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单车智能维护管理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3695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共享单车智能维护管理机器人,属于共享单车维护技术领域,一种共享单车智能维护管理机器人,包括架体、固定在架体内的漏板,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漏板上的两组直行器件,两组所述直行器件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设置架体内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有固定组件,所述架体内设置有往复组件,当往复组件工作时,连接板上下往复移动;通过连接板带动车把处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整个车架围绕后轮中心处上下摆动,前轮与漏板周期性撞击,利用惯性和冲击力,以及车架的震动,快速将车架上的残留水分去除,可快速对车架的链轮处进行上油护养,加快维护管理的效率。加快维护管理的效率。加快维护管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享单车智能维护管理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共享单车维护
,尤其涉及一种共享单车智能维护管理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共享单车,也就是共享自行车,是城市居民出行时,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障碍的主要交通工具,通过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投放共享单车,完成交通行业最后一块“拼图”,通过共享单车,带动居民同步使用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热情,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产生协同效应。这也是建设绿色城市、低碳城市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0003]由于共享单车长期在室外露天停放,风吹雨淋,时间久了,车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灰尘,影响正常使用,所以,需要定期对已经投入使用的共享单车,进行回收,然后进行维护管理。
[0004]但是,目前市场上,现有对共享单车维护管理的设备,不够智能化,在通过高压水流,将共享自行车上的灰尘冲洗干净后,无法快速将残留在车架上剩余的水分去除,导致无法快速对链轮处进行上油护养,降低了对共享单车的维护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快速将残留在车架上剩余的水分去除,导致无法快速对链轮处进行上油护养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共享单车智能维护管理机器人。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共享单车智能维护管理机器人,包括架体、固定在架体内的漏板,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漏板上的两组直行器件,两组所述直行器件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设置架体内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有固定组件,所述架体内设置有往复组件,当往复组件工作时,连接板上下往复移动;设置在架体侧壁的第一喷头,所述第一喷头用以喷射高压水流。
[0008]为了驱动连接板上下往复移动,优选的,所述往复组件包括:固定在架体内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往复板,所述第一往复板与架体顶部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固定在架体侧壁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侧壁固定连接有拨杆,所述拨杆可与第一往复板底部相贴;滑动在第一往复板底部的滑块,所述连接板远离固定组件的一端转动在滑块底部。
[0009]为了实现对自行车固定的同时,自行车后轮还可转动,优选的,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每组夹持板侧壁的滚轴;每组夹持板侧壁的滚轴,均为多组设计。
[0010]为了驱动自行车后轮转动,优选的,还包括:水平转动在漏板上的两组第三转轴,两组所述第三转轴上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延伸出漏板上表面;两组所述第三
转轴之间连接有第一皮带;转动在架体侧壁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圆盘为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两组所述第三转轴的任意一组之间连接有第二皮带;所述驱动轴与夹持板相互配合。
[0011]为了提高去除残留在链轮处剩余水分的效率,优选的,还包括:滑动连接在架体侧壁的推杆,所述推杆延伸至架体内的一端与连接板侧壁相贴,所述推杆延伸出架体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往复板;所述第二往复板与架体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连接在架体侧壁的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的动力端与第二往复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组件上连接有第四管道和第五管道,所述架体侧壁设有第二喷头,所述第五管道远离活塞组件的一端与第二喷头相连通;所述第四管道和第五管道内均设有单向阀。
[0012]优选的,还包括:底座,所述架体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水箱和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水箱通过第一管道相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第一喷头通过第二管道相连通。
[0013]为了便于回收冲洗时的水流,优选的,还包括:固定在架体底部的接水斗,所述接水斗位于漏板底部;所述接水斗底部连接有排水管。
[0014]为了加快水流回收效率,优选的,还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驱动腔,所述第二管道远离水泵的一端与驱动腔相连通;所述驱动腔远离第二管道的一侧与第一喷头之间连通有第三管道;转动在驱动腔上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延伸至驱动腔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叶轮;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上的风扇,所述风扇位于接水斗内。
