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锅炉结渣的燃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4636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4:52
本申请涉及锅炉燃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降低锅炉结渣的燃烧系统,其包括锅炉本体和燃烧器,燃烧器设有四组,四组燃烧器分别安装在锅炉本体炉膛的四角上,其中,燃烧器后端面上开设有一次风进口和二次风进口,燃烧器前端面上开设有一次风出口和二次风出口,一次风携带煤粉经一次风出口送入锅炉本体炉膛燃烧,二次风携带充足氧气经二次风出口送入锅炉本体炉膛形成切圆燃烧;需说明,一次风出口的旋向与锅炉本体炉膛水冷壁之间的夹角较大,形成较小的假想切圆,二次风出口的旋向与锅炉本体炉膛水冷壁之间夹角较大,形成较小的假想切圆。本申请具有降低锅炉结渣的可能性,减小对锅炉传热效率造成的影响的效果。锅炉传热效率造成的影响的效果。锅炉传热效率造成的影响的效果。

A combustion system for reducing boiler slag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锅炉结渣的燃烧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锅炉燃烧
,尤其是涉及一种降低锅炉结渣的燃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高温烟气的热能等形式,而经过锅炉转换,向外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0003]锅炉燃烧过程中,由于燃烧温度较高,在锅炉炉膛区域飞灰以熔融或者半熔融状态存在,当该类熔融飞灰经过锅炉受热面时,会凝结并在锅炉受热面上不断增厚、积累,最终形成结渣。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锅炉结渣会降低锅炉受热面的传热能力,影响锅炉传热效率,结渣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炉膛熄火、爆管、停炉等重大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降低锅炉结渣的可能性,减小对锅炉传热效率造成的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降低锅炉结渣的燃烧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降低锅炉结渣的燃烧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降低锅炉结渣的燃烧系统,包括锅炉本体和燃烧器,燃烧器设有四组,四组燃烧器分别安装在锅炉本体炉膛的四角上,其中,燃烧器后端面上开设有一次风进口和二次风进口,燃烧器前端面上开设有一次风出口和二次风出口,一次风携带煤粉经一次风出口送入锅炉本体炉膛燃烧,二次风携带充足氧气经二次风出口送入锅炉本体炉膛形成切圆燃烧;需说明,一次风出口的旋向与锅炉本体炉膛水冷壁之间的夹角较大,形成较小的假想切圆,二次风出口的旋向与锅炉本体炉膛水冷壁之间夹角较大,形成较小的假想切圆。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在锅炉本体炉膛四角上的四组燃烧器工作时,一次风携带煤粉经一次风出口送入锅炉本体炉膛燃烧,二次风携带充足氧气经二次风出口送入锅炉本体炉膛形成切圆燃烧,通过形成较小的假想切圆,使煤粉燃烧更加集中于锅炉本体炉膛的中央区域,减小煤粉气流偏转贴壁的可能性,减小中央区域的燃烧火焰的半径,从而降低锅炉本体炉膛水冷壁附近区域的烟气温度,形成氧化性气氛,进而降低锅炉结渣的可能性,减小对锅炉传热效率造成的影响。
[0009]可选的,所述燃烧器两侧端面上对称开设有贴壁风出口,燃烧器后端面上还开设有贴壁风进口,贴壁风进口与贴壁风出口相连通。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燃烧器相对的贴壁风出口送出的贴壁风相碰撞并改变流向,形成覆盖锅炉本体炉膛水冷壁的一层空气气幕,从而将高浓度煤灰烟气与锅炉本体炉膛水冷壁分隔开,使锅炉本体炉膛水冷壁附近保持氧化性气氛,进一步降低锅炉结渣的可能性。
[0011]可选的,所述贴壁风出口由上至下倾斜设置。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贴壁风出口由上至下倾斜设置,在形成空气气幕的同时,也能够把煤灰颗粒吹向锅炉本体下方的排渣口,将煤灰渣及时清理出去。
[0013]可选的,所述贴壁风出口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且小于45度。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贴壁风出口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且小于45度,能够实现更好的吹渣、排渣效果。
