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轴及具备该芯轴的切削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6558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8:40
提供芯轴及具备该芯轴的切削加工装置。芯轴(62)具备:第一轴承(64A),收容于壳体(63);主轴(65),旋转自如地支承于第一轴承(64A);弹簧夹头(67),被插入到形成于主轴的贯通孔(65H),且构成为能够把持加工刀具(6A),且构成为在轴向(K)上移动自如;拉杆(68),连接于弹簧夹头;空气导入口(90),位于比第一轴承靠上方的位置,将空气导入到壳体内;空气流路(94),以使从空气导入口(90)导入的空气在第一轴承的下方流动的方式形成于壳体内;及空气排出口(96),形成于壳体,且位于比第一轴承靠下方的位置,将在第一轴承(64A)的下方流动的空气排出到壳体(63)的外部。出到壳体(63)的外部。出到壳体(63)的外部。

Mandrel and cutting device with the mandr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芯轴及具备该芯轴的切削加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芯轴及具备该芯轴的切削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以来,已知有使用旋转的加工刀具对被加工物进行加工的切削加工装置。在该切削加工装置中,一边使被加工物与加工刀具的相对位置关系三维地变化,一边使加工刀具以预定的角度接触于被加工物,从而将被加工物加工成所期望的形状。
[0003]例如,在日本特开2020

28935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切削加工装置,具备芯轴,该芯轴具有:主轴,能够旋转地支承于轴承;及弹簧夹头,被插入到形成于主轴的贯通孔,且能够把持加工刀具。加工刀具被芯轴的弹簧夹头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把持,被加工物固定于保持构件。芯轴例如构成为能够在加工空间的XYZ正交坐标系的Y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自如地移动,并且能够使加工刀具绕Z轴旋转。另外,保持构件例如构成为能够在加工空间的X轴方向上自如地移动,并且能够使被加工物绕X轴及绕Y轴旋转。
[0004]然而,在对被加工物进行加工时,主轴高速旋转,从而在轴承的周边产生负压。由于该负压,在对被加工物进行加工时产生的切削粉末有可能会侵入到芯轴的内部而附着于轴承。当切削粉末附着于轴承时,主轴的旋转被阻碍,难以利用加工刀具对被加工物进行加工。为了解决该问题,在日本特开2019

