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一层半岛式车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407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一层半岛式车站结构,包括站厅夹层和站台层;站厅夹层包括中部为镂空区域,站厅夹层两侧均设有对应快检设备和出站闸机,形成付费区;所述站厅夹层与所述站台层之间通过镂空区域中设置的楼扶电梯连通;所述站厅夹层外侧还分别设有第一设备容置空间,第一设备容置空间与站台层两端设置的第二设备容置空间竖向上相对应,并且第一设备容置空间和第二设备容置空间连通。夹层单元横向两侧分别设有进出站通道;其中一个进出站通道同时连接附属用房,该进出站通道还与附属用房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优化了设备地下车站设备区和公共区的结构,减少了传统车站冗余部分,解决了传统地下车站站内乘客进出站环节多、流线长、建设成本高等问题。设成本高等问题。设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一层半岛式车站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车站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一层半岛式车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型式分为地下站、地面站、高架站,站型与轨道线路的敷设方式、线路埋深、客流及周边用地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地下站位于城市中心或地面用地受限的区域,地面站及高架站用于车站周边用条件较好的区域。地下站虽对周边用地要求较低,节约城市土地,对城市的景观影响较小,但存在造价高,地下空间环境品质低及运营人员工作环境密闭等情况;地面站及高架站虽造价低,站内及工作人员环境有所改善,但对车站周边用地及道路宽度等有要求较高,同时地面站及高架站对城市景观也有一定的影响。
[0003]近几年地铁建设如火如荼的在各大城市开展,虽然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经历了高速发展的同时,在地铁审批收紧发展市域(郊)铁路、轨道交通建设投资高政府负债率高及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空置率较高的情况下,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可以看出既有的标准地下两层车站存在公共区人行流线环节多、流线长的特点,车站土建规模偏大建设成本高,通车后运营成本大,站内工作人员长期在地下封闭的环境中工作、网络客流效益总体偏低、绿色低碳挖潜空间巨大、设计标准及服务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
[0004]目前的标准站在非疫情管控期间从出入口到上车要经过下述环节:乘客进站、买票、安检、票检、楼扶梯至站台,进站的环节较多,相应为这些环节设置的公共区面积较大,随着车站智能售检票、智能安检设备的发展,希望进一步研究车站公共区布局,让乘客更为便捷地进入车站。并且根据国家疫情防控需要,疫情防控期间,搭乘地铁需扫码实名登记并向安检人员出示“绿码”才能进站,进站后需测量体温正常后方可乘车,由于增加了人工验证“绿码”的环节,乘客在进站时存在等候、排队的现象,同时也增加了相应车站工作人员。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乘客对智慧出行的行为模式的改变,都对地铁车站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一层半岛式车站结构,解决了传统高架车站站内乘客进出站环节多、流线长,建设成本高等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下一层半岛式车站结构,包括站厅夹层和站台层;
[0007]所述站厅夹层包括分设于站台纵向两端的第一夹层单元和第二夹层单元,两个夹层单元的之间为镂空区域,第一夹层单元和第二夹层单元上均对应设有快检设备和出站闸机,第一夹层单元设有第一快检设备和第一出站闸机,第二夹层单元设有第二快检设备和第二出站闸机,第一快检设备、第一出站闸机和第二快检设备、第二出站闸机之间形成付费
区;
[0008]所述站厅夹层与所述站台层之间通过镂空区域中设置的楼梯和/或电扶梯和/或电直梯连通;
[0009]所述站厅夹层外侧还分别设有第一设备容置空间,第一设备容置空间与站台层两端设置的第二设备容置空间竖向上相对应,并且第一设备容置空间和第二设备容置空间连通;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容置空间用于安装隧道通风设备以及线缆,所述第二设备容置空间用于设置配电室、站台门室、空调机房、废水泵房、备品库以及强弱电缆井等房间;
[0010]夹层单元横向两侧分别设有进出站通道,通往地面层的进出站口;其中一个进出站通道同时连接附属用房,该进出站通道不仅通往地面,还能够与附属用房连通,此通道旁并行设置一综合管廊用于车站与附属用房强弱电电缆的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附属用房可结合实际用地情况设置为地面一层或地面多层建筑,并且能够通过垂直电梯直通地下一层,方便运营人员与车站主体的及时联系。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夹层单元横向两侧分别设有进出站通道,通往地面层的进出站口,进出站通道与站厅夹层之间的非付费区域设有售票设备。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镂空区域及两个夹层单元对应的车站顶部在有条件时可开设天窗,可作为自然采光排烟窗,可将室外的自然光直接引入两个夹层单位及站台层,在火灾情况下可通过此窗进行自然排烟。