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驱鸟器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25580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驱鸟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支架、导向机构、工业相机、喇叭以及控制器;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座、燕尾柱、四杆机构、驱动杆以及减速电机;所述四杆机构包括第一拉杆、第二拉杆、第三拉杆以及第四拉杆;所述第一拉杆与所述第二拉杆铰接;所述第二拉杆与所述第四拉杆通过一个所述燕尾柱铰接;所述第四拉杆与所述第三拉杆铰接;所述第三拉杆与所述第一拉杆通过另一个燕尾柱铰接;所述第一拉杆与所述第二拉杆之间设有第一转轴;工业相机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工业相机以及第二工业相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驱鸟器通过探测输电线路周围,提前预判鸟类的轨迹,提前让喇叭发出警报,避免鸟类站在电线上,对输电线路造成损害,同时也能对电线上的悬挂物尽早发现,避免悬挂物对线缆损伤;实现了一机多能的发明专利技术目的。多能的发明专利技术目的。多能的发明专利技术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驱鸟器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电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驱鸟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压输电线路经常因为鸟类站在线路上,引起事故,而现有的驱鸟器只能发现鸟类站到线路上,才能发现,然后进行驱离,存在发现晚,鸟类受惊后,还会出现事故,急需一种提前发现,提前处理的驱鸟设备;输电线路经常因为大风,挂异物,不能尽早发现,出现事故,也需要解决。
[0003]所以设计一种自动驱鸟器是很有必要的。
[0004]现有专利中,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申请号为CN201610097006.4,名称为一种利用驱鸟器安装装置在低空线路上安装驱鸟器的方法的专利,其公开了包括壳体,壳体与顶板连接,顶板具有定位槽,壳体内设有升降单元及旋紧单元;旋紧单元具有螺栓帽卡头;壳体底部与绝缘杆连接。所述的方法,步骤如下:A、将驱鸟器U型底座放置于定位槽内;B、反向旋转驱鸟器U型底座上的螺栓,令螺栓的螺栓帽嵌于螺栓帽卡头的凹槽内;C、携带驱鸟器安装装置,并攀爬电线杆,至横担下方;D、手持绝缘杆,将驱鸟器U底座卡固在横担上;E、令升降单元上升,同时令旋紧单元正转,实现驱鸟器U型底座上的螺栓顶紧于横担上,则驱鸟器安装完成;F、令升降单元下降,然后通过绝缘杆将壳体与驱鸟器U型底座分离;G、工作人员离开电线杆。该专利只能等鸟类落在线路上才能驱离,不完善;
[0005]还有一个申请号为CN201610405298.3,名称为一种供电系统用驱鸟器的专利。公开了包括驱鸟器组件、导线横担和太阳能电池板,导线横担上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和驱鸟器组件,驱鸟器组件与太阳能电池板相连接,驱鸟器组件包括超声波驱鸟模块实现超声波驱鸟,还包括一摆动机构和转动机构;该专利也不能提前发现鸟类,不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驱鸟器,可以提前进行驱鸟;并能发现输电线路的异物,防止出现意外。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自动驱鸟器,用于高压输电线路的驱鸟以及发现高压输电线路上的异物,驱鸟器安装在杆塔上;包括与杆塔固定连接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导向机构、设在所述导向机构上的工业相机、设在所述支架上的喇叭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工业相机、所述喇叭以及所述导向机构信号连接;所述喇叭数量为两个,所述喇叭播音方向相反,且与所述输电线路长度方向一致。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的导向座、一端与在所述导向座滑动连接的燕尾柱、与所述燕尾柱另一端转动连接的四杆机构、一端与所述四杆机构转动连接的驱动杆以及外壳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的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电机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燕尾柱数量为两个;所述四杆机构包括第一拉杆、第二拉杆、第三拉杆以及第四拉杆;所述第一拉杆与所述第二拉杆铰接;所述第二拉杆与所述第四拉杆通过一个所述燕尾柱铰接;所述第四拉杆与所述第三拉杆铰接;所述第三拉杆与所述第一拉杆通过另一个燕尾柱铰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杆与所述第二拉杆之间设有第一转轴;
[0012]所述第一转轴中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拉杆以及所述第二拉杆转动连接;
[0013]所述第三拉杆与所述第四拉杆之间设有第二转轴;
[0014]所述第二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三拉杆以及所述第四拉杆转动连接;
[0015]所述第一拉杆、所述第二拉杆、所述第三拉杆以及所述第四拉杆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拉杆、所述第二拉杆、所述第三拉杆以及所述第四拉杆围成一个菱形。
[0016]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座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柱一端设有燕尾头,所述燕尾柱另一端设有圆柱头;所述燕尾头与所述燕尾槽滑动连接;一只所述燕尾柱的圆柱头分别与所述第四拉杆以及所述第二拉杆转动连接;另一只所述燕尾柱的圆柱头分别与所述第一拉杆以及所述第三拉杆转动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驱动杆转动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工业相机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的第一工业相机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的第二工业相机;所述第一工业相机与所述第二工业相机的照相方向相反,且与所述输电线路长度方向一致。
[001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设有通信模块以及时间模块;
[0020]进一步的,所述驱鸟器还包括手机终端以及移动网络。
[0021]进一步的,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机、所述喇叭、所述手机终端、所述通信模块、所述第一工业相机以及所述第二工业相机信号连接。
[0022]进一步的,一种自动驱鸟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23]S1,在控制器内设定各种鸟类的图片阈值;
[0024]S2,在控制器内设定各种异物的图片阈值;
[0025]S3,在控制器内按照季节确定驱鸟器的开关机时间;
[0026]S4,按照步骤S3确定的时间段所述第一工业相机以及所述第二工业相机进行拍照,并发给控制器;
[0027]S5,根据步骤S4取得照片与所述控制器内的阈值进行比较,如果与鸟类的图片阈值相同,则控制器给喇叭发出启动指令;如果与所述异物相同,则所述控制器的通信模块通过移动网络给维护人员的手机终端发出提示。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9]1.通过在所述燕尾柱与导向座上的燕尾槽滑动连接;保证了四杆机构的两个顶点沿燕尾槽水平方向运动,另外两个顶点在驱动杆的作用下分别做圆周运动,也就是在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铰接处的第一转轴两端的第一工业相机和第二工业相机做圆周运动,扩大了第一工业相机和第二工业相机的探测范围;这样的设置,扩大了探测的面积,减少了工业相机的数量,减少了固定资产的投资,这种四杆结构,使得工业相机在运动时更加平稳,比单驱动杆运动要稳定的多,保证了各部件长期使用,不出故障;
[0030]2.通过设置的燕尾柱与燕尾槽滑动配合,精度高,寿命长。
[0031]3.通过设置的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设有通信模块。通信模块可以与外部的手机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通信,便于监测本装置的发出的信号;使得检测人员不用到现场就能观察信号。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右视图;
[0034]图3为图2的A

