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航空航天的多种类管件自适应夹持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420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航空航天的多种类管件自适应夹持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采用两个相对运动的夹持座对管件进行夹持,两个夹持座的夹持面上分布有多个顶杆组件,且均通过驱动机构带动顶杆组件进行伸长,将两个夹持座相互移动靠近,直到顶杆组件抵到管件最外围点,此时驱动结构带动所有的顶杆组件进行伸长,而与管件相抵的顶杆组件作打滑运动不再伸长,其他位置的顶杆组件继续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进行伸长,直至所有的顶杆组件与管件外表面都抵靠后,保持对管件的稳定夹持。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延伸了管件端部夹持的适用种类,实现了无伤夹持,提高了生产效率。效率。效率。

Adaptive clamp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various pipe fittings used in aero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航空航天的多种类管件自适应夹持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航天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航空航天的多种类管件自适应夹持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飞机、火箭等航空航天飞行器上,都有数以万计的配件,很多配件之间都由金属管件连接,例如在火箭箭体和发动机上有很多金属导管,用于传输各种流体,支持火箭飞行的各项任务,是火箭上是极其重要的零件。《火箭推进/Journal of Rocket Propulsion》2018年03期中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管路断裂失效分析及动力优化》一文说明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管路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已成为发动机能否安全工作的关键。
[0003]用于航空航天的管件为了配合整体布局要求,通常截面被设计各种形状,故用于航空航天的管件加工存在管件种类繁多,管件形状多样性的特点,同时存在着小批量、多规格管件的生产任务;不管在手动或者自动管件加工过程中,都需要对加工管件进行可靠夹持,以适应在其相关生产线自动加工中的运行,同时还需保护管件外表面不被夹伤。
[0004]现阶段运用于管件加工夹持的方式,由于其调整结构采用机械固定式设计,其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制约性,导致适用夹持的管件种类非常单一,各种类规格的管件夹持模具切换需要停机人工介入进行手动调整更换相关工装夹具,其管件夹持的单一性极大制约着生产效率的提升与操作人员工作量的增加。
[0005]由于产品包含多种类管件的情况,如圆管、方管、椭圆管等不同种类,而设备加工的夹持模具覆盖面单一,由于管件外形轮廓的差异,导致原有夹持机构适用性单一,需要根据相关管类规格设计制造一套相匹配的夹持模具,导致一批管件加工后,产生许多不同种类的夹持模具,造成物料的管理难度与管件加工的配套成本,同时由于经常需要人工的介入更换夹持模具极大影响生产加工的节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航空航天的多种类管件自适应夹持方法,该方法适用种类广,且在保证可靠夹持的前提下实现了无伤夹持。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供一种用于航空航天的多种类管件自适应夹持装置。
[0007]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用于航空航天的多种类管件自适应夹持方法,采用两个相对运动的夹持座对管件进行夹持,两个夹持座的夹持面上分布有多个顶杆组件,且均通过驱动机构带动顶杆组件进行伸长,将两个夹持座相互移动靠近,直到顶杆组件抵到管件最外围点,此时驱动结构带动所有的顶杆组件进行伸长,而与管件相抵的顶杆组件作打滑运动不再伸长,其他位置的顶杆组件继续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进行伸长,直至所有的顶杆组件与管件外表面都抵靠后,保持对管件的稳定夹持。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顶杆组件作打滑运动采用以下结构及步骤:顶杆组件包括螺
纹连接的传动螺套和顶紧螺杆,所述驱动机构通过皮带带动传动螺套转动,进而使得顶紧螺杆向前伸出,且顶紧螺杆在抵住管件后,皮带与传动螺套发生打滑,使得顶紧螺杆保持当前位置。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顶紧螺杆与管件接触的一端还设有弹性橡胶块。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带动多个顶杆组件运动采用以下结构及步骤:所述传动螺套上空套有齿轮,且齿轮的端面上还固定有多个用于使得齿轮和传动螺套同步运动或脱离的同步块,多个顶杆组件通过齿轮啮合传动,且其中一个顶杆组件上还设有同步轮,同步轮与该顶杆组件上的齿轮固定,所述驱动机构通过同步带带动同步轮转动,与同步轮固定的齿轮带动其他相互啮合的齿轮相应转动。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同步块包括壳体、顶针和弹簧,所述顶针设置在壳体中,所述弹簧套设在顶针上,且弹簧使得顶针伸出壳体。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传动螺套的外壁上与顶针相对应的位置还设有凹槽,所述顶针在弹簧的作用下插入凹槽,所述凹槽整体呈弧面,所述顶针的端部也成弧面。
