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板胎膜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456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4:45
一种预制板胎膜加固装置,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包括混凝土垫层、通过水泥胶粘结在混凝土垫层上表面的预制板胎膜及通过水泥胶粘结在预制板胎膜外侧的加固件;预制板胎膜是由四块预制板错缝接茬相互嵌套连接而成的矩形框;混凝土垫层四周突出预制板胎膜边线;加固件为矩形预制板,内端面与预制板胎膜粘结,外端面与混凝土垫层平齐,底端面与混凝土垫层通过水泥胶粘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技术取材难、施工复杂及材料浪费的技术问题。施工复杂及材料浪费的技术问题。施工复杂及材料浪费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板胎膜加固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板胎膜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基础工程施工中,目前大多数项目仍然采用传统砖胎膜做法,其耗时耗力,但部分项目已开始应用预制板胎膜新技术,由于其整体性,极大地减少了人工量,且做到了免抹灰。但是由于其自身稳定性较差,如何高效、便捷、经济地进行结构加固是目前的一个痛点。现有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板胎膜嵌套连接结构,包括基坑、设置在基坑底部的垫层以及设置在垫层上的承台基础,位于所述承台基础的四周侧、所述垫层上平面均设置有U型卡槽;所述承台基础长度、宽度方向两侧的所述U型卡槽内分别对应设置有预制板一和预制板二,相邻的所述预制板一和预制板二相互嵌套以构成板胎膜,所述板胎膜四周侧横向设置有方木夹持所述预制板一和预制板二;所述方木和基坑侧壁之间设置有钢管以支撑。
[0003]现有技术缺点:(1)取材难:U型卡槽需要单独购买,增加施工成本;(2)施工复杂:现有技术方案需要在垫层施工时准确预埋U型卡槽,才能确保上部安装顺利;(3)产生材料浪费:现有技术将预制板进行L型切割以确保顺利嵌套,加大了现场施工工作量,浪费了原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板胎膜加固装置,解决现有技术技术取材难、施工复杂及材料浪费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预制板胎膜加固装置,包括混凝土垫层、通过水泥胶粘结在混凝土垫层上表面的预制板胎膜及通过水泥胶粘结在预制板胎膜外侧的加固件;预制板胎膜是由四块预制板错缝接茬相互嵌套连接而成的矩形框;混凝土垫层四周突出预制板胎膜边线;加固件为矩形预制板,内端面与预制板胎膜粘结,外端面与混凝土垫层平齐,底端面与混凝土垫层通过水泥胶粘结。
[0007]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混凝土垫层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厚100mm。
[0008]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混凝土垫层四周突出预制板胎膜1边线250mm。
[0009]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预制板胎膜由四块600mm高、90mm厚预制板连接而成。
[0010]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加固件由150mm宽、600mm高预制板构成。
[0011]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预制板胎膜的每侧面设置不少于三个加固件。
[0012]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设置在预制板胎膜同一侧面的加固件间距为2m。
[0013]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预制板胎膜的外侧面连接有提拉环。
[0014]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连接在同一预制板胎膜上的相邻加固件之间活动顶紧有撑杆。
[0015]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撑杆的两端头套有防滑橡胶套。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预制板胎膜的预制板之间通过错缝接茬相互嵌套连接而成,在预制板胎膜合围形状以外回填土的压力作用下,预制板胎膜嵌套连接形成内箍力,从而形成稳固的受力体系,进而可对承台模板形成良好支护。
[0018]2,本技术就地取材,选取同样预制板作为加固构件,不需要额外购买材料。
[0019]3,本技术简化施工:在垫层浇筑完成后开始预制板胎膜施工,无需预埋。
[0020]4,本技术节约材料:加固板可利用预制板废料,节约原材料。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预制板胎膜加固装置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预制板胎膜、2—加固件、3—混凝土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预制板胎膜加固装置,包括混凝土垫层3、通过水泥胶粘结在混凝土垫层3上表面的预制板胎膜1及通过水泥胶粘结在预制板胎膜1外侧的加固件2;预制板胎膜1是由四块预制板错缝接茬相互嵌套连接而成的矩形框;混凝土垫层3四周突出预制板胎膜1边线;加固件2为矩形预制板,内端面与预制板胎膜1粘结,外端面与混凝土垫层3平齐,底端面与混凝土垫层3通过水泥胶粘结。
[0025]混凝土垫层3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厚100mm,混凝土垫层3四周突出预制板胎膜1边线250mm。
[0026]预制板胎膜1是由四块600mm高、90mm厚预制板错缝接茬相互嵌套连接而成的矩形框,相邻预制板连接转角处使用水泥胶进行粘结,保证缝隙粘结饱满、平顺,保证其粘结牢固。
[0027]加固件2:由150mm宽、600mm高预制板构成,与预制板胎膜1呈T字形对接,每隔2米设置一个,预制板胎膜1每面设置不少于三个,加固件2与预制板胎膜1之间、加固件2与与混凝土垫层3之间均采用水泥胶进行粘结,保证缝隙粘结饱满、平顺。
[0028]预制板胎膜1的外侧面连接有提拉环。
[0029]连接在同一预制板胎膜1上的相邻加固件2之间活动顶紧有撑杆;撑杆的两端头套有防滑橡胶套。
[0030]本技术一种预制板胎膜加固装置中,预制板胎膜1和加固件2形成自稳定结构。
[0031]本技术预制板胎膜的预制板之间通过错缝接茬相互嵌套连接而成,在预制板胎膜合围形状以外回填土的压力作用下,预制板胎膜嵌套连接形成内箍力,从而形成稳固的受力体系,进而可对承台模板形成良好支护。
[0032]与现有公开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不同点及优点:1就地取材,选取同样预制
板作为加固构件,不需要额外购买材料;2简化施工:在垫层浇筑完成后开始预制板胎膜施工,无需预埋;3节约材料:加固板可利用预制板废料,节约原材料。
[0033]本技术自稳定,现场取材,简易加工,方便快捷,经济实用,高效。
[003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35]本技术一种预制板胎膜加固装置,为一种自稳定结构,在混凝土基础上,将四个预制板错缝接茬相互嵌套连接,并通过水泥胶进行粘结,形成预制板胎膜;再通过在预制板胎膜后方设置若干个加固件,使用水泥胶将其与预制板胎膜粘结成为一个整体,从而保证其受力的稳固性,保障基础混凝土顺利浇筑。
[003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3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板胎膜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垫层(3)、通过水泥胶粘结在混凝土垫层(3)上表面的预制板胎膜(1)及通过水泥胶粘结在预制板胎膜(1)外侧的加固件(2);预制板胎膜(1)是由四块预制板错缝接茬相互嵌套连接而成的矩形框;混凝土垫层(3)四周突出预制板胎膜(1)边线;加固件(2)为矩形预制板,内端面与预制板胎膜(1)粘结,外端面与混凝土垫层(3)平齐,底端面与混凝土垫层(3)通过水泥胶粘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板胎膜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垫层(3)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厚1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板胎膜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垫层(3)四周突出预制板胎膜(1)边线25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板胎膜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预制板胎膜(1)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忠翔苏志华韩博侯杨飞沐助猛王心何瑞月金杰杨春荣刘迎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