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Mo双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3047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Cu

Cu Mo bimetallic nanocomposit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u

Mo双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
,具体涉及Cu

Mo双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合成中的氰化反应是指在反应分子中引入一个氰基,生成各种氰化物。例如,芳基乙腈是一种重要的氰化物,它是化学研究中常见的结构基序,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是合成羧酸、酰胺、醛和含氮杂环化合物的重要单元,或用于合成的中间体以及各种杂化侧键取代芳烃的官能团的转化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机化学家通常使用贵金属作为各种氰化反应的催化剂。由于贵金属催化剂价格昂贵、经常需要额外的配体,并且部分贵金属对氰化物有很高的亲和力,易使催化剂中毒,使反应催化成本更高。因此寻找一种具有易获得、价格低廉和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的催化剂,更有利于研究的发展及应用的需要。
[0003]对硝基苯酚,是农业和工业制造过程中大量产生的有毒有机污染物之一,其在水介质中具有高溶解度和高稳定性,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迫切需要将对硝基苯酚转化为更良性的产品。目前,去除环境中硝基苯酚的方法很多,如超声波增强氧化、电化学氧化、催化臭氧氧化、光催化降解等。然而,繁琐的加工步骤和高昂的成本极大地限制了这些方法的实际应用。另一方面,将硝基苯酚催化还原为氨基衍生物是去除环境中有毒硝基化合物的替代和新兴工艺。 还原产物氨基苯酚是一种对环境无毒的化合物,且广泛用作合成解热剂、缓蚀剂、染料和颜料的中间体。 因此,催化还原在还原硝基苯酚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硝基苯酚不能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下被还原,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合适的、低成本、高效的催化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解决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催化剂成本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合适的、低成本、高效的催化剂——Cu

Mo双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0005]Cu

Mo双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它是由下述方法制备的:1)将硝酸铜与H3PMo
12
O
40
的物质的量比为10~100:1溶于10 mL~100 mL水,形成A溶液;2)将0.01 mol~0.1 mol 2

甲基咪唑溶解于10 mL~100 mL水,形成B溶液;3)A溶液与B溶液混合,在20℃~200℃下搅拌15 min~30 min,加热反应1~5h,得到褐色沉淀;4)将步骤3)所述的褐色沉淀离心收集,清洗,得褐色固体;5)将褐色固体干燥,得到Cu

Mo双金属纳米复合材料;步骤1)所述的Cu(NO3)2·
3H2O与H3PMo
12
O
40
的物质的量比为60~100 :1;步骤2)所述的2

甲基咪唑添加量为0.03~0.1 mol;步骤3)所述的搅拌,温度为50℃,时间15min,加热反应1h;步骤5)所述的干燥,是在50~80℃下干燥20~30 h;
所述Cu

Mo双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呈梭形片层状形貌,厚度为15

25nm;所述梭形片层状的结构使其密度小于水,在反应过程中漂浮在液面上,使催化剂易于循环回收。
[0006]Cu

Mo双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在催化有机物方面的应用;所述的催化,是催化降解硝基酚类化合物转化为氨基酚化合物;即催化苄基卤代烃的氰基化反应;所述的有机物为苄基卤代烃或对硝基苯酚。
[0007]Cu

Mo双金属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可催化降解硝基酚类化合物转化为氨基酚化合物,可催化苄基卤代烃的氰基化反应,苄基卤代烃包括:氯化苄化合物,溴化苄化合物如溴化苄、4

甲基溴化苄、4

甲氧基溴化苄、4

氟溴化苄、4

氯溴化苄、对溴溴化苄、4

碘溴化苄、对硝基溴化苄、3

氯苄化溴、二苯基溴甲烷等。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Cu

Mo双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它是由下述方法制备的:1)将Cu(NO3)2·
3H2O与H3PMo
12
O
40
溶于水;2)将2

甲基咪唑溶解于水;3)混合,在20℃~200℃下搅拌15min~30min,加热反应1h~5h,得到褐色沉淀;4)将步骤3)所述的褐色沉淀离心收集,清洗,得褐色固体;5)将褐色固体干燥,得到Cu

Mo双金属纳米复合材料;Cu

Mo双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在催化有机物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催化对硝基苯酚过程中始终漂浮在溶液表面,并能高效催化底物得到高转化率,反应结束后,可直接方便回收,成功进行至少18次催化循环实验;催化循环实验后转化率依旧可以达到97%;催化苄基卤代烃化合物的氰化反应的产物收率高,苄溴到苄腈、4

氟溴化苄到4

氟苄腈的转率可以达到98%;本专利技术的显著优点在于:1)避免使用重金属、成本低、原料廉价,制备方法简单、耗时短,易实现产业化生产;2)所得到的Cu

Mo双金属纳米复合材料新颖,对有机污染物

对硝基苯酚的催化降解效果很明显、具有漂浮在溶液表面、易回收等特点,非常有利于进行催化循环实验;3)所得到的Cu

Mo双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对4

硝基苯酚(4

NP)的催化降解效果明显,这种成本低廉,简单方便的方法可以制备其他多功能纳米多孔金属氧化物,用作催化剂降解有机污染物;4)由催化苄基卤代烃的氰基化反应结果得知,所得到的Cu

Mo双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可以实现产物收率高、底物范围广,产物收率最高可达到98%,因此该复合材料在苄基卤代烃的氰基化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附图说明
[0009]图1 本专利技术实例所得Cu

Mo双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XRD图谱;图2 本专利技术实例所得Cu

Mo双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图;图3 本专利技术实例所得Cu

Mo双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SEM图像;图4 本专利技术实例所得Cu

Mo双金属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使用过量NaBH4还原4

NP的紫外可见光谱;图5 本专利技术实例所得Cu

Mo双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催化剂在NaBH4存在的条件下循环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ln(C
t
/C0)与还原反应时间的线性关系(图a

q为第2

18次);
图6 本专利技术实例所得Cu

Mo双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催化剂在催化反应过程中漂浮在反应溶液表面的图像;图7 Cu

Mo双金属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可催化不同苄基卤代烃底物反应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Cu

Mo双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它是由下述方法制备的:1)将硝酸铜与H3PMo
12
O
40
的物质的量比为10~100:1溶于10 mL~100 mL水,形成A溶液;2)将0.01 mol~0.1 mol 2

甲基咪唑溶解于10 mL~100 mL水,形成B溶液;3)A溶液与B溶液混合,在20℃~200℃下搅拌15 min~30 min,加热反应1~5h,得到褐色沉淀;4)将步骤3)所述的褐色沉淀离心收集,清洗,得褐色固体;5)将褐色固体干燥,得到Cu

Mo双金属纳米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u

Mo双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Cu(NO3)2·
3H2O与H3PMo
12
O
40
的物质的量比为60~100 :1;步骤2)所述的2

甲基咪唑添加量为0.03~0.1 mol。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芳宁玉雪张芳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