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干湿联合节水型冷却塔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3690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干湿联合节水型冷却塔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湿冷段冷却模块和干冷段冷却模块,所述湿冷段冷却模块和干冷段冷却模块横向排设,所述湿冷段冷却模块的出气端对应于干冷段冷却模块的进气端,所述湿冷段冷却模块和干冷段冷却模块底部设有集水池;通过调节进风、喷水方式,实现了多种模式切换;通过将湿冷段冷却模块和干冷段冷却模块横向排设,空气经过湿冷段冷却模块蒸发后变为饱和湿热空气,最后通过干冷段冷却模块对流后变为不饱和干热空气从而实现冷却塔出口雨雾的移除。干热空气从而实现冷却塔出口雨雾的移除。干热空气从而实现冷却塔出口雨雾的移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干湿联合节水型冷却塔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器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干湿联合节水型冷却塔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常规闭式冷却塔工作原理:热水进入盘管冷却器,喷淋水从管束上端均匀喷淋落在盘管上端;另一方面,塔顶的风机不断引风。空气、喷淋水和冷却器三者间发生蒸发和对流换热,将冷却器管内的流体冷却。在这个过程中就会造成喷淋水的蒸发损失,为了减少冷却塔的蒸发损失,由此诞生了干湿联合型冷却塔;另一方面,液滴在冷却器表面的蒸发容易将空气中携带的杂质附着在冷却器表面,由此形成藻类、军团菌等造成管束的结垢。
[0003]目前,已有较为成熟的干湿联合型冷却塔技术,但是一般都为逆流结构,具体形式为湿冷段的冷却器在下端,干冷的空冷器(翅片管结构)在上端;热水先进入空冷器再进入湿冷段。当环境温度较低时,便停止喷水,由此以干冷模式运行。然而,由于裸管对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较低,因此这造成翅片管的用量极大,从根本上造成了金属资源的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干湿联合节水型冷却塔及其使用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冷却用水量。
[0005]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干湿联合节水型冷却塔,包括湿冷段冷却模块和干冷段冷却模块,所述湿冷段冷却模块和干冷段冷却模块横向排设,所述湿冷段冷却模块的出气端对应于干冷段冷却模块的进气端,所述湿冷段冷却模块和干冷段冷却模块底部设有集水池;所述湿冷段冷却模块包括喷淋泵、湿冷段冷却器、填料、喷头和收水结构;若干所述湿冷段冷却器在高度方向上叠设,所述填料填补设于相邻两个湿冷段冷却器之间的间隙;所述湿冷段冷却器对应于干冷段冷却模块的进气端方向设有冷却器进气百叶窗,所述填料对应于干冷段冷却模块的进气端方向设有填料进气百叶窗;所述喷头的喷淋端对应于湿冷段冷却器和填料的上方,所述喷头通过喷淋布水管连接于喷淋泵;所述收水结构设于湿冷段冷却器和填料的出气端。
[0006]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器进气百叶窗和填料进气百叶窗通过驱动装置可开启或闭合。
[0007]进一步地,所述湿冷段冷却器和填料之间设有液体再分布器;所述液体再分布器包括布液孔、滑动挡液板、导轨和盛液盘;所述盛液盘沿液体再分布器宽度方向设置,若干所述盛液盘沿液体再分布器长度方向排设,所述盛液盘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布液孔,所述滑动挡液板通过导轨可在盛液盘之间移动。
[0008]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挡液板的宽度尺寸大于等于相邻盛液盘之间的距离。
[0009]进一步地,包括完全湿冷模式;在所述完全湿冷模式状态下,所述冷却器进气百叶窗和填料进气百叶窗在驱动装置控制下完全开启,所述喷头同时进行喷淋。
[0010]进一步地,包括半湿冷模式;在所述半湿冷模式状态下,所述冷却器进气百叶窗在驱动装置控制下完全闭合,所述填料进气百叶窗在驱动装置控制下完全开启,所述喷头同时进行喷淋。
[0011]进一步地,包括半空冷模式;在所述完全湿冷模式状态下,所述冷却器进气百叶窗在驱动装置控制下完全闭合,所述填料进气百叶窗在驱动装置控制下闭合一半,开启一半,所述喷头同时进行喷淋。
[0012]进一步地,包括完全空冷模式;在所述完全空冷模式状态下,所述冷却器进气百叶窗和填料进气百叶窗在驱动装置控制下完全开启,同时所述喷头停止喷淋。
[001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干湿联合节水型冷却塔及其使用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冷却用水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技术效果:
[0014]1)通过将湿冷段冷却模块和干冷段冷却模块横向排设,空气经过湿冷段冷却模块蒸发后变为饱和湿热空气,最后通过干冷段冷却模块对流后变为不饱和干热空气从而实现冷却塔出口雨雾的移除;
