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5397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制剂,它的中药材重量比组分为:柴胡4~14g,前胡1~11g,川芎1~11g,枳壳1~7g,羌活1~11g,独活1~11g,茯苓4~14g,桔梗1~11g,薄荷1~11g,甘草0.5~3.5g,升麻1~11g,葛根4~14g,连翘4~14g,鸭跖草7~17g,五倍子0.5~6.5g。本发明专利技术发汗解表祛湿,清热解毒透毒,具有阻断新冠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的功能,平时低剂量服用亦可达到一定的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效果且无副作用。作用。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制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制剂。

技术介绍

[0002]新冠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病情的初级阶段可分为二:一、无症状带毒阶段,多见于潜伏期阶段,患者没有任何的不良主诉,通过检测发现在呼吸道中有病毒的存在,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容易被忽视。二、卫分阶段,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周身怕冷,身体不适,肌肉酸痛等类似外感风寒湿邪的症状,与流感临床表现相类似。
[0003]现有技术还缺乏仅根据中医理论对症治疗新冠肺炎疗效更好的中药制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制剂,其发汗解表祛湿,清热解毒透毒,并具有阻断新冠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的功能,在平时低剂量服用可达到一定的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效果且无副作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制剂,它的中药材重量比组分为:柴胡4~14g,前胡1~11g,川芎1~11g,枳壳1~7g,羌活1~11g,独活1~11g,茯苓4~14g,桔梗1~11g,薄荷1~11g,甘草0.5~3.5g,升麻1~11g,葛根4~14g,连翘4~14g,鸭跖草7~17g,五倍子0.5~6.5g。
[0006]上述的一种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制剂,它的中药材重量比组分为:柴胡6~12g,前胡3~9g,川芎3~9g,枳壳3~5g,羌活3~9g,独活3~9g,茯苓6~12g,桔梗3~9g,薄荷3~9g,甘草1.5~2.5g,升麻3~9g,葛根6~12g,连翘6~12g,鸭跖草9~15g,五倍子2~4g。
[0007]上述的一种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制剂,它的中药材重量比组分为:柴胡9g,前胡6g,川芎6g,枳壳4g,羌活6g,独活6g,茯苓9g,桔梗6g,薄荷6g,甘草2g,升麻6g,葛根9g,连翘9g,鸭跖草12g,五倍子6g。
[0008]功效:发汗解表祛湿,清热解毒透毒;主治:新冠卫分阶段,新冠核酸检测阳性,发热、咳嗽、鼻塞,身体不适,肌肉酸痛,或有腹泻,乏力,口微渴,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000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中药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0]1、本专利技术具有阻断新冠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的功能:体外细胞试验系统证明在低浓度下高效阻断新冠病毒棘突蛋白(S蛋白)与细胞受体ACE2结合,抑制病毒进入人体细胞进行快速复制,延缓病毒在人体内大量扩增,给予免疫系统更长时间激发针对新冠病毒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达到部分治疗作用。
[0011]2、本专利技术对新冠肺炎具有预防作用:平时低剂量服用可达到一定的预防新冠病毒
感染效果且无副作用。
[0012]3、本专利技术为根据中医理论对症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制剂,主要针对卫分阶段,如患者核酸检测为新冠感染阳性而无临床症状,亦可服用达到早期治疗效果。
