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油皮生产设备及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4417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豆制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豆油皮生产设备及工艺。所述的豆油皮生产设备,包括控制器,容浆池,容浆池的下方设有烘干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浆池的一侧设有布浆机构;所述容浆池的上方设有提皮机构,所述容浆池的两侧设有升降机构;提皮机构与升降机构连接;烘干传输机构的后端设有卷绕机构;控制器分别与容浆池、烘干传输机构、布浆机构、提皮机构、升降机构、卷绕机构控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机多用,可实现无人值守工控操作,单机生产多品类、不同规格的油皮,同时为生产与容浆池同面积的大张皮奠定了基础,减少了隔板粘附浪费,替代了隔板的功能,杜绝了锅巴的产生。生。生。

A production equipment and process of soybean oil p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豆油皮生产设备及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豆制品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豆油皮生产设备及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豆油皮又称油皮,豆皮,腐皮,常用的生产工艺有凝胶法与喷涂法。凝胶分高凝胶和低凝胶,都是通过热交换加热豆浆促使蛋白分子游动聚集和水分蒸发遇空气中的氧形成的凝胶膜。因为凝胶法生产的豆油皮形态、口感较好,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生产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豆油皮的生产也随之由纯手工制作向机械自动化转变,目前市场上出现的豆油皮生产设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0003]1、大部分生产设备为半自动化的工作状态,不能够实现连续性生产,仍然需要较多人力来完成相关工作,而且大部分设备只能生产大张油皮,形式单一,无法满足后续自动化加工用皮需求;
[0004]2、制皮过程中会有优质豆浆飞溅粘附,造成大量的豆浆浪费甚至锅巴的产生,而且油皮的形成面积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油皮生产设备。
[000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油皮生产设备,包括控制器,容浆池,容浆池的下方设有蒸汽加热腔,蒸汽加热腔下部设有烘干传输机构,烘干传输机构下方设有加热腔。所述容浆池的一侧设有布浆机构;所述容浆池的上方设有提皮机构,所述容浆池的两侧设有升降机构;提皮机构与升降机构连接;烘干传输机构的后端设有卷绕机构;控制器分别与容浆池、烘干传输机构、布浆机构、提皮机构、升降机构、卷绕机构控制连接。
[0007]所述容浆池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可拆卸围板;所述底板中间纵向设有可拆卸割刀;所述割刀包括底座,底座两侧各设有一弧形刀片,两个弧形刀片与底座形成倒几字型。通常底板上设有凹槽,底座可拆卸插入凹槽内。
[0008]本专利技术中,不设置可拆卸割刀,则可以获得整张的大皮;如果不需要大皮或长条皮,在容浆池中央置线位置装上若干可拆卸割刀可生产想要的小块皮,可拆卸割刀的密度决定皮的大小。安装可拆卸割刀后,匀浆器换成桥拱式。
[0009]所述容浆池前方的围板和后方的围板上均设有植线缺口,所述植线缺口内设有线卡塞;所述线卡塞包括连接片I和连接片II,连接片I的边缘为弧形边缘且边缘上设有凹陷缺口I,连接片II的边缘为弧形边缘且边缘上设有凹陷缺口II,连接片I和连接片II交错重叠且凹陷缺口I和凹陷缺口II形成通孔;连接片II与围板固定连接,连接片I和连接片II之间通过轴连接,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一端与轴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片I连接。具体使用时,提皮线下压,卡入通孔内,在扭簧的作用下,连接片I、连接片II和提皮线恰好闭合,防止浆液外溢。
[0010]所述容浆池左侧的围板和右侧的围板上均设有滑轨,滑轨内滑动连接有下压式旋
转气缸,下压式旋转气缸分别可拆卸连接巡边器和/或匀浆器和/或刮板。通常情况下,左侧的下压式旋转气缸连接巡边器,右侧的下压式旋转气缸连接匀浆器。为了与可拆卸割刀适应,匀浆器通常为两段设置。
[0011]所述布浆机构包括设置于容浆池右侧的布浆管,布浆管上设有多个支线管,支线管上设有布浆定量桶,布浆定量桶的位置高于布浆管,布浆定量桶的顶端开设有出气孔,布浆定量桶的两侧分别设有信号发射器和接收器;布浆定量桶与支线管的连接处设有三通阀。具体使用时,三通阀使得布浆管和布浆定量桶连通,浆液从布浆管逐步进入布浆定量桶,当布浆定量桶内的浆液液面达到信号发射器和接收器的高度,将两者接通,进而使得控制器控制三通阀将布浆定量桶和支线管连通,使得浆液进入容浆池。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信号发射器和接收器也可以用贴附到桶壁上的液位开关或者是线头(一根剪断的线用豆浆做导体形成导通与断开)代替,只要能够实现信号的接收与断开功能即可。采用该结构可以实现同时精准布浆。
[0012]所述的提皮机构包括旋转机构和布线机构;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旋转接盘,旋转接盘外侧与连接栓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旋转套筒设在连接栓轴的外侧且带有法兰盘的一端与旋转接盘连接,旋转套筒的外壁设有蜗轮,蜗轮与蜗杆啮合,蜗杆通过锥齿轮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布线机构包括弓形提线支架、输线马达、滑线轮、提皮线;所述旋转接盘由外至内依次设有弓形提线支架、输线马达和滑线轮;弓形提线支架上设有导线轮;所述提皮线呈环形依次缠绕在导线轮、输线马达和滑线轮上。进一步的,弓形提线支架上端还设有卸皮刀。
