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车架自动翻转机及重型装备智能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6690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下车架自动翻转机及重型装备智能生产线,包括槽座,所述槽座开设有第一导向槽,该第一导向槽内滑活动连接设置有柱形机壳,该柱形机壳开设有第二导向槽,该第二导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该滑块的侧面开设有装配孔,该装配孔内转活动连接有翻转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柱形机壳上方设置有第一支撑块和转轮,所述第一支撑块固定设置在柱形机壳的上表面,所述转轮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块上。柱形机壳上表面设置的第一支撑块和转轮,转轮充当吊轮,利用了吊轮原理减轻了电动机负载,降低了对电动机的使用要求,提高了电动机使用寿命和节约下车架翻转机制造成本。和节约下车架翻转机制造成本。和节约下车架翻转机制造成本。

An automatic turnover machine for lower frame and intelligent production line for heavy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车架自动翻转机及重型装备智能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挖掘机
,具体涉及一种下车架自动翻转机及重型装备智能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挖掘机,又称挖掘机械,是用铲斗挖掘高于或低于承机面的物料,并装入运输车辆或卸至堆料场的土方机械。挖掘机挖掘的物料主要是土壤、煤、泥沙以及经过预松后的土壤和岩石。从近几年工程机械的发展来看,挖掘机已经成为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工程机械之一。下车架是挖掘机的行走部分,在整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对其加工和装配要求也较高,
[0003]这就涉及到挖掘机的生产制造装配线上的下车架自动翻转机,而现有挖掘机下车架翻转机有两点不足,其一,翻转机构和夹持机构多自接采用液压传动夹紧和液压阀保持位置,随着时间的延长液压阀会发生泄漏,便不能保证翻转机构和夹持机构的位置,导致下车架掉落,造成安全问题,其二,挖掘机翻转机与装配线各自独立,使用时需要分别单独操作,浪费时间,不利于生产效率。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中提出了一种下车架自动翻转机及重型装备智能生产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操作繁琐复杂使用效率低,而且,对于液压阀会发生泄漏,同时便不能保证翻转机构和夹持机构的位置,导致下车架掉落,造成安全问题,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下车架自动翻转机及重型装备智能生产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下车架自动翻转机,包括槽座,所述槽座开设有第一导向槽,该第一导向槽内滑活动连接设置有柱形机壳,该柱形机壳开设有第二导向槽,该第二导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该滑块的侧面开设有装配孔,该装配孔内转活动连接有翻转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翻转组件设置于夹持组件的一侧,且为固定连接,所述翻转组件转活动连接在装配孔内,所述第二导向槽底部表面固定设置有电动机,所述柱形机壳上方设置有第一支撑块和转轮,所述第一支撑块固定设置在柱形机壳的上表面,所述转轮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块上,所述转轮上设置有链条,该链条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块的上表面,另一端设置于电动机转轴上,所述柱形机壳侧表面设置有导向组件和辅助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固定设置在柱形机壳的侧表面上,所述辅助组件转动设置在柱形机壳的侧表面上,所述导向组件设置于辅助组件的一侧,所述槽座的一端设置有运输导轨,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弧形导杆。
[0009]优先地,所述运输导轨上开设有T形槽,该T形槽内滑动设置有支撑台,所述运输导轨下方部分开设有通槽,所述槽座的侧面开设有第三导向槽,该第三导向槽与第一导向槽相通,且设于第一导向槽的侧面,所述柱形机壳的侧面下方部分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块,该第二支撑块上转动设置有弧形摆动杆,该弧形摆动杆的中部设置有辅助件,且弧形摆动杆穿过辅助件活动连接,该辅助件固定设置在槽座的侧表面上;所述翻转组件包括锥形壳体,该锥形壳体旋转设置在装配孔内,所述锥形壳体的弧形面上开设有弧形槽,该弧形槽的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滑动杆的一端端面上,所述滑动杆滑动设置在滑块的侧面,且能实现往复横向运动,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端部开设有导向孔,该导向孔的内部设置有滑动轴。
[0010]优先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方形壳体,该方形壳体固定设置在锥形壳体的端面上,所述方形壳体的两侧壁上摆动设置有夹钳,该夹钳的侧面固定设置有弧形板,该弧形板之间设置有液压千斤顶,该液压千斤顶的端部设置有椭圆形推块,所述液压千斤顶固定连接于锥形壳体的内侧底部表面,所述夹钳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夹钳端部设置有辅助动板。
