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式冷却塔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5816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8
本申请涉及冷却塔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升降式冷却塔外壳。它包含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的正上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四个第一支撑柱和多个第二支撑柱,四个第一支撑柱分布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拐角处,第一支撑柱的下段与第一壳体固连,第一支撑柱的上段与第二壳体螺栓连接,第二壳体沿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上段。多个第二支撑柱均匀分布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第二支撑柱的下段与第一壳体固连,第二支撑柱的上段与第二壳体螺栓连接。第二壳体沿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上段滑动连接。两层壳体由支撑装置连接,通过调节螺栓来实现第二壳体的升降。在运输冷却塔的过程中,可以将压缩层间高度,使得整个冷却塔外壳所占空间减小,降低了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冷却塔,尤其是一种升降式冷却塔外壳


技术介绍

1、冷却塔是用某种介质作为循环冷却剂,从系统中吸收热量,以降低待处理介质温度的装置。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以降低待处理介质温度,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2、传统的冷却塔外壳通常是一体式的,由若干支架和支撑板组成,然而由支架组成的框架是固定的,运输冷却塔时,需要将整塔进行搬运、移动,需要较大的运输空间。然而运输冷却塔通常需要使用集装箱,集装箱的体积有限,一体式的冷却塔外壳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这无疑也是增加了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式冷却塔外壳,为便于运输冷却塔,减小运输空间,节约运输成本,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2、本技术的升降式冷却塔外壳,包含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位于第一壳体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支撑装置相连接,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四个第一支撑柱,所述四个第一支撑柱分布在第一壳体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式冷却塔外壳,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位于第一壳体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支撑装置相连接,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四个第一支撑柱,所述四个第一支撑柱分布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拐角处,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下段与第一壳体固连,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段与第二壳体螺栓连接,松开固定在第一支撑柱与第二壳体上的螺栓,使得第二壳体在第一支撑柱的上段竖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冷却塔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二支撑柱,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柱均匀分布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下段与第一壳体固连,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段与第二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式冷却塔外壳,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位于第一壳体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支撑装置相连接,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四个第一支撑柱,所述四个第一支撑柱分布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拐角处,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下段与第一壳体固连,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段与第二壳体螺栓连接,松开固定在第一支撑柱与第二壳体上的螺栓,使得第二壳体在第一支撑柱的上段竖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冷却塔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二支撑柱,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柱均匀分布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下段与第一壳体固连,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段与第二壳体螺栓连接;松开固定在第二壳体与第一支撑柱上、第二壳体与第二支撑柱上的螺栓,第二壳体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上段竖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式冷却塔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含有一个底板和四个首尾相连的第一侧板,所述底板和第一侧板呈密封状;所述第二壳体含有四个首尾相连的第二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哲仑冯红虎
申请(专利权)人:方诺传热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