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低温空冷器,包括空冷器主体,所述空冷器主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空气预冷器,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冷却风机,所述空气预冷器包括预冷散热片,预冷散热片是由平板面和向上凸起的入风板组成,所述预冷散热片平行布置,两两预冷散热片的前后均通过挡风板分隔,所述挡风板避开入风板设置,所述入风板的顶部设置有自上而下液体分流孔,入风板的两侧设置有空气分流孔,该空冷器主要使进入空冷器内部的空气温度降至露点温度从而提高空冷器换热效率。而提高空冷器换热效率。而提高空冷器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低温空冷器
[0001]本技术涉及冷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超低温空冷器。
技术介绍
[0002]空冷器是一种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冷却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按照在空冷器顶部的风扇将环境的空气引入空冷器内,环境空气与安装在内部的翅片管进行对流换热从而带走系统废热。
[0003]在上述的运行过程中,环境空气的温度(干球温度)对空冷器的换热能力影响巨大,环境温度越低空冷器的出水温度就会越低。正是由于空冷器对空气的干球温度反应十分敏感使得在很多夏季较热的场合必须使用湿冷代替空冷,然而一旦采用湿冷就会造成蒸发损失,因此如果能采取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方法使进入空冷器内部的空气温度降低就会极大地提高空冷器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超低温空冷器,该空冷器主要使进入空冷器内部的空气温度降至露点温度从而提高空冷器换热效率。
[0005]一种超低温空冷器,包括空冷器主体,所述空冷器主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空气预冷器,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冷却风机,所述空气预冷器包括预冷散热片,预冷散热片是由平板面和向上凸起的入风板组成,所述预冷散热片平行布置,两两预冷散热片的前后均通过挡风板分隔,所述挡风板避开入风板设置,所述入风板的顶部设置有自上而下液体分流孔,入风板的两侧设置有空气分流孔。
[0006]其中,所述预冷散热片上平行设有两组入风板,两组入风板之间的预冷散热片为对流入风段,对流入风段被挡风板遮挡的部分用于液体的蒸发,所述入风板的一端自上而下对齐后形成蒸发入风段,蒸发入风段用于将带水汽的气流引入空冷器主体内。
[0007]所述空冷器主体的底部设有底板,空气预冷器设在空冷器主体一侧且其底部与底板连接,空气预冷器的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多个入水口,所述入水口对齐液体分流孔设置。
[0008]所述底板为集水盘,所述集水盘上设有用于承接液体分流孔中液体的接水孔。
[0009]所述空冷器主体内部设有并排设置的翅片管,翅片管的进水端通过同一进水管连接,进水管上设有循环水入口,翅片管的出水端通过同一出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循环水出口。
[0010]上述方案的优点:
[0011]由于本技术的一种超低温空冷器,包括空冷器主体,所述空冷器主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空气预冷器,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冷却风机,所述空气预冷器包括预冷散热片,预冷散热片是由平板面和向上凸起的入风板组成,所述预冷散热片平行布置,两两预冷散热片的前后均通过挡风板分隔,所述挡风板避开入风板设置,
所述入风板的顶部设置有自上而下液体分流孔,入风板的两侧设置有空气分流孔。液体经液体分流孔进入预冷散热片之间被蒸发,气流经过后使得这部分空气的温度逐渐降低,直至降低至环境的露点温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空气预冷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5]如图1或2所示的一种超低温空冷器,包括空冷器主体8,所述空冷器主体8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空气预冷器2,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冷却风机6,冷却风机6用于将气流从进风口引出到出风口,所述空气预冷器2包括预冷散热片2
‑
1,预冷散热片2
‑
1是由平板面2
‑1‑
1和向上凸起的入风板2
‑1‑
2组成,所述预冷散热片2
‑
1上下层层叠放,且两两预冷散热片2
‑
1的前后侧边的边缘均通过安装挡风板2
‑
4进行分隔,所述挡风板2
‑
4避开入风板2
‑1‑
2设置,保证入风板2
‑1‑
2可以不被遮挡可以有气流进入,所述入风板2
‑1‑
2的顶部设置有自上而下液体分流孔2
‑
6,液体分流孔2
‑
6用于将液滴分散便于雾化,入风板2
‑1‑
2的两侧设置有空气分流孔2
‑
5。
[0016]进一步地,所述预冷散热片2
‑
1上平行设有两组入风板2
‑1‑
2,两组入风板2
‑1‑
2之间的预冷散热片2
‑
1为对流入风段2
‑
2,对流入风段2
‑
2被挡风板2
‑
4遮挡的部分用于液体的蒸发,所述入风板2
‑1‑
2的一端自上而下对齐后形成蒸发入风段2
‑
3,蒸发入风段2
‑
3用于将带水汽的气流引入空冷器主体8内进行冷却。液体经液体分流孔2
‑
6进入预冷散热片2
‑
1之间被蒸发,气流经过后使得这部分空气的干球温度逐渐降低,直至降低至环境的露点温度,从而提高空冷器换热效率。
[0017]进一步地,所述空冷器主体8的底部设有底板3,空气预冷器2设在空冷器主体8一侧且其底部与底板3连接,空气预冷器2的顶部设有盖板9,所述盖板9上设有多个入水口1,在本实施例中,入水口1设有两个,所述入水口1对齐液体分流孔2
‑
6设置,用于将来液引入液体分流孔2
‑
6。
[0018]进一步地,所述底板3为集水盘,所述集水盘上设有用于承接液体分流孔2
‑
6中液体的接水孔,液滴从上层流入下层后,通过接水孔进入集水盘进行收集。
[0019]进一步地,所述空冷器主体8内部设有并排设置的翅片管7,翅片管7的进水端通过同一进水管连接,进水管上设有循环水入口4,翅片管7的出水端通过同一出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循环水出口5,翅片管7用于对热流换热从而带走系统的废热,循环水入口4和循环水出口5之间连接循环水泵,从而达到连续换热的目的。
[0020]本技术的具体操作流程:气流从空气预冷器2进入被分为两路:一小部分空气进入蒸发入风段2
‑
3,大量的空气进入对流入风段2
‑
2。空气预冷器2初次使用时,液滴从预冷器的最顶端的入水口1进入预冷器,进一步液体经过液体分流孔2
‑
6逐个进入蒸发入风段
2
‑
3的通道中,同时还会进入挡风板2
‑
4遮挡处的通道中即对流入风段2
‑
2被挡风板2
‑
4遮挡的部分,气流并不会进入对流入风段2
‑
2。
[0021]在蒸发入风段2
‑
3中空气会随着液体的蒸发附在气体表面,从而使得液体表面温度维持在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温空冷器,包括空冷器主体(8),所述空冷器主体(8)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空气预冷器(2),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冷却风机(6),所述空气预冷器(2)包括预冷散热片(2
‑
1),预冷散热片(2
‑
1)是由平板面(2
‑1‑
1)和向上凸起的入风板(2
‑1‑
2)组成,所述预冷散热片(2
‑
1)平行布置,两两预冷散热片(2
‑
1)的前后均通过挡风板(2
‑
4)分隔,所述挡风板(2
‑
4)避开入风板(2
‑1‑
2)设置,所述入风板(2
‑1‑
2)的顶部设置有自上而下液体分流孔(2
‑
6),入风板(2
‑1‑
2)的两侧设置有空气分流孔(2
‑
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温空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散热片(2
‑
1)上平行设有两组入风板(2
‑1‑
2),两组入风板(2
‑1‑
2)之间的预冷散热片(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城,熊哲仑,冯红虎,
申请(专利权)人:方诺传热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