[0011]优先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长方形壳体,该长方形壳体固定设置在柱形机壳的侧面,所述长方形壳体侧面开设有弧形导向槽,该导向槽上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斜板,所述弧形导向槽的内侧开设有L形方槽,该L形方槽下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斜板。
[0012]优先地,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弧形挡爪,该弧形挡爪摆动固定在柱形机壳的侧壁上,所述弧形挡爪的内侧设置有扭簧,该扭簧套于弧形挡爪端部与柱形机壳连接处。
[0013]优先地,所述支撑台的下端面开设有第四导向槽,该第四导向槽内部滑动设置有挡块,该挡块下方部分为三角形。
[0014]一种重型装备智能生产线,包括下车架自动翻转机。
[0015](3)有益效果:
[0016]A、翻转组件初始状态为,滑动杆向前伸出,其端部转轴置于端弧形槽最前端,滑动轴置于导向组件下方,夹持组件如图1所示,该翻转组件通过导向组件与滑块实现联动,当滑块向上移动时,在导向组件的作用下滑动杆向后移动,带动转轴,最后通过弧形槽使锥形壳体旋转以实现下车架的翻转,该过程无需单独操作与滑块同时动作,不仅简化了操作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0017]B、控制液压千斤顶前伸,后利用椭圆形推块使弧形板动作,带动夹钳对被翻转下车架进行夹紧,这样两弧形板便会对椭圆形推块施加一定的夹力和一定的推力,将夹紧分成两部分,有效的减少了液压千斤顶所受的力,有利于两夹钳夹紧位置的固定,使其两夹钳夹持的挖掘机下车架不易松脱,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
[0018]C、初始状态为滑动轴置于弧形导向槽的最下端,当滑块上提时,滑动轴便会沿弧形导向槽移动,使滑动杆向后移动,从而使翻转组件动作,当滑块上提,带动滑动轴移动至弧形导向槽上端部分时继续上提,其滑动轴便会沿第一斜板逐渐伸出弧形导向槽进入L形方槽内,然后,当滑块降下将翻转好的挖掘机下车架放在支撑台上的同时,滑动轴沿L形方槽垂直滑下,至L形槽直角拐角处,该动作过程有效的保证了翻转后下车架的角度,下车架放置完成后,柱形机壳向后移动,使弧形导杆插入长方形壳体与柱形机壳之间,后其弧形导杆前端弧形面与滑动杆后端接触,施加力让滑动杆水平向前移动,随着滑动杆的不断向前水平移动,其上的滑动轴借助第二斜板回到弧形导向槽内,同步进行的还有翻转组件复位,
该导向组件的设置,不仅无需单独操作,有利于生产效率,而且导向组件利用滑块能对翻转组件和正在翻转的下车架实现任意旋转角度的固定,便于对下车架检测和装配;
[0019]D、当弧形导杆为对滑动杆施加力时,弧形挡爪能借助扭簧对滑动杆施加一定程度的力,使其无法向前水平移动,保证当滑块移动至下端时,被翻转下车架不会发生翻转角度的变化;
[0020]E、柱形机壳上表面设置的第一支撑块和转轮,转轮充当吊轮,利用了吊轮原理减轻了电动机负载,降低了对电动机的使用要求,提高了电动机使用寿命和节约下车架翻转机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下车架自动翻转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下车架自动翻转机的运输导轨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下车架自动翻转机的运输导轨处的另一角度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下车架自动翻转机的翻转组件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下车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车架自动翻转机,包括槽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座(1)开设有第一导向槽(11),该第一导向槽(11)内滑活动连接设置有柱形机壳(2),该柱形机壳(2)开设有第二导向槽(21),该第二导向槽(21)内滑动设置有滑块(22),该滑块(22)的侧面开设有装配孔(221),该装配孔(221)内转活动连接有翻转组件(3)和夹持组件(4),所述翻转组件(3)设置于夹持组件(4)的一侧,且为固定连接,所述翻转组件(3)转活动连接在装配孔(221)内,所述第二导向槽(21)底部表面固定设置有电动机(211),所述柱形机壳(2)上方设置有第一支撑块(23)和转轮(24),所述第一支撑块(23)固定设置在柱形机壳(2)的上表面,所述转轮(24)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块(23)上,所述转轮(24)上设置有链条(241),该链条(241)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块(22)的上表面,另一端设置于电动机(211)转轴上,所述柱形机壳(2)侧表面设置有导向组件(5)和辅助组件(6),所述导向组件(5)固定设置在柱形机壳(2)的侧表面上,所述辅助组件(6)转动设置在柱形机壳(2)的侧表面上,所述导向组件(5)设置于辅助组件(6)的一侧,所述槽座(1)的一端设置有运输导轨(7),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弧形导杆(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车架自动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导轨(7)上开设有T形槽(71),该T形槽(71)内滑动设置有支撑台(8),所述运输导轨(7)下方部分开设有通槽(72),所述槽座(1)的侧面开设有第三导向槽(13),该第三导向槽(13)与第一导向槽(11)相通,且设于第一导向槽(11)的侧面,所述柱形机壳(2)的侧面下方部分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块(25),该第二支撑块(25)上转动设置有弧形摆动杆(251),该弧形摆动杆(251)的中部设置有辅助件(14),且弧形摆动杆(251)穿过辅助件(14)活动连接,该辅助件(14)固定设置在槽座(1)的侧表面上;所述翻转组件(3)包括锥形壳体(31),该锥形壳体(31)旋转设置在装配孔(22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逸汤敏锋莫佳洛杨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顺达智能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