[0013]所述的旋转接盘为三角形或四角星或五角星或六角形;所述的提皮线数量1≤n≤6。
[0014]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容浆池两侧的支架,支架上部设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连接丝杆,丝杆上设有接盘,所述接盘与提皮机构连接。
[0015]所述卷绕机构包括链条,链条上设有卷绕筒卡座,所述卷绕筒表面布满气孔,所述卷绕筒中间设有横向贯穿卷绕筒的中空气道,气孔与中空气道连通,中空气道与卡座卡接,中空气道一侧通过分体式电磁联轴器与卷动电机相连,另一端通过分体式电磁联轴器与抽风管相连。抽风管与抽风机连接。链条通过链条抓滚器动力电机驱动。
[0016]卷绕筒上方设有伸缩切割刀,可以采用气动控制的伸缩刀具。烘干传输机构后端下方设有豆油皮检测装置。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豆油皮生产工艺,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油皮生产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0018](1)升降电机工作,接盘沿着丝杆自上至下至下运动,同时旋转接盘转动,弓形提线支架和相应的提皮线进入容浆池,并且嵌入植线缺口内的叶瓣形线卡塞内;
[0019](2)控制器控制蒸汽阀打开,同时布浆定量桶向容浆池布浆;布浆完成,匀浆器进行匀浆;匀浆完成后静置设定时间;
[0020](3)时间到,巡边机做来回运动同时蒸汽阀关闭,风阀打开,旋转接盘缓慢上升,豆油皮被提出,风阀关闭;如果容浆池内设置有可拆卸割刀,提皮过程中,豆油皮会被自动割开形成若干小块;
[0021](4)旋转接盘转动至设定角度,然后下降,另一个弓形提线支架和相应的提皮线被
置入线卡塞内,重复步骤(2)和(3);
[0022](5)待豆油皮提出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启动卸皮程序,提皮线在输线马达作用下做来回运动,卸皮刀将豆油皮卸载,落到容浆池下方的烘干传输机构上,从烘干传输机构前端运行至后端进行二次烘干;
[0023](6)当油皮运行至烘干传输机构后端被检测到,落入卷绕筒,抽风机和卷动电机启动,豆油皮被卷起;当检测不到豆油皮时,抽风机和卷动电机停止工作,同时链条抓滚器动力电机开启,卷好豆皮的卷绕筒被移出;空的卷绕筒被送入卷绕工位;当下一张豆油皮再次被检测到时,本环节程序重复一遍。
[0024]所述的豆油皮生产工艺,还包括以下步骤:
[0025](7)如果需要窄的长条豆油皮,卷绕筒卷绕完豆油皮后,卷绕筒上方伸缩切割刀伸出,把卷绕筒上的豆油皮分切成若干卷,然后卷好豆皮的卷绕筒被移出。
[0026]根据皮子的干湿度要求,可在(3)和(4)之间任意一个提皮完成后进行选择性的进行步骤(5)、(6)或者(7)。
[0027]另外,如果中途停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油皮生产设备,包括控制器,容浆池,容浆池的下方设有烘干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浆池的一侧设有布浆机构;所述容浆池的上方设有提皮机构,所述容浆池的两侧设有升降机构;提皮机构与升降机构连接;烘干传输机构的后端设有卷绕机构;控制器分别与容浆池、烘干传输机构、布浆机构、提皮机构、升降机构、卷绕机构控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油皮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浆池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可拆卸围板;所述容浆池左侧的围板和右侧的围板上均设有滑轨,滑轨内滑动连接有下压式旋转气缸,下压式旋转气缸分别可拆卸连接巡边器和/或匀浆器和/或刮板;所述底板中间纵向设有可拆卸割刀;所述割刀包括底座,底座两侧各设有一弧形刀片,两个弧形刀片成倒八字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油皮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浆池前方的围板和后方的围板上均设有植线缺口,所述植线缺口内设有线卡塞;所述线卡塞包括连接片I和连接片II,连接片I的边缘为弧形边缘且边缘上设有凹陷缺口I,连接片II的边缘为弧形边缘且边缘上设有凹陷缺口II,凹陷缺口I和凹陷缺口II形成通孔;连接片II与围板固定连接,连接片I和连接片II之间通过轴连接,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一端与轴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片I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油皮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浆机构包括设置于容浆池右侧的布浆管,布浆管上设有多个支线管,支线管上设有布浆定量桶,布浆定量桶的位置高于布浆管,布浆定量桶的顶端开设有出气孔,布浆定量桶的两侧分别设有信号发射器和接收器;布浆定量桶与支线管的连接处设有三通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油皮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皮机构包括旋转机构和布线机构;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旋转接盘,旋转接盘外侧与连接栓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旋转套筒设在连接栓轴的外侧且带有法兰盘的一端与旋转接盘连接,旋转套筒的外壁设有蜗轮,蜗轮与蜗杆啮合,蜗杆通过锥齿轮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布线机构包括弓形提线支架、输线马达、滑线轮、提皮线;所述旋转接盘由外至内依次设有弓形提线支架、输线马达和滑线轮;弓形提线支架上设有导线轮;所述提皮线呈环形依次缠绕在导线轮、输线马达和滑线轮上。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章玉曹光佩
申请(专利权)人:莘县华玉农业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