[0015]为了检测自行车车架前叉处的刚度,优选的,还包括:螺纹连接在架体顶部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延伸至架体内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第一弹簧连接在第一往复板和调节板之间。
[0016]优选的,所述调节板底部连接有压力感应器;所述第一弹簧连接在第一往复板和压力感应器之间。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共享单车智能维护管理机器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该共享单车智能维护管理机器人,在冲洗结束后,启动往复组件,驱动连接板上下往复移动,通过连接板带动车把处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整个车架围绕后轮中心处上下摆动,前轮与漏板周期性撞击,利用惯性和冲击力,以及车架的震动,快速将车架上的残留水分去除,可快速对车架的链轮处进行上油护养,加快维护管理的效率。
[0019]2、该共享单车智能维护管理机器人,在清洗完成后,通过驱动轴和滚轴,往复组件同步带动后轮顺时针转动,将后轮上的残留水分甩出,提高去除水分的效率。
[0020]3、该共享单车智能维护管理机器人,连接板在带动车架上下摆动时,同步推动推杆移动,产生气体通过第二喷头喷出,喷向后轮链轮处,与车架上下摆动产生的震动相互配合,提高了去除后轮链轮处的残留水分的效率,便于冲洗完成后,快速上油保养。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共享单车智能维护管理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共享单车智能维护管理机器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共享单车智能维护管理机器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共享单车智能维护管理机器人夹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共享单车智能维护管理机器人第一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共享单车智能维护管理机器人第二皮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共享单车智能维护管理机器人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共享单车智能维护管理机器人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底座;101、架体;2、漏板;201、直行器件;202、夹持板;203、滚轴;3、水箱;301、水泵;302、第一管道;303、第二管道;304、第一喷头;4、第三管道;401、驱动腔;402、第一转轴;403、叶轮;404、风扇;405、接水斗;406、排水管;5、固定板;501、固定杆;502、第一往复板;503、第一弹簧;504、滑块;505、连接板;6、固定组件;601、定位板;602、圆弧板;603、相贴板;604、固定螺栓;7、电机;701、第一齿轮;702、拨杆;8、调节板;801、压力感应器;802、螺纹杆;9、第二转轴;9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享单车智能维护管理机器人,包括架体(101)、固定在架体(101)内的漏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漏板(2)上的两组直行器件(201),两组所述直行器件(201)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202);设置架体(101)内的连接板(505),所述连接板(505)的底部连接有固定组件(6),所述架体(101)内设置有往复组件,当往复组件工作时,连接板(505)上下往复移动;设置在架体(101)侧壁的第一喷头(304),所述第一喷头(304)用以喷射高压水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享单车智能维护管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组件包括:固定在架体(101)内的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01),所述固定杆(501)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往复板(502),所述第一往复板(502)与架体(101)顶部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503);固定在架体(101)侧壁的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侧壁固定连接有拨杆(702),所述拨杆(702)可与第一往复板(502)底部相贴;滑动在第一往复板(502)底部的滑块(504),所述连接板(505)远离固定组件(6)的一端转动在滑块(504)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共享单车智能维护管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每组夹持板(202)侧壁的滚轴(203);每组夹持板(202)侧壁的滚轴(203),均为多组设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共享单车智能维护管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转动在漏板(2)上的两组第三转轴(10),两组所述第三转轴(10)上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轴(1003),所述驱动轴(1003)延伸出漏板(2)上表面;两组所述第三转轴(10)之间连接有第一皮带(1001);转动在架体(101)侧壁的第二转轴(9),所述第二转轴(9)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901),所述圆盘为第一齿轮(701),所述第一齿轮(701)与第二齿轮(901)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9)与两组所述第三转轴(10)的任意一组之间连接有第二皮带(1002);所述驱动轴(1003)与夹持板(202)相互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共享单车智能维护管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连接在架体(101)侧壁的推杆(11),所述推杆(11)延伸至架体(101)内的一端与连接板(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佳园程鹏陈龙鲁守卿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