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架通用定心对中自动装夹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4053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架通用定心对中自动装夹设备,属于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包括变位机,变位机上安装有装夹机构,装夹机构包括前端定位机构和后端定位机构,前端定位机构、后端定位机构一同设置在连接架上,连接架安装在变位机上设置的回转安装盘上;前端定位机构采用中心孔对工件定位,后端定位机构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两条线性导轨副和一个传动齿轮,线性导轨副上设有定位块,定位块上安装有传动齿条和夹紧手指,底座上还设有执行油缸,执行油缸活塞杆末端通过安装座与其中一个传动齿条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通用性好,运行可靠,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

A universal centering and centering automatic clamping device for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架通用定心对中自动装夹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车架通用定心对中自动装夹设备,属于工装夹具


技术介绍

[0002]工程机械是广泛应用在基础工程建设等各个领域,根据功能来分种类繁多,其中关键或大型结构件一般均为主机厂自行制造,大都采取焊接结构形式,如路面机械车架、土方机械的主机架等。随着产品转为多品种小批量的定制式生产模式,原大批专用性工艺装备很难满足目前的生产要求,因此针对众多新产品结构件只能采取比较单一的人工地摊式作业方式,该作业模式一方面无法实现大型结构件焊缝的最优焊接姿态,进而无法保证工件的焊接质量和控制焊接变形,影响整机的可靠性,同时在焊接过程中通常采取车间行车进行吊装,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人员劳动强度大,生产作业率低,无法保证制造周期和产能的快速提升,更不利于精益化生产管理要求。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结合目前大型结构件焊接领域的发展趋势,形成自动化产线级的工业机器人作业集群,仅靠人工进行上下料是无法满足上述要求的,理由有二,一是工业机器人作业范围是不允许人员进入的,通常设置带有光栅开关的安全围栏,人员进入,光栅检测到后为了安全起见一般都会停止作业,正常焊接的工业机器人也会应急停止作业;二是人工吊装存在安全隐患,对焊接自动化生产线来说,属外部危险源,一方面无法准确高效的实现工件的上下料,另一方面存在吊装过程中,由于工件较大,存在摆动情况导致设备受到撞击并损坏。因此采取焊接自动化生产线作业方式就必须以解决变位机的自动装夹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通用性好,运行可靠的车架通用定心对中自动装夹设备。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即一种车架通用定心对中自动装夹设备,包括变位机,变位机上安装有装夹机构,装夹机构包括前端定位机构和后端定位机构,前端定位机构、后端定位机构一同设置在连接架上,连接架安装在变位机上设置的回转安装盘上;
[0007]前端定位机构采用中心孔对工件定位,后端定位机构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两条线性导轨副和一个传动齿轮,线性导轨副上设有定位块,定位块上安装有传动齿条和夹紧手指,底座上还设有执行油缸,执行油缸活塞杆末端通过安装座与其中一个传动齿条相连。
[0008]根据工程机械典型车架的结构特点和焊接特性,使用本技术,有效融合在变位机上,配合焊接机器人焊接系统,同时可通过成组技术设备的总体系统集成实现了工程机械大型结构件焊接自动化柔性作业生产线,该种创新作业方式替代机械式装夹,实现了大型结构件高效、自动上下料的关键技术,配合RGV小车等自动输送上下料装置实现工件在
产线内的自动输送,替代了行车吊装上下料粗放方式,生产效率高,焊接质量稳定,同时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本技术操作方便,通用性好,运行可靠,使用效果好。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前端定位机构上设有一个定位销和两个转角油缸。定位销对工件进行孔定位,完成定位后两个转角油缸,对工件压紧,定位夹紧方式简单、快捷。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两个转角油缸位于中心定位销两侧,且对称设置。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中心定位销为菱形定位销。采用菱形定位销对孔进行定位,能够降低工件上料的精度误差。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前端定位机构的位置可沿连接架作直线移动。此种设计能够满足不同尺寸工件的使用。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夹紧手指钩状部位的下表面呈倾斜设置,且靠近传动齿条的一端高度高于另一端的高度。在两个夹紧手指相向移动时,能够同时实现对工件的夹紧和定位。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5]根据工程机械典型车架的结构特点和焊接特性,使用本技术,有效融合在变位机上,配合焊接机器人焊接系统,同时可通过成组技术设备的总体系统集成实现了工程机械大型结构件焊接自动化柔性作业生产线,该种创新作业方式替代机械式装夹,实现了大型结构件高效、自动上下料的关键技术,配合RGV小车等自动输送上下料装置实现工件在产线内的自动输送,替代了行车吊装上下料粗放方式,生产效率高,焊接质量稳定,同时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本技术操作方便,通用性好,运行可靠,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装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后端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变位机;2、装夹机构;3、工件;4、机器人工作站;5、回转安装盘;6、连接架;7、前端定位机构;8、菱形定位销;9、转角油缸;10、后端定位机构;11、底座;12、线性导轨副;13、夹紧手指;14、传动齿条;15、传动齿轮;16、定位块;17、执行油缸;18、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对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车架通用定心对中自动装夹设备,包括变位机1,变位机1上安装有装夹机构2,装夹机构2包括前端定位机构7和后端定位机构10,前端定位机构7、后端定位机构10一同设置在连接架6上,连接架6安装在变位机1上设置的回转安装盘5上;
[0024]前端定位机构7采用中心孔对工件3定位,后端定位机构10包括底座11,底座11上
安装有两条线性导轨副12和一个传动齿轮15,线性导轨副12上设有定位块16,定位块16上安装有传动齿条14和夹紧手指13,底座11上还设有执行油缸17,执行油缸17活塞杆末端通过安装座18与其中一个传动齿条14相连,传动齿轮15与两个传动齿条14相啮合。
[0025]其中,前端定位机构7上设有一个菱形定位销8和两个转角油缸9,两个转角油缸9位于菱形定位销8两侧,且对称设置,两个转角油缸9可升降、移动,用于压紧工件。
[0026]其中,前端定位机构7的位置可沿连接架6作直线移动,同时菱形定位销8采取油缸实现上下升降,调整前端定位机构7与后端定位机构10的高度差,来满足多种产品的通用性要求;
[0027]夹紧手指13钩状部位的下表面呈倾斜设置,且靠近传动齿条14的一端高度高于另一端的高度。
[0028]本技术要配合机器人工作站4,完成对工件的焊接操作。
[0029]工作原理:
[0030]通过螺栓连接件将两安装板上的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通用定心对中自动装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变位机(1),变位机(1)上安装有装夹机构(2),装夹机构(2)包括前端定位机构(7)和后端定位机构(10),前端定位机构(7)、后端定位机构(10)一同设置在连接架(6)上,连接架(6)安装在变位机(1)上设置的回转安装盘(5)上;前端定位机构(7)采用中心孔对工件(3)定位,后端定位机构(10)包括底座(11),底座(11)上安装有两条线性导轨副(12)和一个传动齿轮(15),线性导轨副(12)上设有定位块(16),定位块(16)上安装有传动齿条(14)和夹紧手指(13),底座(11)上还设有执行油缸(17),执行油缸(17)活塞杆末端通过安装座(18)与其中一个传动齿条(14)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明于萍宫涛张敬华王彩凤雷宁宁张瑞臣蒋富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