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色金属压延加工用原料自动提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3244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色金属压延加工用原料自动提升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上料模块、推送模块、出料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上料模块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后侧的电机、位于所述机架前侧并与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的不完全齿轮、关于所述不完全齿轮对称并与所述不完全齿轮啮合的两个齿板、滑动贯穿于两个所述齿板并与所述机架连接的多个导杆、安装于所述齿板前侧的支撑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电机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的第一转轴转动,然后皮带轮和皮带的配合,第二转轴带动推杆转动,推杆将连接着C形板的料框向外挤压,使料框尽量靠近楼层,方便工人将原料安全取出,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An automatic elevator for raw materials for non-ferrous metal calend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色金属压延加工用原料自动提升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有色金属压延加工
,具体为一种有色金属压延加工用原料自动提升机。

技术介绍

[0002]加热过的混炼胶,通过相对旋转、水平设置的两辊筒之间的辊隙,制成胶片等半成品的工艺谓之压延。这里提到的压延指的是对有色金属的加工。
[0003]原料在通过自动提升机输送后,需要人工去拖动原料,这里经提升机输送的原料会上升至一定高度,因此需要工人尽可能的靠近原料,这样才方便将原料取出,安全隐患大,容易出现工人自高处摔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有色金属压延加工用原料自动提升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上料模块、推送模块、出料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上料模块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后侧的电机、位于所述机架前侧并与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的不完全齿轮、关于所述不完全齿轮对称并与所述不完全齿轮啮合的两个齿板、滑动贯穿于两个所述齿板并与所述机架连接的多个导杆、安装于所述齿板前侧的支撑板、滑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板顶部的料框、嵌设于所述支撑板顶部并滑动贯穿于所述料框的两个圆杆,所述推送模块包括位于所述不完全齿轮顶部并与所述机架前侧连接的撑架、活动贯穿于所述撑架的第一转轴、套接于所述第一转轴底端的第一锥齿轮、套接于所述电机输出轴外侧并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前侧并活动贯穿于所述撑架顶部的第二转轴、分别套接于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外侧的皮带轮、连接于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的皮带、与所述第二转轴顶端连接的推杆、安装于所述料框内侧的C形板以及位于所述料框内侧并活动套接于所述圆杆外侧的拉簧,所述出料模块包括与所述机架顶部连接的两个气缸、连接于两个所述气缸活动端之间的原料盒、安装于所述原料盒后侧并与所述原料盒内部连通的出料通道、关于所述出料通道对称并与所述原料盒后侧连接的弧形板、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弧形板之间的第一卡接板、位于所述弧形板顶部并连接于所述原料盒和第一卡接板之间的弹性绳、与所述第一卡接板后侧活动卡接的第二卡接板、活动贯穿于所述料框前侧并与所述第二卡接板后侧连接的T形杆、活动套接于所述T形杆外侧并位于所述料框前侧连接的弹簧,所述第一卡接板前侧与出料通道后侧摩擦。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的第一转轴转动,然后皮带轮和皮带的配合,第二转轴带动推杆转动,推杆将连接着C形板的料框向外挤压,使料框尽量靠近楼层,方便工人将原料安全取出,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0008]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架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机架顶部连接的两个空气囊、与所述空气囊顶部连接且连通的空心筒、活动贯穿于所述空心筒顶部的内杆、位于所述支撑板底部并与所述齿板前侧连接的压板,所述压板底部与空气囊顶部摩擦,所述内杆与第一卡接板竖向同轴。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模块控制出料通道的出料时间,保证出料通道出料的量正好填满料框。
[0010]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多个所述导杆以两个为一组设置为两组,所述导杆高度为齿板的二倍。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杆对齿板进行导向,使其升降更加顺畅。
[0012]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板顶部开设有适于圆杆嵌设的矩形滑槽,所述料框底部与矩形滑槽内壁摩擦。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矩形滑槽为料框提供滑动的条件,确保料框可以向外平移。
[0014]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不完全齿轮后侧与机架前侧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均位于间隙内部。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隙为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提供安装的空间,保证第一转轴能够顺利转动,进而间接使第二转轴和推杆转动,保证料框可以外移至安全位置。
