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成型用模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6500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8:26
一种粉末成型用模具装置,具备:为模具的压模;设置有前述压模的压模板;加热单元,其设置于前述压模板,加热前述压模;设置有下衬套的下冲头板;压模杆,其插入前述下衬套内,将前述压模板和前述下冲头板可相互自由移动地连结;以及辅助压模杆,在前述压模板中设置于前述加热单元的外侧,嵌合于前述下冲头板所连结的下引导件,在前述压模未加热时,在前述压模杆和前述下衬套之间具有间隙,前述压模杆和前述下衬套以不接触的状态配置,与前述辅助压模杆嵌合的前述下引导件沿前述压模板的非热膨胀方向配置。胀方向配置。胀方向配置。

Mold device for powder mo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粉末成型用模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用于温压粉末成型的粉末成型用模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粉末冶金中,将以铁等金属作为主要成分的原料粉末加热后的状态下进行压缩成型的温压粉末成型被广泛使用。在温压粉末成型中,利用加热器等加热单元加热压模,但来自加热单元的热量传递至压模板,有可能压模板整体由于热膨胀而变形。其结果,与压模板连接的压模杆(导杆)的上端位置变动,压模杆所嵌合的下衬套很快就发生咬合,用于温压粉末成型的模具装置(温压粉末成型用模具)有可能产生动作不良。
[0003]因此,在日本特开平10-204504中,作为防止热变形的手段,公开了在压模板的压模保持件与压模板之间设置空气隔热层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但是,在对近年来被使用的纳米晶体、非晶态磁性粉末等不易成型粉末成型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对压模在高温(例如400~600℃)下加热。因此,在根据日本特开平10-204504所记载的方法而仅通过空气隔热层隔热时,有时难以防止压模板的热变形。
[0005]另外,在将粉箱等配置于装置的情况下,有时产生重量平衡的不平均,压模板产生倾斜,产生压模与其它冲头之间发生咬合的情况。
[0006]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压模板被稳定地配置且能够防止由于压模板的热变形导致的动作不良的粉末成型用模具装置。
[0007]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一个方式为一种粉末成型用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为模具的压模;设置有前述压模的压模板;加热单元,其设置于前述压模板,加热前述压模;设置有下衬套的下冲头板;压模杆,其插入前述下衬套内,将前述压模板和前述下冲头板可相互自由移动地连结;以及辅助压模杆,在前述压模板中设置于前述加热单元的外侧,嵌合于前述下冲头板所连结的下引导件,在前述压模未加热时,在前述压模杆和前述下衬套之间具有间隙,前述压模杆和前述下衬套以不接触的状态配置,与前述辅助压模杆嵌合的前述下引导件沿前述压模板的非热膨胀方向配置。
[0008]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粉末成型用模具装置中,由于在压模杆和与压模杆嵌合的下衬套之间预先设置有应对热变形的间隙(clearance),所以能够防止很快发生咬合而成为动作不良的原因的情况。另外,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粉末成型用模具装置中,由于在压模杆之外,设置有与配置于特定位置的下引导件嵌合的辅助压模杆,即使在设置有上述间隙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压模板稳定、使各板顺滑地动作。
[0009]另外,优选地,在前述压模板中,在前述加热单元与前述辅助压模杆之间设置隔热单元。
[0010]此外,优选地,前述加热单元、前述压模杆、以及前述辅助压模杆各自以前述压模的中心为轴而轴对称地分别设置有多个。
[0011]另外,优选地,前述压模杆和前述辅助压模杆以前述压模的中心为轴,在不同的半径方向且在同一圆周方向上分别设置。
[0012]此外,优选地,前述下引导件在以前述压模的中心为轴的圆周方向上相对于一个前述辅助压模杆设置多个。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压模板被稳定地配置且能够防止由于压模板的热变形导致的动作不良的粉末成型用模具装置。
附图说明
[0014]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0015]图1A是本专利技术的粉末成型用模具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局部平面图。