[0013]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配方一的Luciferase读值柱状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配方一抑制假病毒进入细胞的效率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更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展开说明,但需要指出的是,本专利技术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制剂并不限于这种具体的组分或形式。
[0017]实施例1
[0018]配方一:
[0019]柴胡9g,前胡6g,川芎6g,枳壳4g,羌活6g,独活6g,茯苓9g,桔梗6g,薄荷6g,甘草2g,升麻6g,葛根9g,连翘9g,鸭跖草12g,五倍子6g。
[0020]实施例2
[0021]配方二:
[0022]柴胡4g,前胡1g,川芎1g,枳壳1g,羌活1g,独活1g,茯苓4g,桔梗1g,薄荷1g,甘草0.5g,升麻1g,葛根4g,连翘4g,鸭跖草7g,五倍子2g。
[0023]实施例3
[0024]配方三:
[0025]柴胡14g,前胡11g,川芎11g,枳壳7g,羌活11g,独活11g,茯苓14g,桔梗11g,薄荷11g,甘草3.5g,升麻11g,葛根14g,连翘14g,鸭跖草17g,五倍子8g。
[0026]实施例4
[0027]配方四:
[0028]柴胡6g,前胡3g,川芎3g,枳壳3g,羌活3g,独活3g,茯苓6g,桔梗3g,薄荷3g,甘草1.5g,升麻3g,葛根6g,连翘6g,鸭跖草9g,五倍子3g。
[0029]实施例5
[0030]配方五:
[0031]柴胡12g,前胡9g,川芎9g,枳壳5g,羌活9g,独活9g,茯苓12g,桔梗9g,薄荷9g,甘草2.5g,升麻9g,葛根12g,连翘12g,鸭跖草15g,五倍子6g。
[0032]本专利技术的功效为:发汗解表祛湿,清热解毒透毒;
[0033]本专利技术主治:新冠卫分阶段,新冠核酸检测阳性,发热、咳嗽、鼻塞,身体不适,肌肉酸痛,或有腹泻,乏力,口微渴,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0034]本专利技术的用法为:以自来水1.5L,内煮药,煮取180ml;上药再加水1L,煮取180ml,去滓;每天一剂,早晚各一次(饭后四十分钟),温服,3剂一疗程。
[0035]本方证主要针对卫分证。方用败毒散加味。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合皮毛与卫气相通。肺为表中之里,卫为表中之表。本方证病位在肺卫,邪在卫分,卫气被郁,开合失司,故
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如感染风寒湿邪为主,风寒湿邪客于肌表,卫阳被遏,正邪交争,故见恶寒重,发热轻,头项强痛,身体不适;寒湿郁滞肌肉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肢体酸痛;如以感受风热为主,则发热重,恶寒轻,或恶风寒症状持续时间较短暂。肺位最高而开窍于鼻,邪自口鼻而入,上犯于肺,肺失宣降,或表为寒闭,肺气郁而不宣,津液凝聚不布,故咳嗽有痰,鼻塞声重。肺为咽之门户,喉为肺系,风热搏击气血,蕴结成毒,热毒侵袭肺系,肺系不利,则见咽喉红肿疼痛。温热之邪易伤津,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具为温疫初期之佐证。综上,此证有寒热咳嗽,而知病在肺卫,以寒热为主而知病性或属寒,或属热。审证求因,此病系温疫初起,邪在肺卫,极易传变。
[0036]配方意义:瘟疫初期,外感风寒湿邪,邪正交争于肌腠之间,故憎寒壮热而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风寒犯肺,肺气不宣,故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闷,治当发汗解表。又有瘟疫邪毒极易热化,侵袭肺系,肺系不利,见咽喉红肿疼痛等,需及时清解在肺之热毒。因温病具有发病急,传变快,易搏击气血,蕴结成毒,且多挟有秽浊之气等特点,立法需防患于未然,截断病势的发展,当重用清热解毒透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的中药材重量比组分为:柴胡4~14g,前胡1~11g,川芎1~11g,枳壳1~7g,羌活1~11g,独活1~11g,茯苓4~14g,桔梗1~11g,薄荷1~11g,甘草0.5~3.5g,升麻1~11g,葛根4~14g,连翘4~14g,鸭跖草7~17g,五倍子0.5~6.5g。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的中药材重量比组分为:柴胡6~12g,前胡3~9g,川芎3~9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伯良叶新苗钱朝南易显祥
申请(专利权)人:叶新苗广州市朝利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易显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