[0015]2)通过调节进风、喷水方式,实现了多种模式切换,在满足换热和节水需求的前提下,避免液滴在冷却器表面蒸发导致将携带的杂质附着,有效的降低了湿冷段冷却模块结垢的情况,同时干冷段冷却模块可以更低的停喷温度设计,极大的减少了系统对干冷段冷却模块换热面积的需求;
[0016]3)设置关闭冷却器进气百叶窗的进风百叶,完全打开填料进气百叶窗的进风百叶,使空气只能通过填料,使蒸发段只存在于填料中,由于冷却器表面未蒸发所以可以大大的降低结垢的概率;
[0017]4、将冷却器进气百叶窗完全闭合,填料进气百叶窗闭合一半,开启一半,空气只能从一半的填料通道穿过,通过液体再分布器实现气液分离,使填料和蒸发段中都为对流传热,全塔无蒸发损失,有效降低了冷却用水量。
附图说明
[0018]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图;
[0019]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液体再分布器的结构图;
[0020]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填料中液滴蒸发状态示意图;
[0021]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填料中液滴对流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23]如附图1

4:一种新型干湿联合节水型冷却塔,包括湿冷段冷却模块和干冷段冷却模块1,所述湿冷段冷却模块和干冷段冷却模块1横向排设,所述湿冷段冷却模块的出气端对应于干冷段冷却模块1的进气端,所述湿冷段冷却模块和干冷段冷却模块1底部设有集水池2;所述湿冷段冷却模块包括喷淋泵31、湿冷段冷却器32、填料33、喷头34和收水结构35;若干所述湿冷段冷却器32在高度方向上叠设,所述填料33填补设于相邻两个湿冷段冷却器32之间的间隙;所述湿冷段冷却器32对应于干冷段冷却模块1的进气端方向设有冷却器进气百叶窗321,所述填料33对应于干冷段冷却模块1的进气端方向设有填料进气百叶窗331;
所述喷头34的喷淋端对应于湿冷段冷却器32和填料33的上方,所述喷头34通过喷淋布水管341连接于喷淋泵31;所述收水结构35设于湿冷段冷却器32和填料33的出气端;用户来流热水分为两路,一路进入湿冷段冷却模块进行冷却,另一路进入干冷段冷却模块1进行冷却,两路冷却器出口的循环水混合后达到目标冷却水温。从空气的路线来看,空气在冷却塔入口段为干冷空气,经过湿冷段冷却模块蒸发后变为饱和湿热空气,最后通过干冷段冷却模块1对流后变为不饱和干热空气从而实现冷却塔出口雨雾的移除。
[0024]所述湿冷段冷却模块和干冷段冷却模块1横向排设,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通过调节进风、喷水方式,实现了多种模式切换,在满足换热需求的前提下,避免液滴在冷却器表面蒸发导致将携带的杂质附着,有效的降低了湿冷段冷却模块结垢的情况,同时干冷段冷却模块1无需完全按照停喷温度设计,极大的减少了系统对干冷段冷却模块1换热面积的需求。
[0025]所述冷却器进气百叶窗321和填料进气百叶窗331通过驱动装置可开启或闭合。
[0026]所述湿冷段冷却器32和填料33之间设有液体再分布器4;所述液体再分布器4包括布液孔41、滑动挡液板42、导轨43和盛液盘44;所述盛液盘44沿液体再分布器4宽度方向设置,若干所述盛液盘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干湿联合节水型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湿冷段冷却模块和干冷段冷却模块(1),所述湿冷段冷却模块和干冷段冷却模块(1)横向排设,所述湿冷段冷却模块的出气端对应于干冷段冷却模块(1)的进气端,所述湿冷段冷却模块和干冷段冷却模块(1)底部设有集水池(2);所述湿冷段冷却模块包括喷淋泵(31)、湿冷段冷却器(32)、填料(33)、喷头(34)和收水结构(35);若干所述湿冷段冷却器(32)在高度方向上叠设,所述填料(33)填补设于相邻两个湿冷段冷却器(32)之间的间隙;所述湿冷段冷却器(32)对应于干冷段冷却模块(1)的进气端方向设有冷却器进气百叶窗(321),所述填料(33)对应于干冷段冷却模块(1)的进气端方向设有填料进气百叶窗(331);所述喷头(34)的喷淋端对应于湿冷段冷却器(32)和填料(33)的上方,所述喷头(34)通过喷淋布水管(341)连接于喷淋泵(31);所述收水结构(35)设于湿冷段冷却器(32)和填料(33)的出气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干湿联合节水型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进气百叶窗(321)和填料进气百叶窗(331)通过驱动装置可开启或闭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干湿联合节水型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冷段冷却器(32)和填料(33)之间设有液体再分布器(4);所述液体再分布器(4)包括布液孔(41)、滑动挡液板(42)、导轨(43)和盛液盘(44);所述盛液盘(44)沿液体再分布器(4)宽度方向设置,若干所述盛液盘(44)沿液体再分布器(4)长度方向排设,所述盛液盘(44)沿自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哲仑孙城薛婷任敏李小鹭
申请(专利权)人:方诺传热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