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2-三氟甲基-1-四氢萘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444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2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2-trifluoromethyl-1-tetrahydronaphthalene ketone compou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2

三氟甲基
‑1‑
四氢萘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2

三氟甲基
‑1‑
四氢萘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四氢萘酮骨架广泛存在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中,同时也是合成具有药用价值的化合物的重要前体。此外,三氟甲基基团的引入能够显著影响有机分子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因此发展合成2

三氟甲基
‑1‑
四氢萘酮的方法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然而,目前合成2

三氟甲基
‑1‑
四氢萘酮方法大多存在底物范围窄,官能团兼容性差,以及原料昂贵不易得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2

三氟甲基
‑1‑
四氢萘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以2



N

丙烯酰基苯甲酰胺与三氟甲基烯烃为原料,通过镍催化的串联环化/交叉偶联过程产生烷基镍中间体,随后对酰胺羰基进行分子内亲核加成,经过C

N键断裂并水解以得到2

三氟甲基
‑1‑
四氢萘酮。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2

三氟甲基
‑1‑
四氢萘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合成反应式如下,包括下述步骤:式A所示的2



N

丙烯酰基苯甲酰胺和式B所示的三氟甲基烯烃,通过金属镍络合物催化,在20

35℃下反应得到式C所示的2

三氟甲基
‑1‑
四氢萘酮化合物。
[0007][0008]式中,Ar为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R1为正丁基、甲基或苄基;R2为甲基或苯基;R3为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
[0009]进一步地,Ar中,所述的芳基具有一个选自卤素、

OMe或甲基的取代基,所述的杂芳基为吲哚基。R3中,所述的芳基具有一个选自

CN,

(C=O)OEt、

(SO2)Me、

(C=O)Me、甲酸薄荷酯或呋喃果糖的取代基,所述的杂芳基为喹啉基。
[0010]进一步地,式A所示的2



N

丙烯酰基苯甲酰胺选自如下结构:
[0011][0012]式B所示的三氟甲基烯烃选自如下结构:
[0013][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金属镍络合物由金属镍和配体络合得到,所述的金属镍优选为乙酰丙酮镍;所述的配体优选为三联吡啶。
[001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2

三氟甲基
‑1‑
四氢萘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式A所示的2



N

丙烯酰基苯甲酰胺、式B所示的三氟甲基烯烃、金属镍、配体、锰、路易斯酸、分子筛加到有机溶剂中,在惰性气体保护和密闭条件下,在20

35℃下反应,得到式C所示2

三氟甲基
‑1‑
四氢萘酮化合物。其中,所述的金属镍优选为乙酰丙酮镍,所述的配体优选为三联吡啶;所述的路易斯酸优选为溴化锰;所述的有机溶剂优选为二甲基亚砜和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两者体积比优选为1:1;式A所示的2



N

丙烯酰基苯甲酰胺、式B所示的三氟甲基烯烃、金属镍络合物、锰、路易斯酸的最佳摩尔比为1.0:2.0:0.1:3.0:1.0;式A所示的2



N

丙烯酰基苯甲酰胺浓度优选为0.05mol/L;所述的惰性气体优选为氩气;所述的反应的时间优选为48

72小时。
[0016]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以2



N

丙烯酰基苯甲酰胺与三氟甲基烯烃为原料,金属镍络合物为催化剂,在氩气保护条件下常温制备各种2

三氟甲基
‑1‑
四氢萘酮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可适用于多种含不同取代基的2



N

丙烯酰基苯甲酰胺与三氟甲基烯烃,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官能团兼容性强,底物适用性广,原料廉价易得,是一种高效、绿色、廉价合成2

三氟甲基
‑1‑
四氢萘酮化合物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8]实施例1
[0019][0020]在氩气气氛下向装有磁子的反应管中加入乙酰丙酮镍(2.6mg,0.01mmol)、三联吡啶(4.7mg,0.02mmol)、锰(16.5mg,0.3mmol)、溴化锰(21.5mg,0.1mmol)、分子筛(20mg)、2



N

丁基

N

甲基丙烯酰苯甲酰胺1a(32.3mg,0.1mmol)、三氟甲基烯烃2a(39.4mg,0.2mmol)、二甲基亚砜(1mL)和四氢呋喃(1mL),封闭反应管,25℃下反应48小时,浓缩,快速柱层析,得无色液体产物3(28.2mg,64%yield)。
[0021]1H NMR(400MHz,CDCl3)δ8.22(d,J=7.9Hz,1H),7.60(d,J=8.5Hz,3H),7.48(d,J=8.5Hz,2H),7.41(t,J=7.5Hz,1H),7.27(d,J=7.6Hz,1H),5.34(bs,1H),3.27

3.19(m,1H),3.16(d,J=15.0Hz,1H),3.13

3.06(m,1H),3.03(d,J=14.8Hz,1H),2.66(d,J=14.4Hz,1H),2.53(d,J=14.4Hz,1H),1.39

1.29(m,2H),1.21

1.16(m,2H),0.92(s,3H),0.86(t,J=7.3Hz,3H);
13
C NMR(151MHz,CDCl3)δ191.3,169.2,148.4,138.9,135.1,132.3,130.6,129.5,128.9,127.5,125.8,125.3(q,J=285.0Hz),117.9,112.9,58.3(q,J=23.2Hz),50.5,3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

三氟甲基
‑1‑
四氢萘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式A所示的2



N

丙烯酰基苯甲酰胺和式B所示的三氟甲基烯烃,通过金属镍络合物催化,在20

35℃下反应得到式C所示的2

三氟甲基
‑1‑
四氢萘酮化合物;式中,Ar为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R1为正丁基、甲基或苄基;R2为甲基或苯基;R3为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r中,所述的芳基具有一个选自卤素、

OMe或甲基的取代基,所述的杂芳基为吲哚基;R3中,所述的芳基具有一个选自

CN,

(C=O)OEt、

(SO2)Me、

(C=O)Me、甲酸薄荷酯或呋喃果糖的取代基,所述的杂芳基为喹啉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A所示的2



N

丙烯酰基苯甲酰胺选自如下结构:式B所示的三氟甲基烯烃选自如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镍络合物由金属镍和配体络合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望清平媛媛潘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