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进施工用滑车受力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4599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顶进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顶进施工用滑车受力转换装置,针对现有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爬升杆,所述爬升杆上分别滑动安装有支撑座和滑车,且支撑座和滑车之间分别安装有两个顶进机构,所述滑车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立孔,且立孔内滑动安装有Z型杆,所述滑车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倾斜杆,且倾斜杆上分别转动套接有绕线圈和齿轮,所述支撑座的顶部两侧均滑动安装有挂钩,所述挂钩上固定连接有钢丝,且钢丝的顶端缠绕连接在绕线圈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使得滑车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实现受力支承点的转移,便于顶进施工的进行。便于顶进施工的进行。便于顶进施工的进行。

A force conversion device of pulley for jacking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进施工用滑车受力转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顶进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顶进施工用滑车受力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挖掘顶进施工模架体系采用液压油缸作为爬升动力系统时,一般需在动力系统与爬升支承体系(永久结构或平台自身支撑体系)间设置滑车受力转换装置,以便爬升油缸爬升过程中的支点临时搁置,为整体结构爬升提供可靠的反力支承点并提供导向作用。
[0003]此类连接方法承载可靠,定位准确,但一方面承载极限小,不利于动力系统本身性能的发挥,不适用于一些强度过大的顶进施工体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顶进施工用滑车受力转换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顶进施工用滑车受力转换装置,包括爬升杆,所述爬升杆上分别滑动安装有支撑座和滑车,且支撑座和滑车之间分别安装有两个顶进机构,所述滑车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立孔,且立孔内滑动安装有Z型杆,所述滑车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倾斜杆,且倾斜杆上分别转动套接有绕线圈和齿轮,所述支撑座的顶部两侧均滑动安装有挂钩,所述挂钩上固定连接有钢丝,且钢丝的顶端缠绕连接在绕线圈上,所述滑车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顶进柱。
[0007]优选的,所述爬升杆的两侧均等间隔开设有若干个支点槽,且Z型杆和挂钩均与支点槽相适配。
[0008]优选的,所述立孔远离爬升杆一侧的内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紧力弹簧的一端,且紧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Z型杆上。
[0009]优选的,所述Z型杆的底侧等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锯齿,且锯齿与齿轮相啮合。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滑动安装有运动块,运动块的顶侧固定安装在挂钩上。
[0011]优选的,所述滑槽靠近爬升杆一侧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拉力弹簧的一端,且拉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运动块上。
[0012]本技术中,所述一种顶进施工用滑车受力转换装置,在滑车爬升的过程中,支撑座上的两个挂钩都在拉力弹簧的作用下与支点槽卡合,此时支撑座作为受力支承点,其上方的两个顶进机构可控制滑车的上升,当滑车达到指定位置后,两个Z型杆将在紧力弹簧的作用下与支点槽卡合,然后锯齿将迫使齿轮带着绕线圈对钢丝缠绕,当挂钩被钢丝从支点槽内拉出时,此时滑车变为受力支承点,顶进机构带着支撑座上移,如此循环往复可更好
地实现顶进施工;
[0013]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使得滑车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实现受力支承点的转移,便于顶进施工的进行。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顶进施工用滑车受力转换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顶进施工用滑车受力转换装置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顶进施工用滑车受力转换装置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爬升杆、2支撑座、3滑车、4顶进机构、5支点槽、6立孔、7Z型杆、8紧力弹簧、9倾斜杆、10绕线圈、11齿轮、12锯齿、13挂钩、14滑槽、15运动块、16拉力弹簧、17钢丝、18顶进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实施例一
[0020]参照图1