[0015]可选的,所述一次风出口的口径大于二次风出口的口径。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次风出口的口径大于二次风出口的口径,能够尽量保证煤粉充分燃烧,保证锅炉本体炉膛内的温度。
[0017]可选的,所述二次风出口的旋向与锅炉本体炉膛水冷壁之间夹角小于一次风出口的旋向与锅炉本体炉膛水冷壁之间的夹角。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二次风吹出的氧气会包裹一次风吹出的煤粉,形成风包煤的燃烧环境,进一步提高燃烧效果。
[0019]可选的,所述锅炉本体受热面涂覆有高温纳米陶瓷涂层。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温纳米陶瓷涂层具有抗沾污结渣、耐高温腐蚀、耐磨损等特性,能够减少煤粉锅炉受热面上燃烧副产物的积聚,改善炉内结渣的情况。
[00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2]1.通过设置燃烧器,使煤粉燃烧更加集中于锅炉本体炉膛的中央区域,减小煤粉气流偏转贴壁的可能性,减小中央区域的燃烧火焰的半径,从而降低锅炉本体炉膛水冷壁附近区域的烟气温度,形成氧化性气氛,进而降低锅炉结渣的可能性,减小对锅炉传热效率造成的影响;
[0023]2.通过设置贴壁风出口,相邻燃烧器相对的贴壁风出口送出的贴壁风相碰撞并改变流向,形成覆盖锅炉本体炉膛水冷壁的一层空气气幕,从而将高浓度煤灰烟气与锅炉本体炉膛水冷壁分隔开,使锅炉本体炉膛水冷壁附近保持氧化性气氛,进一步降低锅炉结渣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旨在显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燃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1、锅炉本体;2、燃烧器;21、一次风进口;22、二次风进口;23、一次风出口;24、二次风出口;25、贴壁风出口;26、贴壁风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降低锅炉结渣的燃烧系统。参照图1,燃烧系统包括锅炉本体1和燃烧器2,锅炉本体1用于承载燃烧器2,并作为燃烧的主发生器;燃烧器2安装在锅炉本体1内,用于向锅炉本体1炉膛内通入空气、煤粉等,提供燃烧所需的可燃条件。燃烧时,空气和煤粉等燃料经燃烧器2通入锅炉本体1炉膛内,充分燃烧。
[0028]参照图1,锅炉本体1受热面涂覆有高温纳米陶瓷涂层(本实施例中未显示出);燃烧器2设有四组,四组燃烧器2分别安装在锅炉本体1炉膛的四角上,以其中一组燃烧器2为
例,燃烧器2后端面上开设有一次风进口21和二次风进口22,燃烧器2前端面上开设有一次风出口23和二次风出口24,其中,一次风出口23的口径大于二次风出口24的口径;另外还需解释,一次风携带煤粉经一次风出口23送入锅炉本体1炉膛燃烧,二次风携带充足氧气经二次风出口24送入锅炉本体1炉膛形成切圆燃烧。
[0029]参照图1,一次风出口23的旋向与锅炉本体1炉膛水冷壁之间的夹角较大,形成较小的假想切圆,二次风出口24的旋向与锅炉本体1炉膛水冷壁之间夹角较大,形成较小的假想切圆,且二次风出口24的旋向与锅炉本体1炉膛水冷壁之间夹角小于一次风出口23的旋向与锅炉本体1炉膛水冷壁之间的夹角;还需说明,燃烧器2上开设的一次风进口21、二次风进口22、一次风出口23和二次风出口24在同一水平方向上视为一组,即同样的设置沿锅炉本体1的高度方向分布有多组。
[0030]燃烧时,安装在锅炉本体1炉膛四角上的四组燃烧器2同步开始工作,即一次风携带煤粉经一次风出口23送入锅炉本体1炉膛燃烧,二次风携带充足氧气经二次风出口24送入锅炉本体1炉膛形成切圆燃烧,通过形成较小的假想切圆,使煤粉燃烧更加集中于锅炉本体1炉膛的中央区域,减小煤粉气流偏转贴壁的可能性,减小中央区域的燃烧火焰的半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锅炉结渣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本体(1)和燃烧器(2),燃烧器(2)设有四组,四组燃烧器(2)分别安装在锅炉本体(1)炉膛的四角上,其中,燃烧器(2)后端面上开设有一次风进口(21)和二次风进口(22),燃烧器(2)前端面上开设有一次风出口(23)和二次风出口(24),一次风携带煤粉经一次风出口(23)送入锅炉本体(1)炉膛燃烧,二次风携带充足氧气经二次风出口(24)送入锅炉本体(1)炉膛形成切圆燃烧;需说明,一次风出口(23)的旋向和二次风出口(24)的旋向均与锅炉本体(1)炉膛水冷壁之间形成夹角,且二次风出口(24)的旋向与锅炉本体(1)炉膛水冷壁之间形成的夹角小于一次风出口(23)的旋向与锅炉本体(1)炉膛水冷壁之间形成的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锅炉结渣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2)两侧端面上对称开设有贴壁风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洪昇刘伟罗欢张英民林磊王明普高永坤王福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国能津能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