[0016]图1B是本专利技术的粉末成型用模具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局部截面图。
[0017]图2A是本专利技术的粉末成型用模具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局部平面图。
[0018]图2B是本专利技术的粉末成型用模具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局部截面图。
[0019]图3A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设置于压模杆与下衬套之间的间隙部分的正视图。
[0020]图3B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设置于压模杆与下衬套之间的间隙部分的平面图。
[0021]图4A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辅助压模杆与下引导件的嵌合部分的、压模板中的辅助压模杆的平面图。
[0022]图4B是图4A所示的辅助压模杆的嵌合部分的平面图。
[0023]图4C是图4A所示的辅助压模杆的嵌合部分的侧视图。
[0024]图5A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辅助压模杆与下引导件的嵌合部分的、压模板中的辅助压模杆的平面图。
[0025]图5B是图5A所示的辅助压模杆的嵌合部分的平面图。
[0026]图5C是图5A所示的辅助压模杆的嵌合部分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上述所示,如果由加热器等加热单元加热压模,则热向压模板传递,压模板热膨胀。如果对此不采取任何对策,则压模板所连接的压模杆和与压模杆嵌合的下衬套很快就产生咬合,有可能产生动作不良的情况。另外,在模具装置中,由于粉箱等而有可能(例如前后方向的)重量平衡产生不均匀,由此,有可能压模板倾斜,发生压模与其它冲头的咬合。
[0028]因此,考虑了如日本特开平10-204504那样,在加热单元(具体而言为压模保持件)与压模板之间配置隔热单元(具体而言为空气隔热层)从而防止上述热膨胀的方法、使用冷却介质等防止压模板的热变形的方法。但是,前一种方法根据所使用的粉末原料的种类(例如需要在高温下成型的不易成型粉末)不同而可能无法充分防止上述热膨胀。另外,后一种方法需要设置冷却管及其温度控制装置等,从确保成本、设置面积的角度而言有可能难以实现。另外,在后一种方法中使用上述不易成型粉末的情况下,温度控制更加困难,从冷却效率的角度而言还有可能压模板的热变形进一步变大。
[0029]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粉末成型用模具装置(以下有时称为本装置)中,压模杆和下衬套设置为,为了不会由于压模的加热温度及压模板的温度而发生咬合,预先设置适当的间隙(clearance)。此外,在本装置中,在与加压件连接的压模杆之外,在压模板上根据需要而经由隔热材料等隔热单元,在例如前后左右方向(图1A所示的纸面上下左右方向)设置辅助压模杆(其它压模杆)。此时,辅助压模杆通过仅在特定的方向、具体而言为压模板的非热膨胀方向配置下引导件,从而也能够在压模的加热时不会使辅助压模杆与下引导件之间发生咬合地保持嵌合状态。由此,在本装置中,在辅助压模杆与下引导件之间无需特别地设置间隙。
[0030]本装置如上所示,无需使用模具冷却等的设备,能够以低成本且简单的构造稳定地配置压模板,还能够防止由于压模板的热变形导致的动作不良。此外,在本装置中,能够防止由于压模的加热而压模板热变形、发生裂缝、咬合、异常磨损,能够延长装置寿命,进而能够高精度地进行模具成型。
[0031]以下,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然而,本专利技术并不由这些实施方式所限定。另外,为了使说明明确,本说明书的记载及附图被适当地简化。
[0032]<粉末成型用模具装置>
[0033]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粉末成型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末成型用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为模具的压模;设置有所述压模的压模板;加热单元,其设置于所述压模板,加热所述压模;设置有下衬套的下冲头板;压模杆,其插入所述下衬套内,将所述压模板和所述下冲头板可相互自由移动地连结;以及辅助压模杆,在所述压模板中设置于所述加热单元的外侧,嵌合于所述下冲头板所连结的下引导件,在所述压模未加热时,在所述压模杆和所述下衬套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压模杆和所述下衬套以不接触的状态配置,与所述辅助压模杆嵌合的所述下引导件沿所述压模板的非热膨胀方向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成型用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犬塚智宪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