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面水土流失自动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58496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坡面水土流失自动监测装置,包括测量筒、隔离板、导流板、底盖和水位监测组件。隔离板沿测量筒中心轴截面设置;隔离板将所述测量筒分割成两个独立的测量室;导流板通过导流板连接轴转动连接于测量筒顶部;所述导流板连接轴安装在隔离板上方的测量筒壁上;底盖包括对称地向下倾斜连接于底盖连接轴的第一底盖和第二底盖;所述底盖连接轴安装在隔离板下方的测量筒壁上;第一底盖处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底盖处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水位监测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测量室内壁的探针铜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测量过程的中断,使得整个测量过程可以连续进行;避免水样排出时间过长的问题,同时减少泥沙在桶壁的附着,降低误差,实现对坡面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快速、准确、实时测量的目的。目的。目的。

Automatic monitoring device for soil and water loss on sl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坡面水土流失自动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坡面径流过程中对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自动监测的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力侵蚀地表土壤,使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受到破坏和损失,直接影响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的生存。在水土保持研究和水土流失监测工作中,两项十分重要的观测指标就是径流过程中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的观测,这两项指标在水土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3]目前,水土保持工作中对于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人工监测和自动化监测两种方式。人工监测方法比较原始和落后,对于径流量的测量主要通过人员现场观察集流池内水位的高度,然后计算出径流总量。对于泥沙流失量的测量还是通过人员现场对集流池内的泥水混合物搅拌,然后取样,通过烘干计算出单次降雨的平均泥沙含量,整个过程耗时长,操作繁琐,而且无法实现实时监测。当前的自动化监测设备,采用单个测量桶,并在底部通过排水阀排出水样。
[0004]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包括:(1)当测量桶装满水样开始测量时,进水阀关闭,这时就会造成无法第一时间对即将到来的径流进行测量,而且测量完还要空淋清洗桶壁,将水排出后再打开进水阀进行下一阶段测量,整个过程较复杂,影响了测量的实时性与准确性。(2)排水阀的通径一般不超过DN50,所以就会造成排水速度过慢,而且极易损坏,如果采用翻斗式将水排出,虽然排水速度加快,但是当泥沙含量过大时,泥沙可能会粘在桶壁,同样影响了测量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坡面水土流失自动监测装置,至少达到避免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测量过程的中断,使得整个测量过程可以连续进行的目的,此外,能够实现快速排水的特点,而且在减少喷洗装置的同时还要具备冲洗的功能,减小误差,使得测量过程更简单,快捷。
[000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坡面水土流失自动监测装置,包括测量筒,此外,还包括:
[0008]——隔离板,沿测量筒中心轴截面设置;隔离板将所述测量筒分割成两个独立的测量室;
[0009]——导流板,通过导流板连接轴转动连接于测量筒顶部;所述导流板连接轴安装在隔离板上方的测量筒壁上;
[0010]——底盖,包括对称地向下倾斜连接于底盖连接轴的第一底盖和第二底盖;所述底盖连接轴安装在隔离板下方的测量筒壁上;第一底盖处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底盖处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
[0011]——水位监测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测量室内壁的探针铜片。
[0012]进一步地,所述坡面水土流失自动监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测量筒上方的漏斗,所述漏斗的漏斗槽侧壁开有缺口作为进水口,漏斗槽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坡面连接的漏斗支架。
[0013]进一步地,所述水位监测组件还包括对应于两个测量室设置于筒壁支杆上的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盖和第二底盖之间具有75
°‑
90
°
夹角。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底盖连接轴包括截面为弧形的第一滑动面和第二滑动面,第一滑动面和第二滑动面的内侧通过固定板连接,第一滑动面外壁固定连接第一机械臂,第二滑动面外壁固定连接第二机械臂,第一底盖、第二底盖分别与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连接固定。
[001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通过固定板连接轴相连接。
[0017]进一步地,导流板连接轴与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连接轴与第二电机输出端连接。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了对坡面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快速、准确、实时测量的目的。具体而言,(1)采用两个测量部分交替测量径流量和泥沙含量,实现了测量过程的连续性、实时性,提高了测量精度。(2)采用下部排水方式,既解决了排水速度过慢的问题,同时在快速排水过程中,也对桶壁进行了清洗,减少了泥沙的附着,省去了清洗装置,使得装置内部更加的简便,整个装置更加轻巧、便携,进一步提高了测量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20]此处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1]图1为本技术坡面水土流失自动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机械臂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机械臂的主视图。
[0024]图中,1

测量筒,2

隔离板,3

导流板,4

第一测量室,5

第二测量室,6

导流板连接轴,7

第一底盖,8

第二底盖,9

第一压力传感器,10

第二压力传感器,11

第一探针铜片,12

第二探针铜片,13

密封条,14

漏斗,15

进水口,16

漏斗支架,17

过滤网,18

第一液位传感器,19

第二液位传感器,20

第一滑动面,21

第二滑动面,22

第一机械臂,23

第二机械臂,24

第一固定板,25

第二固定板,26

固定板连接轴,27

第一电机,28

第二电机,29

底盖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以下结合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6]本技术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坡面水土流失自动监测装置,包括测量筒
1、隔离板2、导流板3和底盖。
[0027]所述隔离板2沿测量筒1中心轴截面设置;隔离板2将所述测量筒1分割成两个独立的测量室,即第一测量室4和第二测量室5;
[0028]所述导流板3通过导流板连接轴6转动连接于测量筒1顶部;所述导流板连接轴6安装在隔离板2上方的测量筒1壁上;
[0029]所述底盖包括对称地向下倾斜连接于底盖连接轴29的第一底盖7和第二底盖8;所述底盖连接轴29安装在隔离板2下方的测量筒1壁上;第一底盖7处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9,第二底盖8处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10;
[0030]所述水位监测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测量室内壁的探针铜片。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面水土流失自动监测装置,包括测量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板,沿测量筒中心轴截面设置;隔离板将所述测量筒分割成两个独立的测量室;——导流板,通过导流板连接轴转动连接于测量筒顶部;所述导流板连接轴安装在隔离板上方的测量筒壁上;——底盖,包括对称地向下倾斜连接于底盖连接轴的第一底盖和第二底盖;所述底盖连接轴安装在隔离板下方的测量筒壁上;第一底盖处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底盖处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水位监测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测量室内壁的探针铜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面水土流失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测量筒上方的漏斗,所述漏斗的漏斗槽侧壁开有缺口作为进水口,漏斗槽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坡面连接的漏斗支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坡面水土流失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监测组件还包括对应于两个测量室设置于筒壁支杆上的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义仁朱刚强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