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轴连杆机构、压缩机和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588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曲轴连杆机构、压缩机和制冷设备。其中,曲轴连杆机构,包括:挡油盖,挡油盖设有油腔、出油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出油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与油腔连通;连杆,连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开口伸入油腔,并与油腔的腔壁连接,连杆的第一端设有连接孔;曲轴,曲轴包括主轴、副轴和油道,副轴连接于主轴的一侧,副轴通过第二开口伸入油腔,副轴穿接于连接孔,副轴设有油孔,油孔连通油腔和油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合理设置了挡油盖、连杆和曲轴的配合结构,挡油盖的油腔的容积一定,且油腔与出油部相配合能够限定单位时间内流出挡油盖的油量,进而能够在保证满足活塞往复运动的使用需求的同时,不会出现吐油量较大的问题。不会出现吐油量较大的问题。不会出现吐油量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曲轴连杆机构、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曲轴连杆机构、一种压缩机和一种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压缩机的吐油量大小是衡量压缩机性能的一个关键指标。相关技术中,压缩机的吐油量较大。大量油液经油泵进入曲轴内部油道,再通过曲轴偏心轴的油孔甩出,大部分油液会进入活塞及曲轴箱缸孔壁。如果该部分油量过大,油液不能及时从泄油孔和缸孔尾部排出,就会有部分机油进入缸孔内部,从而跟随制冷剂一起循环进入冰箱系统中,影响冰箱制冷性能,甚至可能使压缩机内部冷却机油处于油量下限,从而导致运动部件润滑不良,加剧磨损甚至卡死,严重影响压缩机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曲轴连杆机构。
[0005]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压缩机。
[0006]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
[0007]有鉴于此,本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曲轴连杆机构,包括:挡油盖,挡油盖设有油腔、出油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出油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与油腔连通;连杆,连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开口伸入油腔,并与油腔的腔壁连接,连杆的第一端设有连接孔;曲轴,曲轴包括主轴、副轴和油道,副轴连接于主轴的一侧,副轴通过第二开口伸入油腔,副轴穿接于连接孔,副轴设有油孔,油孔连通油腔和油道。
[000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曲轴连杆机构包括挡油盖、连杆和曲轴。挡油盖包括油腔、出油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连杆的第一端设有连接孔,曲轴包括主轴和副轴。
[0009]出油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与油腔连通,连杆的第一端能够通过第一开口伸入油腔,且连杆的第一端与油腔的腔壁连接。曲轴的副轴能够通过第二开口伸入油腔,且曲轴的副轴穿接于连接孔。
[0010]由于曲轴包括油道,曲轴的副轴包括油孔,且油孔能够连通油腔和油道,故而,曲轴的油道内的油液会通过油孔进入油腔,而后由油腔的出油部甩出至压缩机的活塞和曲轴箱的缸孔处,以满足活塞往复运动的润滑需求。
[0011]也就是说,合理设置了挡油盖、连杆和曲轴的配合结构,挡油盖的油腔的容积一定,且油腔与出油部相配合能够限定单位时间内流出挡油盖的油量,进而能够在保证满足活塞往复运动的使用需求的同时,不会出现吐油量较大的问题。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压缩机的吐油量较大,而导致油液不能及时从压缩机的泄油孔和缸孔尾部排出,进而影响冰箱制冷性能,导致运动部件润滑不良,加剧磨损甚至卡死的问题。
[0012]可以理解的是,出油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与油腔连通。出油部用于供油腔内
的油液流出。第一开口用于供连杆的第一端伸入油腔,第二开口用于供曲轴的副轴伸入油腔。
[0013]可以理解的是,连杆的第一端与油腔的腔壁连接,副轴穿接于连接孔。也即,副轴与连杆的第一端连接,连杆的第一端与挡油盖连接。连接孔的孔壁位于副轴的周侧,油腔的腔壁能够包裹连杆的第一端的至少一部分。
[0014]也就是说,挡油盖、连杆和曲轴连接为一个整体。曲轴在电机的驱动下,通过连杆将动力传递至活塞,带动活塞在曲轴箱的缸孔中往复运动,以实现工质的压缩。
[0015]根据本技术上述的曲轴连杆机构,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出油部包括第一出油区,第一出油区位于副轴的周侧。
[0017]在该技术方案中,出油部包括第一出油区,并限定第一出油区和副轴的配合结构,使得第一出油区位于副轴的周侧。该设置能够保证油腔内的油液通过第一出油区飞溅至活塞和泵体处,以满足活塞往复运动的使用需求。
[0018]可以理解的是,连杆的第一端位于油腔内,且第一出油区位于副轴的周侧,该设置为油液飞溅至预设位置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001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出油区包括第一出油口,第一出油口与第一开口间隔布置。
[0020]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出油区包括第一出油口,并限定第一出油口和第一开口的位置关系,具体地,第一出油口与第一开口间隔布置。
[0021]该设置能够保证油腔内的油液通过第一出油口飞溅至活塞和泵体处,以满足活塞往复运动的使用需求。
