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429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傣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包括有效量的广蒿修和有效量的文尚海其中之一或组合。在该药物组合物中,通过将傣药“广蒿修”和傣药“文尚海”进行联合用药,并将广蒿修制备为外用剂型,将文尚海制备为口服剂型,并且采用上述外用剂型和口服剂型联合用药,上述药物组合物经临床验证可对该痤疮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率可达90%,且广蒿修和文尚海在傣药临床中长期使用和验证,其副作用远小于现有的维A酸类口服药物,更加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加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加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A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ac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傣药
,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痤疮常起病于青春期,是皮肤科常见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多认为痤疮发病主要与雄激素诱导的皮脂过度分泌、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炎症反应及痤疮丙酸杆菌的繁殖有关,此外,还与遗传因素、免疫反应、饮食习惯、护肤品的使用等多种因素相关。痤疮以青春期发病为主,常持续到成年期,仅有较少患者≥30岁仍无法痊愈,其临床表现以粉刺为主,痤疮的严重表现如脓疱、囊肿和结节等损害对于患者是痛苦的,并且痤疮痊愈后易导致痤疮后瘢痕,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社会交际,甚至生活质量。
[0003]痤疮分级是痤疮治疗方案选择及疗效评价的重要依据。目前常用的痤疮分类一般是采用Samuelson 9度分级法将痤疮发展分为9级或采用Pillsbury分类法可以将痤疮分为Ⅰ、Ⅱ、Ⅲ、Ⅳ四度。其中,Samuelson 9度分级法分类标准如下:
[0004]1度:少量粉刺(<25个);
[0005]2度:中量粉刺(25

50个);
[0006]3度:粉刺伴少量炎性丘疹(<25个);
[0007]4度;粉刺伴小量脓疱与炎性丘疹(<25个);
[0008]5度:大量粉刺(>50个)伴小量丘疹、脓疱(<25个);
[0009]6度:中量脓疱与炎性丘疹(25

50个)粉刺;
[0010]7度:大量脓疱丘疹(>50个);
[0011]8度;炎性结节囊肿伴少量丘疹脓疱(<25个);
[0012]9度:炎性结节囊肿伴较多丘疹脓疱(>25个)。
[0013]而Pillsbury分类法标准如下:
[0014]Ⅰ度(轻度):散发至多发的黑头粉刺,可伴散在炎性丘疹;
[0015]Ⅱ度(中度):Ⅰ度+散发浅在脓疱,炎性丘疹数量增加,局限于面部;
[0016]Ⅲ度(中度):Ⅱ度+深在性脓疱,分布于颜面、颈、胸背部;
[0017]Ⅳ度(重度):Ⅲ度+结节、囊肿,伴瘢痕形成,发生于上半身。
[0018]目前,在痤疮发生期间,根据中国痤疮治疗指南,寻常性痤疮Ⅰ~Ⅱ度的基础治疗方案是局部外用药物治疗,而中、重度痤疮则需要口服抗痤疮药物进行系统治疗,对于该种中、重度痤疮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案一般常见:(1)口服药物抗菌药物(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红霉素等,疗程建议不超过8周),并且在口服上述抗菌药物的过程需要联合外用维A酸类药物或过氧化苯甲酰,以提高疗效并减少痤疮丙酸杆菌耐药性产生;(2)口服维A酸类药物(包括异维A酸和维胺酯药物,其中,异维A酸不良反应较为常见,一般包括皮肤黏膜干燥、口唇干燥,偶见肌肉骨骼疼痛、血脂升高、肝酶异常及眼睛干燥等,因此,在用药期间还需要对患者定期检测肝功能和血脂,同时,青春期前长期口服异维A酸类药物有可能引起骨骺过早闭合、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等,故12岁以下儿童尽量不用,此外,异维A酸有明确的致畸作
用,育龄期女性患者应在治疗前1个月、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严格避孕。而维胺酯是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第一代维A酸类药物,并且维胺酯不良反应类似于异维A酸,但相对较轻),因此,一般推荐口服维胺酯药物,但口服维胺酯药物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临床使用时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痤疮分级进行谨慎选择。由此,由于目前各类由于治疗痤疮的药物疗效有限并且副作用较大,创新并且有效的用于痤疮治疗的药物亟待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1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所述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对痤疮治疗效果明显。
[0020]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21]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包括有效量的广蒿修和有效量的文尚海其中之一或组合。
[0022]进一步地,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效量的广蒿修和有效量的文尚海的组合。
[0023]进一步地,所述广蒿修是来自马钱科植物卵叶蓬莱葛的新鲜或干燥的茎及叶。
[0024]进一步地,所述文尚海是来自兰科植物竹叶兰属竹叶兰的新鲜或干燥全草。
[0025]进一步地,所述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包括有效量的广蒿修和有效量文尚海的组合,其中,所述广蒿修被制备为外用剂型,文尚海被制备为口服剂型。
[0026]进一步地,所述外用剂型为散剂、酊剂、软膏剂、乳膏剂、水剂、油剂、糊剂、水粉剂、喷雾剂中的任意一种。
[0027]进一步地,所述口服剂型为汤剂、饮料、茶剂、颗粒剂、糖浆、丸剂、散剂、膏剂中的任意一种。
[0028]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取新鲜的广蒿修的藤茎及叶片进行干燥并将其粉碎至1

200um,以制备为外用散剂;取新鲜的文尚海全草进行干燥并进一步制备为口服剂型,所述口服剂型优选为汤剂或茶剂。
[0029]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痤疮的药物中的应用。
[0030]进一步,上述应用为:取广蒿修加溶剂调成泥状后敷于患处;取文尚海10

30g/日煎服成汤剂或加开水泡服代茶饮。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通过将傣药“广蒿修”和傣药“文尚海”进行联合用药,并将广蒿修制备为外用剂型,将文尚海制备为口服剂型,并且采用上述外用剂型和口服剂型联合用药,上述药物组合物经临床验证可对该痤疮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率可达90%,且广蒿修和文尚海在傣药临床中长期使用和验证,其副作用远小于现有的维A酸类口服药物,更加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验组1的其中一名志愿者在治疗前后的对比图;
[003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验组1的其中一名志愿者在治疗前后的对比图;
[003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验组1的其中一名志愿者在治疗前后的对比图;
[003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验组1的其中一名志愿者在治疗前后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8]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涉及的药物“广蒿修”为马钱科植物卵叶蓬莱葛 (GardneriamultifloraMakino)的新鲜或干燥的茎及叶,广蒿修主要产于勐腊、景洪、勐海、屏边、澜沧、凤庆、富宁、西畴、麻栗坡、广南等地。安薇、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均有分布。广蒿修味淡、微苦,性凉。入火、风、水、土塔,具有清火解毒,除风止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药食中毒,虫蛇咬伤;疔疮斑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效量的广蒿修和有效量的文尚海其中之一或组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效量的广蒿修和有效量的文尚海的组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蒿修是来自马钱科植物卵叶蓬莱葛的新鲜或干燥的茎及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文尚海是来自兰科植物竹叶兰属竹叶兰的新鲜或干燥全草。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效量的广蒿修和有效量文尚海的组合,其中,所述广蒿修被制备为外用剂型,文尚海被制备为口服剂型。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剂型为散剂、酊剂、软膏剂、乳膏剂、水剂、油剂、糊剂、水粉剂、喷雾剂中的任意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琼超张芷云张叶萍李国龙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