3,一种顶进施工用滑车受力转换装置,包括爬升杆1,爬升杆1上分别滑动安装有支撑座2和滑车3,且支撑座2和滑车3之间分别安装有两个顶进机构4,滑车3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立孔6,且立孔6内滑动安装有Z型杆7,滑车3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倾斜杆9,且倾斜杆9上分别转动套接有绕线圈10和齿轮11,支撑座2的顶部两侧均滑动安装有挂钩13,挂钩13上固定连接有钢丝17,且钢丝17的顶端缠绕连接在绕线圈10上,滑车3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顶进柱18。
[0021]本技术中,爬升杆1的两侧均等间隔开设有若干个支点槽5,且Z型杆7和挂钩13均与支点槽5相适配。
[0022]本技术中,立孔6远离爬升杆1一侧的内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紧力弹簧8的一端,且紧力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Z型杆7上,紧力弹簧8可确保Z型杆7与支点槽5卡合。
[0023]本技术中,Z型杆7的底侧等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锯齿12,且锯齿12与齿轮11相啮合。
[0024]本技术中,支撑座2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4,且滑槽14内滑动安装有运动块15,运动块15的顶侧固定安装在挂钩13上,滑槽14和运动块15相互配合是为了使挂钩13稳固地移动。
[0025]本技术中,滑槽14靠近爬升杆1一侧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拉力弹簧16的一端,且拉力弹簧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运动块15上,拉力弹簧16可使挂钩13移动到与支点槽5卡合的位置。
[0026]实施例二
[0027]参照图1

3,一种顶进施工用滑车受力转换装置,包括爬升杆1,爬升杆1上分别滑动安装有支撑座2和滑车3,且支撑座2和滑车3之间分别安装有两个顶进机构4,滑车3的顶
部两侧均开设有立孔6,且立孔6内滑动安装有Z型杆7,滑车3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倾斜杆9,且倾斜杆9上分别转动套接有绕线圈10和齿轮11,支撑座2的顶部两侧均滑动安装有挂钩13,挂钩13上固定连接有钢丝17,且钢丝17的顶端缠绕连接在绕线圈10上,滑车3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顶进柱18。
[0028]本技术中,爬升杆1的两侧均等间隔挖设有若干个支点槽5,且Z型杆7和挂钩13均与支点槽5相适配。
[0029]本技术中,立孔6远离爬升杆1一侧的内壁上分别固定焊接有两个紧力弹簧8的一端,且紧力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焊接在Z型杆7上。
[0030]本技术中,Z型杆7的底侧等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锯齿12,且锯齿12与齿轮11相啮合。
[0031]本技术中,支撑座2的顶部两侧均挖设有滑槽14,且滑槽14内滑动安装有运动块15,运动块15的顶侧固定安装在挂钩13上。
[0032]本技术中,滑槽14靠近爬升杆1一侧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拉力弹簧16的一端,且拉力弹簧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运动块15上。
[0033]本技术中,在滑车3爬升的过程中,支撑座2上的两个挂钩13都在拉力弹簧16的作用下与支点槽5卡合,此时支撑座2作为受力支承点,其上方的两个顶进机构4可控制滑车3的上升,当滑车3达到指定位置后,两个Z型杆7将在紧力弹簧8的作用下与支点槽5卡合,然后锯齿12将迫使齿轮11带着绕线圈10对钢丝17缠绕,当挂钩13被钢丝17从支点槽5内拉出时,此时滑车3变为受力支承点,顶进机构4带着支撑座2上移,如此循环往复可更好地实现顶进施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进施工用滑车受力转换装置,包括爬升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杆(1)上分别滑动安装有支撑座(2)和滑车(3),且支撑座(2)和滑车(3)之间分别安装有两个顶进机构(4),所述滑车(3)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立孔(6),且立孔(6)内滑动安装有Z型杆(7),所述滑车(3)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倾斜杆(9),且倾斜杆(9)上分别转动套接有绕线圈(10)和齿轮(11),所述支撑座(2)的顶部两侧均滑动安装有挂钩(13),所述挂钩(13)上固定连接有钢丝(17),且钢丝(17)的顶端缠绕连接在绕线圈(10)上,所述滑车(3)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顶进柱(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进施工用滑车受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杆(1)的两侧均等间隔开设有若干个支点槽(5),且Z型杆(7)和挂钩(13)均与支点槽(5)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贺李勇赵晋忠李建武赵璞宇张丽丽霍鑫润李晓华刘晓霖蔡晓旭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