[002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连杆的第一端相比于第一出油口,更靠近主轴。
[0023]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连杆、第一出油口和主轴的位置关系,具体地,连杆的第一端相比于第一出油口,更靠近主轴。也即,沿副轴的轴向,第一出油口的位置高度要高于连杆的第一端的位置高度,该设置有利于限定油液飞溅的行动路径,能够保证油液通过第一出油口飞溅至活塞和泵体处。
[002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出油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出油口沿副轴的周向间隔布置。
[0025]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出油口的数量为多个,并限定多个第一出油口和副轴的配合结构,具体地,多个第一出油口沿副轴的周向间隔布置。该设置增大了第一出油区的出油面积,丰富了第一出油区的出油角度,保证出油液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002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出油区包括第二出油口,第二出油口连通第一开口;油腔的腔壁的一部分形成遮挡壁,沿副轴的轴向,第二出油口位于第一开口和遮挡壁之间。
[0027]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出油区包括第二出油口,并限定第二出油口和第一开口的位置关系,具体地,第二出油口连通第一开口。
[0028]油腔内的油液能够通过第二出油口流出。由于油腔的腔壁的一部分形成遮挡壁,沿副轴的轴向,第二出油口位于第一开口和遮挡壁之间。遮挡壁、第一开口和第二出油口相
配合,遮挡壁具有遮挡大量油液的作用,使得曲轴运动至上止点时,油液能够沿着挡油盖的遮挡壁向下流去,能够有效控制出油量,避免压缩机的吐油量较大的问题出现。也就是说,第二出油口具有供油液流出的作用,遮挡壁具有控制出油方向的作用。
[0029]若沿副轴的轴向,第二出油口的上方没有遮挡壁的情况下,当曲轴运动至上止点时,由曲轴的副轴的油孔甩出的油液大量进入活塞和曲轴箱的缸孔之间,这样,容易导致吐油量较大。故而,本申请限定了遮挡壁、第一开口和第二出油口,能够保证压缩机的吐油量可控。
[003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出油部包括第二出油区,且副轴位于主轴和第二出油区之间。
[0031]在该技术方案中,出油部包括第二出油区,并限定第二出油区、副轴和主轴的配合结构,使得副轴位于主轴和第二出油区之间。该设置能够保证油腔内的油液通过第二出油区飞溅至活塞和泵体处,以满足活塞往复运动的使用需求。
[0032]可以理解的是,连杆的第一端位于油腔内,且第二出油区位于副轴的顶部,该设置为油液飞溅至预设位置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003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连杆的第一端的周侧设有止挡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轴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油盖,所述挡油盖设有油腔、出油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出油部、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与所述油腔连通;连杆,所述连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伸入所述油腔,并与所述油腔的腔壁连接,所述连杆的第一端设有连接孔;曲轴,所述曲轴包括主轴、副轴和油道,所述副轴连接于所述主轴的一侧,所述副轴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伸入所述油腔,所述副轴穿接于所述连接孔,所述副轴设有油孔,所述油孔连通所述油腔和所述油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部包括第一出油区,所述第一出油区位于所述副轴的周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轴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油区包括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一出油口与所述第一开口间隔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轴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第一端相比于所述第一出油口,更靠近所述主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轴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油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出油口沿所述副轴的周向间隔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轴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油区包括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二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开口;所述油腔的腔壁的一部分形成遮挡壁,沿所述副轴的轴向,所述第二出油口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遮挡壁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曲轴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部包括第二出油区,且所述副轴位于所述主轴和所述第二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鹏翔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