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窝式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活性涂层剥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3794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蜂窝式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活性涂层剥离装置,涉及汽车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内腔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清洗液槽,清洗液槽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电加热装置,且电加热装置的输出端伸入清洗液槽的内腔,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废催放置槽,废催放置槽呈漏斗状,废催放置槽的内腔设置有多孔挡板,多孔挡板紧贴于废催放置槽的内侧壁,且废催放置槽位于清洗液槽的正上方,清洗液槽的底端连接有排液管道,排液管道远离清洗液槽的一端连接有溶液输送泵,溶液输送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循环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液碱清洗液对废汽车尾气催化剂的循环清洗,直至涂层完全与堇青石载体剥离。层完全与堇青石载体剥离。层完全与堇青石载体剥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窝式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活性涂层剥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尾气处理领域,具体的是一种蜂窝式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活性涂层剥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燃油车保有量持续增加,每年报废的燃油机动车数量也逐年递增,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报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主要是一种以蜂窝状堇青石为载体、氧化铝为涂层、涂层内含铂族金属(铂、钯、铑)的整体式催化剂。由于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富含大量铂族金属,且当前铂族贵金属资源短缺,对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回收利用成为提高铂、钯、铑等铂族金属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0003]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回收利用主要有两种工艺:湿法工艺和火法工艺。湿法工艺采用大量氧化性、腐蚀性强酸对粉碎后的废催化剂进行铂族金属浸出;火法工艺先采用铁、铜、镍等金属在900

1700℃高温范围内对废催化剂中的铂族金属进行富集,再用大量酸碱对富集渣进行溶解浸出。两种工艺都需要对原催化剂载体进行破坏性处理,载体无法重复利用。另外,从整个产品生产链的角度看,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载体堇青石的制备需要使用1400

1500℃的高温,属于高能耗产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窝式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活性涂层剥离装置。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蜂窝式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活性涂层剥离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内腔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清洗液槽,清洗液槽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电加热装置,且电加热装置的输出端伸入清洗液槽的内腔,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废催放置槽,废催放置槽呈漏斗状,废催放置槽的内腔设置有多孔挡板,多孔挡板紧贴于废催放置槽的内侧壁,且废催放置槽位于清洗液槽的正上方,清洗液槽的底端连接有排液管道,排液管道远离清洗液槽的一端连接有溶液输送泵,溶液输送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循环管道,循环管道远离溶液输送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淋头,喷淋头设置于废催放置槽的顶部。
[0007]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液槽与排液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滤器,且过滤器位于清洗液槽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排液管道的一侧且清洗液槽的底端中心处设置有排空口,排空口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阀门。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排液管道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阀门,循环管道的中部设置有第三阀门。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将经过焙烧去除积碳的蜂窝式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置于废催放置
槽内的多孔挡板上,保证催化剂孔道呈垂直方向;往清洗液槽中注入液碱清洗液,开启电加热将碱液加热至一定温度并保持恒温;打开溶液输送泵进出口阀门后开启溶液输送泵,将清洗液槽中的热液碱清洗液通过管道经喷淋头喷洒在废催放置槽里的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上,流经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液碱清洗液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流回清洗液槽,构成循环回路,实现液碱清洗液对废汽车尾气催化剂的循环清洗,直至涂层完全与堇青石载体剥离。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6]一种蜂窝式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活性涂层剥离装置,如图1所示,由清洗液槽1、溶液输送泵2、循环管道3、喷淋头4、废催放置槽5、支架6等构成。其中,支架6上部放置废催放置槽5,废催放置槽5为漏斗结构,底部有一多孔挡板7,便于放置废催化剂8;支架6中部放置清洗液槽1;清洗液槽1内含电加热装置9和过滤器10,清洗液槽1底部连接一带阀门的排液管道,过滤器10 与排液管道连接,溶液输送泵2前后与带有阀门的循环管道3相连,泵出口的循环管道3另一端与喷淋头4相连;喷淋头位置在废催放置槽5正上方。废催放置槽5、多孔挡板7、清洗液槽1、电加热9、过滤器10、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第三阀门13、排液管道、循环管道3、溶液输送泵2、喷淋头4的材质均为304不锈钢,以避免清洗液对设备产生腐蚀。
[0017]在使用时:
[0018]1、将支架6、废催放置槽5、多孔挡板7、清洗液槽1、电加热9、过滤器 10、排液管道、循环管道3、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第三阀门13、溶液输送泵2、喷淋头4安装就绪;
[0019]2、将经过焙烧去除积碳的完整的蜂窝式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8置入废催放置槽5里的多孔挡板7上,催化剂8孔道方向保持垂直;
[0020]3、往清洗液槽1中注入液碱清洗液,保证注入的清洗液体积大于管道和废催放置槽5的总体积;
[0021]4、打开加热器,设定清洗液加热温度,将清洗液加热至设定温度;
[0022]5、待清洗液温度稳定后打开溶液输送泵2进出口阀门,设定好泵的流量,再开启溶液输送泵2,将热的液碱清洗液经管道输送至喷淋头4处,喷洒于废催放置槽5里的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8上,对废催化剂8进行连续的清洗;
[0023]6、废催化剂8清洗至预定时间后依次关闭电加热9、溶液输送泵2及泵进出口阀门;
[0024]7、打开清洗液槽底部排液管路阀门将清洗液放出收集于其他容器,将清洗后的催化剂取出,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活性涂层剥离结束。
[002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窝式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活性涂层剥离装置,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内腔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清洗液槽,清洗液槽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电加热装置,且电加热装置的输出端伸入清洗液槽的内腔,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废催放置槽,废催放置槽呈漏斗状,废催放置槽的内腔设置有多孔挡板,多孔挡板紧贴于废催放置槽的内侧壁,且废催放置槽位于清洗液槽的正上方,清洗液槽的底端连接有排液管道,排液管道远离清洗液槽的一端连接有溶液输送泵,溶液输送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循环管道,循环管道远离溶液输送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淋头,喷淋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晓龙王光应张利利薛晚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