[0014]作为优选方案:两个夹持座之间设置有无料检测开关;当管件进入两个夹持座之间,且被有无料检测开关检测到后,两个夹持座相互移动靠近。
[0015]作为优选方案:两个夹持座之间的运动采用以下结构及步骤:两个夹持座滑动设置在基座上,所述基座的两端还固定有端板,所述端板上固定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双头螺杆,两个夹持座上均设有螺纹孔,且两个夹持座的螺纹孔分别位于双头螺杆上螺纹相反的两段,所述伺服电机驱动双头螺杆转动时,便能使得两个夹持座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0016]作为优选方案:夹持座与基座之间的滑动连接采用以下结构及步骤:所述夹持座底部设有倒T形的卡块,所述基座上开设有截面成倒T形的通槽,倒T形的卡块滑动设置在倒T形的通槽内,进而使得夹持座与基座滑动设置。
[0017]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8]用于航空航天的多种类管件自适应夹持装置,该装置用于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夹持方法。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本专利技术方法采用可活动顶杆组件设计使得夹持的轮廓弧度分散为多点可靠夹持,更好贴合管件外壁,有效杜绝出现管件夹持不可靠现象;本专利技术方法解决了提升管件加工在实际运用中夹持的适应性、灵活性、可靠性等问题,延伸管件端部夹持的适用种类,实现无伤夹持,减少多种类管件打磨过程中工装夹具的更换频率,降低操作人员工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0021]本专利技术方法可实现通过数字化控制实现多种类管件的自动夹持,提升其配套设备在管件生产线加工中的适用性;通过自适应夹持的运用,达到更多复杂管件、更多规格管件的适用性效果,并提升了其夹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夹持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夹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夹持装置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夹持装置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夹持座、顶杆组件与驱动电机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顶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顶杆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1]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航空航天的多种类管件自适应夹持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两个相对运动的夹持座(15)对管件(5)进行夹持,两个夹持座(15)的夹持面上分布有多个顶杆组件(153),且均通过驱动机构带动顶杆组件(153)进行伸长,将两个夹持座(15)相互移动靠近,直到顶杆组件(153)抵到管件(5)最外围点,此时驱动结构带动所有的顶杆组件(153)进行伸长,而与管件(5)相抵的顶杆组件(153)作打滑运动不再伸长,其他位置的顶杆组件(153)继续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进行伸长,直至所有的顶杆组件(153)与管件(5)外表面都抵靠后,保持对管件(5)的稳定夹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航空航天的多种类管件自适应夹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组件(153)作打滑运动采用以下结构及步骤:顶杆组件(153)包括螺纹连接的传动螺套(1532)和顶紧螺杆(1533),所述驱动机构通过皮带带动传动螺套(1532)转动,进而使得顶紧螺杆(1533)向前伸出,且顶紧螺杆(1533)在抵住管件(5)后,皮带与传动螺套(1532)发生打滑,使得顶紧螺杆(1533)保持当前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航空航天的多种类管件自适应夹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螺杆(1533)与管件(5)接触的一端还设有弹性橡胶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航空航天的多种类管件自适应夹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带动多个顶杆组件运动采用以下结构及步骤:所述传动螺套(1532)上空套有齿轮(1531),且齿轮(1531)的端面上还固定有多个用于使得齿轮(1531)和传动螺套(1532)同步运动或脱离的同步块(1535),多个顶杆组件(153)通过齿轮(1531)啮合传动,且其中一个顶杆组件(153)上还设有同步轮,同步轮与该顶杆组件(153)上的齿轮(1531)固定,所述驱动机构通过同步带(152)带动同步轮转动,与同步轮固定的齿轮(1531)带动其他相互啮合的齿轮(1531)相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姚辰林军凯林伟明邱峥岚邹成龙黄文胜徐晓华潜仁伟杨小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马逊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