188502号公报中,公开有具备被供给空气净化用的空气的空气净化部的芯轴。然而,根据轴承的配置场所,有时即使供给空气净化用的空气,轴承周边也不会成为足够的正压,切削粉末有可能会侵入到芯轴内部而切削粉末附着于轴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该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切削粉末附着于轴承的芯轴。
[0006]本专利技术的芯轴具备:壳体;轴承,收容于所述壳体;主轴,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所述轴承,形成有在轴向上贯通的贯通孔,并具有位于所述轴向的一侧的第一端部及位于所述轴向的另一侧的第二端部;弹簧夹头,具有位于所述主轴的所述第一端部侧且能够把持对被加工物进行加工的加工刀具的第三端部及位于所述主轴的所述第二端部侧的第四端部,并被插入到所述贯通孔,且构成为在所述轴向上移动自如;及拉杆,具有位于所述主轴的所述第一端部侧且与所述弹簧夹头的所述第四端部连接的第五端部及位于所述主轴的所述第二端部侧的第六端部,并被插入到所述贯通孔,且构成为在所述轴向上移动自如。在所述壳体形成有:空气导入口,位于比所述轴承靠上方的位置,将空气导入到所述壳体内;空气流路,以使从所述空气导入口导入的空气在所述轴承的下方流动的方式位于所述轴承的下方;及空气排出口,位于比所述轴承靠下方的位置,将在所述轴承的下方流动的空气排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
[0007]专利技术效果
[0008]根据上述芯轴,形成于壳体内的空气流路构成为从空气导入口导入的空气在轴承的下方流动。而且,在轴承的下方流动的空气经由空气排出口被排出到壳体的外部。由此,能够将轴承的下方部分保持成正压。即,壳体的外部的空气不经由空气排出口流入到空气流路,所以在使用加工刀具对被加工物进行加工时产生的切削粉末也同样地被抑制从空气排出口侵入到空气流路。其结果,轴承被保持成干净的状态,能够有效地旋转支承主轴。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切削加工装置的立体图。
[0010]图2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切削加工装置的主视图。
[0011]图3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切削加工装置的剖视图。
[0012]图4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安装有适配器的被加工物的立体图。
[0013]图5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刀具库及夹体的立体图。
[0014]图6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刀具库及夹体的主视图。
[0015]图7是一个实施方式的芯轴的剖视图。
[0016]图8是将一个实施方式的芯轴的一部分进行放大后的剖视图。
[0017]图9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壳体的仰视图。
[0018]图10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二固定构件的立体图。
[0019]图1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切削加工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芯轴单元及切削加工装置进行说明。此外,在此说明的实施方式当然不是意图限定本专利技术。另外,对起到相同的作用的构件及部位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当地省略或者简化重复的说明。
[0021]图1是切削加工装置10的立体图。图2是切削加工装置10的主视图。图3是切削加工装置10的剖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从正面观察切削加工装置10时,将远离切削加工装置10的方向设为前方,将靠近切削加工装置10的方向设为后方。左、右、上、下分别意味着从正面观察切削加工装置10时的左、右、上、下。另外,附图中的附图标记F、Rr、L、R、U、D分别意味着前、后、左、右、上、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切削加工装置10配置于XYZ正交坐标系。在此,X轴是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轴。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X轴从水平方向倾斜θ。此外,X轴也可以在与水平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延伸。Y轴是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轴。Z轴是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轴。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Z轴从铅垂方向倾斜θ。此外,Z轴也可以在与铅垂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延伸。另外,附图标记θ
X
、θ
Y
、θ
Z
分别表示绕X轴、绕Y轴、绕Z轴的旋转方向。但是,上述方向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决定的方向,并不对切削加工装置10的设置方案进行任何限定,并不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任何限定。
[0022]切削加工装置10是对被加工物5(参照图4)进行加工(例如切削)及根据需要进行研磨的装置。切削加工装置10是对被加工物5进行加工而制作牙科用的成形品例如冠部、嵌入体、覆盖体、镶饰等牙冠修复体、人工牙、假牙床等的装置。被加工物5的形状例如是块状(例如棱柱状)。被加工物5也可以是圆板状。被加工物5例如由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PEEK(聚醚醚酮树脂)、混合树脂等树脂(树脂材料)、玻璃陶瓷、氧化锆等陶瓷材料、蜡、
石膏等各种材料形成。在作为被加工物5的材料而使用氧化锆时,例如,使用半烧结的氧化锆。但是,被加工物5的形状及材料不被特别限定。
[0023]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被加工物5上安装有适配器8(还称为保持器)。在安装有适配器8的状态下,被加工物5收容于切削加工装置10,且被加工。在此,适配器8具备板状构件8A和连结销8B。板状构件8A连接于被加工物5。连结销8B从板状构件8A突出。连结销8B插入于后述夹体50的插入孔50A(参照图3)。适配器8保持被加工物5。
[0024]如图1所示,切削加工装置10形成为箱状。切削加工装置10具备外壳主体12、前盖25、控制装置48。外壳主体12具有下壁13、左壁14(还参照图2)、右壁15、后壁16(还参照图3)、上壁17、前壁18、划分底壁19(参照图3)、划分后壁20(参照图2)、划分上壁21(参照图3)及划分侧壁23(参照图3)。左壁14从下壁13的左端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轴,具备:壳体;轴承,收容于所述壳体;主轴,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所述轴承,形成有在轴向上贯通的贯通孔,并具有位于所述轴向的一侧的第一端部及位于所述轴向的另一侧的第二端部;弹簧夹头,具有位于所述主轴的所述第一端部侧且能够把持对被加工物进行加工的加工刀具的第三端部及位于所述主轴的所述第二端部侧的第四端部,并被插入到所述贯通孔,且构成为在所述轴向上移动自如;及拉杆,具有位于所述主轴的所述第一端部侧且与所述弹簧夹头的所述第四端部连接的第五端部及位于所述主轴的所述第二端部侧的第六端部,并被插入到所述贯通孔,且构成为在所述轴向上移动自如,在所述壳体形成有:空气导入口,位于比所述轴承靠上方的位置,将空气导入到所述壳体内;空气流路,以使从所述空气导入口导入的空气在所述轴承的下方流动的方式位于所述轴承的下方;及空气排出口,位于比所述轴承靠下方的位置,将在所述轴承的下方流动的空气排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轴,其中,所述芯轴具备固定于所述主轴且从下方保持所述轴承的第一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本数人山本刚太
申请(专利权)人:迪技尚谱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