[0016]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皮带轮底部均与撑架顶部摩擦,所述皮带轮位于推杆底部。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皮带轮的位置设置不会对不完全齿轮的转动造成阻碍,同时也不会对推杆的转动造成阻碍。
[0018]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推杆厚度与C形板相等,所述推杆顶部与C形板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推杆外端与靠近所述机架右侧的C形板外壁摩擦。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该尺寸以及布局上的设计,推杆每次转动都会将安装有C形板的料框向外挤压,使料框运动至合适的位置。
[0020]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架顶部设有接料盒,所述接料盒套接于两个所述空心筒外侧。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料盒用于承接自出料通道上掉落的原料,避免造成原料浪费。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23]1.本专利技术中,电机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的第一转轴转动,然后皮带轮和皮带的配合,第二转轴带动推杆转动,推杆将连接着C形板的料框向外挤压,使料框尽量靠近楼层,方便工人将原料安全取出,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0024]2.本专利技术中,电机带着不完全齿轮转动,不完全齿轮带动其右侧的装有原料的料框升起,然后左侧的空的料框下降,左侧料框下降时,其前侧的第二卡接板与第一卡接板卡接,然后第一卡接板在弹性绳的拉扯下下降,第一卡接板将出料通道后侧打开,原料盒内的原料滑落进左侧料框内,然后不完全齿轮持续转动下,完成原料的不间断输出,提高了输出效率。
[0025]3.本专利技术中,压板挤压扁空气囊,空气囊内的空气完全充进空心筒内,然后促使着
内杆上升,内杆强制将第二卡接板顶起至初始位置,这里弹簧收缩为第二卡接板提供后移的空间,使第二卡接板能够顺利升起,然后出料通道输出的原料刚好填满左侧料框,填料的量被精准控制后,降低原料洒出的概率。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正视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立体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后视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上料模块示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推送模块示意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出料模块立体图;
[0032]图7为本专利技术料框、T形杆、弹簧和第二卡接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33]图8为本专利技术出料模块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
[0035]100、机架;
[0036]200、上料模块;210、电机;220、不完全齿轮;230、齿板;240、导杆;250、支撑板;260、料框;270、圆杆;
[0037]300、推送模块;310、撑架;320、第一转轴;330、第一锥齿轮;340、第二锥齿轮;350、第二转轴;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色金属压延加工用原料自动提升机,包括机架(100),所述机架(100)上设有上料模块(200)、推送模块(300)、出料模块(400)和控制模块(5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模块(200)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100)后侧的电机(210)、位于所述机架(100)前侧并与所述电机(210)输出轴连接的不完全齿轮(220)、关于所述不完全齿轮(220)对称并与所述不完全齿轮(220)啮合的两个齿板(230)、滑动贯穿于两个所述齿板(230)并与所述机架(100)连接的多个导杆(240)、安装于所述齿板(230)前侧的支撑板(250)、滑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板(250)顶部的料框(260)、嵌设于所述支撑板(250)顶部并滑动贯穿于所述料框(260)的两个圆杆(270);所述推送模块(300)包括位于所述不完全齿轮(220)顶部并与所述机架(100)前侧连接的撑架(310)、活动贯穿于所述撑架(310)的第一转轴(320)、套接于所述第一转轴(320)底端的第一锥齿轮(330)、套接于所述电机(210)输出轴外侧并与所述第一锥齿轮(330)啮合的第二锥齿轮(340)、位于所述第一转轴(320)前侧并活动贯穿于所述撑架(310)顶部的第二转轴(350)、分别套接于所述第一转轴(320)和第二转轴(350)外侧的皮带轮(360)、连接于两个所述皮带轮(360)之间的皮带(370)、与所述第二转轴(350)顶端连接的推杆(380)、安装于所述料框(260)内侧的C形板(390)以及位于所述料框(260)内侧并活动套接于所述圆杆(270)外侧的拉簧(391);所述出料模块(400)包括与所述机架(100)顶部连接的两个气缸(410)、连接于两个所述气缸(410)活动端之间的原料盒(420)、安装于所述原料盒(420)后侧并与所述原料盒(420)内部连通的出料通道(430)、关于所述出料通道(430)对称并与所述原料盒(420)后侧连接的弧形板(440)、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弧形板(440)之间的第一卡接板(450)、位于所述弧形板(440)顶部并连接于所述原料盒(420)和第一卡接板(450)之间的弹性绳(460)、与所述第一卡接板(450)后侧活动卡接的第二卡接板(4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凤丹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锋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