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护坡及其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河道边坡治理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河道边坡治理的新型护坡及其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已有的河道防护装置分为三类:一类是刚性防护装置,浆砌或干砌块石防护、现浇混凝土防护、预制混凝土块防护、但是其造价较高,破坏生态,色调单一。同时土体内部容易造成应力集中,造成溃堤或者垮塌;一类是柔性护坡,植被草皮、植生袋、土工材料绿化网、水利喷播草籽、石笼植草等,但是其容易被雨水冲刷形成深沟,防护效果差,影响景观,安全系数不高,质量不容易控制,局限性较大,其采用的部分有机材料容易出现老化问题难以解决;一类是生态护坡装置,不仅和普通混凝土一样拥有较高的强度,同时可以像土壤一样种植草木,既达到了边坡的防护要求,又满足了生态需求。
[0003]新型护坡装置针对不同的地理环境因地制宜改良,然而河道边坡是一种较难防护的边坡,一方面护坡装置要稳固安装在边坡上,一方面植被要生长存活。
[0004]公开号CN110258594A、公开日为2019年9月20日的中国专利技术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护坡组件,其特征是,包括:组件本体,包括:承接孔,对称设置在所述组件本体两侧;第一联结槽,对称设置在对应承接孔两侧的组件本体上;承接部,对称设置在所述组件本体两端,所述承接部与所述承接孔相配合,所述承接部底部设置第二联结槽,所述第二联结槽与所述第一联结槽垂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本体上径向设有联结孔,所述联结孔位于所述第一联结槽与所述第二联结槽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护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部为对称结构,包括:梯形承接部,第二联结槽设置在所述梯形承接部的底部,第二联结槽与所述梯形承接部的底平行设置且位于梯形承接部的中部;承接头,设置在所述梯形承接部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护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孔为对称结构,包括:承接口,与所述承接部的承接头相匹配;梯形承接口,设置在所述承接口外侧,所述梯形承接口与所述梯形承接部相匹配,梯形承接口腰线外侧设置所述第一联结槽,第二联结槽与所述梯形承接口的底平行设置且位于梯形承接口的中部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生态护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本体上设置植被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护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孔包括:第一植被孔,对称设置在所述承接部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亮,张从从,余智囊,刘晨,王泽,吴月,肖艳,赵倩,汤雷,杨柯,
申请(专利权)人:淮河水利委员会治淮工程建设管理局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