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室外均可定位的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3146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室内室外均可定位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外壳,动力组件置于无人机外壳顶部,自主定位组件包括卡接于无人机外壳顶部中央位置的连接架,连接架顶部嵌入安装有中央处理器,及呈对称分别置于连接座前端左右两侧的红外摄像头和超声波传感器,红外摄像头和超声波传感器均与中央处理器连接,通过红外摄像头与超声波传感器配合,对外部的环境信息进行检测,然后将检测的数据信息输送至中央处理器,形成红外避障单元,在无人机飞至信号较弱的地方可以自主进行避障操作,防止因信号断接造成无人机碰撞受损。碰撞受损。碰撞受损。

A kind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that can be positioned indoors and outdo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室外均可定位的无人机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为一种室内室外均可定位的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
[0003]无人机凭借其体积小,灵活性高,可垂直起降等优点广泛应用在森林防火,交通监控,对地侦察,灾难搜救,农业植保等领域。
[0004]在空旷的室外环境中无人机依靠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进行定位与导航,但是在受到遮挡没有卫星信号的情况下无人机无法进行自身的定位,特别是在未知的室内外环境中卫星信号几乎没有。如何使无人机在无卫星信号的环境中依然可以进行安全的飞行,是现在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提供一种室内室外均可定位的无人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6]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室内室外均可定位的无人机,能够保证无人机飞至信号较弱的地方可以自主进行避障操作,防止因信号断接造成无人机碰撞受损,实现在室内外无GPS定位的情况下进行防护。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室内室外均可定位的无人机,其包括
[0009]无人机外壳;
[0010]动力组件,置于无人机外壳顶部,作为无人机飞行动力;
[0011]自主定位组件,设于无人机外壳顶部,包括卡接于无人机外壳顶部中央位置的连接架,连接架顶部嵌入安装有中央处理器,及呈对称分别置于连接座前端左右两侧的红外摄像头和超声波传感器,红外摄像头和超声波传感器均与中央处理器连接;
[0012]防护单元,连接于无人机外壳外侧,作为防护外壳对无人机进行防护。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室内室外均可定位的无人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与无人机外壳连接的机臂,机臂端部开设有连接槽设置连接座,连接座外侧安装机翼,且机臂与连接座连接处设有定位螺栓。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室内室外均可定位的无人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护单元包括呈环形等距连接于无人机外壳外侧的橡胶垫,橡胶垫相连形成的环形面积大于无人机外壳,橡胶垫端部套设防护套。
[0015]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室内室外均可定位的无人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无人机外壳底部设置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呈对称连接于无人机外壳底部的伸缩杆,伸缩杆外侧套设缓冲弹簧,伸缩杆底部连接承座,缓冲弹簧顶部与无人机外壳底部接触,底端置于承座顶部。
[0016]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室内室外均可定位的无人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承座外侧包覆有防护套。
[0017]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室内室外均可定位的无人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无人机外壳顶部呈成型开设有四个与机臂适配的凹槽,且四个凹槽绕无人机外壳的周向间隔90度设置。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红外摄像头与超声波传感器配合,对外部的环境信息进行检测,然后将检测的数据信息输送至中央处理器,形成红外避障单元,在无人机飞至信号较弱的地方可以自主进行避障操作,防止因信号断接造成无人机碰撞受损,实现在室内外无GPS定位的情况下进行防护。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0]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A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00无人机外壳、200动力组件、210机臂、220连接座、230机翼、240定位螺栓、300自主定位组件、310连接架、320中央处理器、330红外摄像头、340超声波传感器、400防护单元、410橡胶垫、420防护套、500缓冲组件、510伸缩杆、520缓冲弹簧、530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7]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2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9]本技术提供一种室内室外均可定位的无人机,通过红外摄像头与超声波传感器配合,对外部的环境信息进行检测,然后将检测的数据信息输送至中央处理器,形成红外避障单元,在无人机飞至信号较弱的地方可以自主进行避障操作,防止因信号断接造成无人机碰撞受损,实现在室内外无GPS定位的情况下进行防护,请参阅图1

4,包括,无人机外壳100、动力组件200、自主定位组件300和防护单元400;
[0030]请继续参阅图1,无人机外壳100顶部呈成型开设有四个与机臂210适配的凹槽,且四个凹槽绕无人机外壳100的周向间隔90度设置;
[0031]请继续参阅图1、图2和图4,动力组件200置于无人机外壳100顶部,作为无人机飞行动力,动力组件200包括与无人机外壳100连接的机臂210,机臂210端部开设有连接槽设置连接座220,连接座220外侧安装机翼230,且机臂210与连接座220连接处设有定位螺栓240,通过调节连接座220与机臂210的连接角度,然后通过定位螺栓240进行限位固定,对机翼230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
[0032]请继续参阅图1

3,自主定位组件300设于无人机外壳100顶部,包括卡接于无人机外壳100顶部中央位置的连接架310,连接架310顶部嵌入安装有中央处理器320,中央处理器320作为接收控制单元,接收红外摄像头和超声波传感器340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室外均可定位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外壳(100);动力组件(200),置于无人机外壳(100)顶部,作为无人机飞行动力;自主定位组件(300),设于无人机外壳(100)顶部,包括卡接于无人机外壳(100)顶部中央位置的连接架(310),连接架(310)顶部嵌入安装有中央处理器(320),及呈对称分别置于连接架(310)前端左右两侧的红外摄像头和超声波传感器(340),红外摄像头和超声波传感器(340)均与中央处理器(320)连接;防护单元(400),连接于无人机外壳(100)外侧,作为防护外壳对无人机进行防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室外均可定位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200)包括与无人机外壳(100)连接的机臂(210),机臂(210)端部开设有连接槽设置连接座(220),连接座(220)外侧安装机翼(230),且机臂(210)与连接座(220)连接处设有定位螺栓(24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室外均可定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宇王亚萍万丽君耿亚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