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的侧穿夹层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4599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的侧穿夹层结构,属于地源热泵系统技术领域。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的侧穿夹层结构,包括:第一换热管道和第二换热管道,第一换热管道和第二换热管道设置在机房内,机房下方依次设置建筑结构层和地层,第一换热管道的一端和第二换热管道的一端均连通机组,第一换热管道的另一端和第二换热管道的另一端均穿过机房底部并伸入地下室夹层,第一换热管道穿入地下室夹层一端和第二换热管道穿入地下室夹层一端均侧穿建筑结构层后伸入到地层中,且通过连接件连通。有益效果:在建筑物下方设置换热通道,减少占地面积,换热管道侧穿减少管道长度,降低成本,提高施工效率。提高施工效率。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的侧穿夹层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地源热泵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的侧穿夹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传统的地源热泵地埋管系统是设置在建筑周围,不利于避让集水坑、电梯井、后浇带、桩基础、下反承台以及基坑内塔吊基础等下反结构影响,施工难度大,占地空间大,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的侧穿夹层结构,在建筑物下方设置换热通道,减少占地面积,换热管道侧穿减少管道长度,降低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的侧穿夹层结构包括:第一换热管道和第二换热管道,所述第一换热管道和所述第二换热管道设置在机房内,所述机房下方依次设置建筑结构层和地层,所述第一换热管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换热管道的一端均连通机组,所述第一换热管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换热管道的另一端均穿过机房底部并伸入地下室夹层,所述第一换热管道穿入所述地下室夹层一端和所述第二换热管道穿入所述地下室夹层一端均侧穿所述建筑结构层后伸入到所述地层中,且通过连接件连通。
[0005]有益效果:在建筑物下方设置换热通道,减少占地面积,换热管道侧穿减少管道长度,降低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进一步,还包括多个第一换热支管道和多个第二换热支管道,所述第一换热管道穿入所述地下室夹层一端通过分水器连通多个所述第一换热支管道的一端,所述第二换热管道穿入所述地下室夹层一端通过集水器连通多个所述第二换热支管道的一端,所述第一换热支管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换热支管道的另一端均依次穿过所述建筑结构层后伸入到所述地层后通过所述连接件连通。
[000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加快换热的效率。
[0009]进一步,多个所述第二换热支管道位于所述地下室夹层部分上均设有截止阀。
[00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控制水源,调节和节流作用。
[0011]进一步,多个所述第一换热支管道、多个所述第二换热支管道以及所述第一换热管道与所述第二换热管道从所述地下室夹层进入机房的部分上均套设有防水套管。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增强换热管道的防水性。
[0013]进一步,所述防水套管的直径为50mm。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批量制造,现场安装方便。
[0015]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U型管。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连接管道。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9]1、第一换热管道;2、分水器;3、第一换热支管道;4、U型管;5、第二换热支管道;6、集水器;7、截止阀;8、第二换热管道;9、建筑结构层;10、地层;11、地下室夹层;12、机组;13、防水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1]实施例
[002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的侧穿夹层结构,包括:第一换热管道1和第二换热管道8,所述第一换热管道1和所述第二换热管道8设置在机房内,机房内设置有机组12,机组12的地源热泵系统的进水口连通第一换热管道1,出水口连通第二换热管道8,所述机房下方依次设置建筑结构层9和地层10,所述第一换热管道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换热管道8的一端均连通机组12,所述第一换热管道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换热管道8的另一端均穿过机房底部并伸入地下室夹层11,所述第一换热管道1穿入所述地下室夹层11一端和所述第二换热管道8穿入所述地下室夹层11一端均侧穿所述建筑结构层9后伸入到所述地层10中,且通过连接件连通,所述连接件为U型管4,构成一个循环的换热系统。
[0023]具体地,多个第一换热支管道3和多个第二换热支管道5,所述第一换热管道1穿入所述地下室夹层11一端通过分水器2连通多个所述第一换热支管道3的一端,所述第二换热管道8穿入所述地下室夹层11一端通过集水器6连通多个所述第二换热支管道5的一端,所述第一换热支管道3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换热支管道5的另一端均依次穿过所述建筑结构层9后伸入到所述地层10后通过所述连接件连通,多个所述第二换热支管道5位于所述地下室夹层11部分上均设有截止阀7,截止阀7的口径为25mm,多个所述第一换热支管道3、多个所述第二换热支管道5以及所述第一换热管道1与所述第二换热管道8从所述地下室夹层11进入机房的部分上均套设有防水套管13,所述防水套管13的直径为50mm。
[0024]有益效果:在建筑物下方设置换热通道,减少占地面积,换热管道侧穿减少管道长度,降低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内”、“外”、“周侧”、“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的侧穿夹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管道(1)和第二换热管道(8),所述第一换热管道(1)和所述第二换热管道(8)设置在机房内,所述机房下方依次设置建筑结构层(9)和地层(10),所述第一换热管道(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换热管道(8)的一端均连通机组(12),所述第一换热管道(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换热管道(8)的另一端均穿过机房底部并伸入地下室夹层(11),所述第一换热管道(1)穿入所述地下室夹层(11)一端和所述第二换热管道(8)穿入所述地下室夹层(11)一端均侧穿所述建筑结构层(9)后伸入到所述地层(10)中,且通过连接件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的侧穿夹层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换热支管道(3)和多个第二换热支管道(5),所述第一换热管道(1)穿入所述地下室夹层(11)一端通过分水器(2)连通多个所述第一换热支管道(3)的一端,所述第二换热管道(8)穿入所述地下室夹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尧鲍超刘启明魏俊辉刘嘉褚赛高朋甄璐莹童雷朱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