轴线同轴的圆柱形的空腔,连接轴上靠近导向孔的一端上设置有三个等距环绕与其轴线设 置的安装座,三个夹持爪的中部分别销接于三个安装座上,驱动轴可滑动的套设于连接轴的 空腔内,三个夹持爪的底部与驱动轴上靠近安装座的一端销接,驱动轴另一端设置有电磁弹 簧,电磁弹簧的两端分别于驱动轴和连接轴的空腔连接。
[0010]优选的,收卷组件包括从动轴、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连接头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 个等距环绕与其轴线设置的安装孔,从动轴套设于安装孔内,从动轴的轴线与连接轴的轴线 相互垂直,第一斜齿轮套设于从动轴上,第二斜齿轮套设于驱动轴上远离导向孔的一端,第 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啮合连接。
[0011]优选的,连接头上设置有与其活动连接的保护壳,保护壳分为两个左右对称的壳体,两 个壳体的截面均为半圆弧状。
[0012]优选的,保温管路上设置有双层的管路结构,两层均通过保温材料制成。
[0013]优选的,保温管路中设置有与发热电缆数量相同的容置槽,所有容置槽均等距环绕于保 温管路的轴线设置,容置槽为U形结构,所有容置槽的开口处均朝向保温管路的轴线一侧, 容置槽的开口处设置有两个弹性的挡板。
[0014]优选的,所有安装板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0015]优选的,所有安装板上位于两个定位组件之间均设置有导电板,导电板与定位组件电性 连接,所有导电板之间均通过多根导线连接,导线穿过连接头的外壳与外部的电源连接。
[0016]本申请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申请通过导向孔和导向槽的设置,从而方便将发热电缆穿过限位板,使得发热电缆的 端部穿过限位板后直接被引导至导向槽内,再通过导向槽将发热电缆导向定位组件处,方便 定位组件对于发热电缆的端部进行固定,导向槽圆弧状的内壁使得发热电缆穿过导向槽时滑 动的更加顺畅,避免发热电缆卡在导向槽内,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工作人员将发热电缆牵引 至定位组件的繁琐,使得定位更加准确,减少工作人员的作业负担,提高效率。
[0018]2.本申请通过导向凸条和滑槽的设置,减少将保温管路内的发热电缆与导向孔对准的步 骤,方便定位,减少工作人员的作业负担,提高施工效率。
[0019]3.本申请通过两个定位部的设置可对两个限位板上穿入的发热电缆进行自动固定,通过夹 持爪、驱动轴、电磁弹簧、连接轴的设置,可减少人工对于其进行固定的繁琐的
步骤,减少 工作人员的作业负担,提高施工效率。
[0020]4.本申请通过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从动轴和安装孔的设置,可减少工作人员对于多 余线束的手动收卷,从而连接头的外部就可以对于其内部进行操作,减少繁琐的程度,从而 提高施工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作业负担。
[0021]5.本申请通过与其活动连接的保护壳的设置,用于保护其内部的零件不受损伤,延长连接 机构的使用寿命,减少检修和维护的成本,通过两个左右对称的壳体的设置,方便对于保护 壳进行拆卸,半圆弧状的结构方便壳体与连接头的连接和安装,使其可以更好地贴合于连接 头上,方便后期对于连接头内的维护和检修。
[0022]6.本申请通过双层结构的设置,使得保温管路可以更好的保持传输管路内的温度,提高传 输管路运行的稳定性,减少能源的消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包括传输管路(1)和套设于传输管路(1)外部的保温管路(2)以及连接两个相邻的保温管路(2)的连接机构(3),其特征在于,保温管路(2)上设置有若干个等距离环绕与其轴线设置的发热电缆(2a),连接机构(3)包括连接头(3a)、通孔(3b)、两个限位板(3c)、若干个安装板(3d)和若干个用于对发热电缆(2a)进行收卷的收卷组件(3e)以及若干个用于对发热电缆(2a)的端部进行固定的定位组件(3f),连接头(3a)为圆筒状结构,通孔(3b)位于连接头(3a)的中央且与传输管路(1)相互匹配,两个限位板(3c)均呈环形的板状结构,两个限位板(3c)分别位于通孔(3b)的两侧且与保温管路(2)相互匹配,所有安装板(3d)均位于两个限位板(3c)之间,且所有安装板(3d)呈等距离环绕于连接头(3a)的轴线上,所有收卷组件(3e)分别安装于各个安装板(3d)上,所有定位组件(3f)可转动的位于收卷组件(3e)的旁侧,定位组件(3f)与收卷组件(3e)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限位板(3c)上均设置有与发热电缆(2a)数量一一对应的导向孔(3c1),每个导向孔(3c1)的旁侧均设置有导向槽(3c2),导向槽(3c2)的两端分别与导向孔(3c1)和定位组件(3f)连通,导向槽(3c2)的内壁为圆弧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限位板(3c)的外侧均设置有连接套(3c3),两个连接套(3c3)均与保温管路(2)相互匹配,两个连接套(3c3)内均设置有若干个等距离环绕与其轴线设置的导向凸条(3c4),保温管路(2)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导向凸条(3c4)数量一一对应的滑槽(3c5),且所有滑槽(3c5)等距离环绕与保温管路(2)的轴线上,导向凸条(3c4)位于相邻的两个导向孔(3c1)的中央,滑槽(3c5)位于相邻的两个发热电缆(2a)的中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极地管线电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有定位组件(3f)均包括两组定位部(3f1),两组定位部(3f1)均包括三个夹持爪(3f2)、连接轴(3f5)和驱动轴(3f3),两个定位部(3f1)的连接轴(3f5)均呈水平状态分别位于安装板(3d)的两侧上,连接轴(3f5)的内部设置有与其轴线同轴的圆柱形的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威童银杰杨琼陈世敏
申请(专利权)人:舟山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