两个夹层单元及站台层顶板无开启天窗条件时可在站台层顶板底部或站厅层第一设备容置空间等其他区域单独设置机械排烟机房实现排烟功能。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镂空区域对应的车站顶板有条件设置局部凹槽,可满足管线敷设要求,对于与车站主体平行方向的管线可设置于出入口通道上方。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快检设备包括闸机通道,闸机通道上设置有金属探测门,由其对过检乘客进行进站人检,检测乘客是否携带违禁物品;在金属探测门的前侧设置有人脸识别模块,用于实名制乘客过检前的人脸识别。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探测门前侧还设置有刷卡模块和码扫描模块,所述刷卡模块用于核验乘客的票卡、掌静脉或者身份证等信息,所述码扫描模块用于进行健康码、二维码等识别码;所述金属探测门的前侧还设置有通道指示器,并且与码扫描模块通信连接。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金属探测门的上方还设置有通行监测模块,用于监控乘客通过设备的整个过程以及准确监测实际通过的合法乘客人数及非法乘客人数。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金属探测门的顶部还设置有顶部机箱,该顶部机箱的前侧设置有安检门显示屏,用于展示乘客安检信息;在顶部机箱内设置有声音报警设备;在顶部机箱靠近付费区的一侧还设置有测温黑体,用于配合设置于闸机通道尾端的测温摄像头,共同对通道中的乘客体温进行测量。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进站门设置在闸机通道的尾端,其与人脸识别模块、刷卡模块、码扫描模块、金属探测门、测温摄像头分别电连接
[0020]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1)本专利技术的地下一层半岛式车站结构,采用站厅夹层,取消现有技术中站台层的站厅层中部楼板,乘客从站厅夹层的快检设备进入付费区域后,可直接通过中部镂空区域设置的楼扶梯到达站台层。本专利技术优化了设备地下车站设备区和公共区的结构,减少了传统车站冗余部分,提高了乘客的进、出站效率,解决了传统高架车站站内乘客进出站环节多、流线长,车站土建规模大、建设成本高等问题。
[0022](2)本专利技术的地下一层半岛式车站结构,站台层中部公共区层高为通高,能够在有条件的车站顶部可开设天窗,采用自然排烟替代机械排烟,车站站台层公共区无自然排烟的管线。站厅层面积减小后所需排烟排风管道尺寸减小,吊顶完成面以上管线空间可以减小,另外此区域定义为乘客快速通行区域,进站夹层面积减小后,此区域净空可进一步优化减小。
[0023](3)本申请的地下一层半岛式车站结构,由于采用快检设备,可将原传统车站先靠人工验证防疫码、再全部经过普通安检门、最后经过票检闸机的3个环节通过快检设备(票检、安检智能一体机)合并为一处,减少了现有技术中乘客进站、买票、安检、票检、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一层半岛式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站厅夹层(1)和站台层(2);所述站厅夹层(1)包括分设于站台纵向两端的第一夹层单元和第二夹层单元,两个夹层单元之间为镂空区域,第一夹层单元和第二夹层单元上均对应设有快检设备(3)和出站闸机(4),第一夹层单元设有第一快检设备和第一出站闸机,第二夹层单元设有第二快检设备和第二出站闸机,第一快检设备、第一出站闸机和第二快检设备、第二出站闸机之间形成付费区;所述站厅夹层(1)与所述站台层(2)之间通过镂空区域中设置的楼梯和/或电扶梯和/或电直梯连通;所述站厅夹层(1)外侧还分别设有第一设备容置空间,第一设备容置空间(5)与站台层(2)两端设置的第二设备容置空间(9)竖向上相对应,并且第一设备容置空间(5)和第二设备容置空间(9)连通;夹层单元横向两侧分别设有进出站通道,通往地面层的进出站口;其中一个进出站通道同时连接附属用房(6),该进出站通道不仅通往地面,还能够与附属用房(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一层半岛式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用房(6)可结合实际用地情况设置为地面一层或地面多层建筑,并且能够通过垂直电梯直通地下一层,方便运营人员与车站主体的及时联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一层半岛式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夹层单元横向两侧分别设有进出站通道,通往地面层的进出站口,进出站通道与站厅夹层(1)之间的非付费区域设有售票设备(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一层半岛式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区域及两个夹层单元对应的车站顶部在有条件时可开设天窗,可作为自然采光排烟窗,可将室外的自然光直接引入两个夹层单位及站台层,在火灾情况下可通过此窗进行自然排烟。两个夹层单元及站台层顶板无开启天窗条件时可在站台层顶板底部或站厅层第一设备容置空间等其他区域单独设置机械排烟机房实现排烟功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一层半岛式车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重丽黎明熊朝辉沈学军兰娟卞文文陈剑伟杨承东李波陈帆王建群吴婧金迪王岚涛王攀攀黄建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