A处截面图;
[003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原理图。
[0036]图中标号说明:
[0037]1‑
支架、2

导向座、3

燕尾柱、4

第一转轴、5

第二工业相机、6

第一工业相机、7

驱动杆、8

减速电机、9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驱鸟器,用于高压输电线路的驱鸟以及发现高压输电线路上的异物,驱鸟器安装在杆塔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杆塔固定连接的支架(1)、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的导向机构、设在所述导向机构上的工业相机、设在所述支架(1)上的喇叭(9)以及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工业相机、所述喇叭(9)以及所述导向机构信号连接;所述喇叭(9)数量为两个,所述喇叭(9)播音方向相反,且与所述输电线路长度方向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驱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与所述支架(1)固定连接的导向座(2)、一端与在所述导向座(2)滑动连接的燕尾柱(3)、与所述燕尾柱(3)另一端转动连接的四杆机构、一端与所述四杆机构转动连接的驱动杆(7)以及外壳与所述支架(1)固定连接的减速电机(8);所述减速电机(8)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电机(8)与所述控制器(10)信号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驱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柱(3)数量为两个;所述四杆机构包括第一拉杆(11)、第二拉杆(12)、第三拉杆(13)以及第四拉杆(14);所述第一拉杆(11)与所述第二拉杆(12)铰接;所述第二拉杆(12)与所述第四拉杆(14)通过一个所述燕尾柱(3)铰接;所述第四拉杆(14)与所述第三拉杆(13)铰接;所述第三拉杆(13)与所述第一拉杆(11)通过另一个燕尾柱(3)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驱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杆(11)与所述第二拉杆(12)之间设有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中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拉杆(11)以及所述第二拉杆(12)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拉杆(13)与所述第四拉杆(14)之间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三拉杆(13)以及所述第四拉杆(1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拉杆(11)、所述第二拉杆(12)、所述第三拉杆(13)以及所述第四拉杆(14)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拉杆(11)、所述第二拉杆(12)、所述第三拉杆(13)以及所述第四拉杆(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春雨商国林武永斌王培勇王炜岳国辉董岩班晔辉赵飞雄陈旭苏亚超刘保安朱庆洋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