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座加强圈的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2354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阀座加强圈的成型模具,工作台(4)的底部固设有位于台阶孔(5)正下方的支架(7),支架(7)的底部固设有升降油缸(8),工作台(4)的顶表面上设置有下模(9),下模(9)的顶表面上开设有沉孔(10),沉孔(10)的底部开设有与其连通的通孔(11),且其底表面焊接于工作台(4)上;工作台(4)的顶表面上还固设有龙门架(12),所述龙门架(12)的横梁上固设有液压油缸(13),液压油缸(13)的活塞杆贯穿横梁设置,且延伸端上连接有隔热柱(14),隔热柱(14)的底部焊接有上模(1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减轻工人工作强度、提高阀座加强圈生产效率、提高阀座加强圈生产质量、操作简单。操作简单。操作简单。

A forming die for valve seat reinforcing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座加强圈的成型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结构的
,特别是一种阀座加强圈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某阀座加强圈的结构如图1~3所示,它包括圆柱状的本体(1),本体(1)的外壁上且沿其圆周方向固设有环形台(2),环形台(2)与本体(1)一体成型,本体(1)内且沿其轴向开设有中心孔(3),该阀座加强圈套设在阀座的外端面上,以起到密封的作用,进而防止液体泄漏。这种阀座加强圈采用注塑模具成型,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和上模,下模的顶表面上开设有下腔体,上模的底表面上开设有上腔体,上模的顶部开设有连通上腔体的熔融橡胶注入口,工作时,工人先将上模抬到下模的顶表面上,以实现上模与下模的配合,配合后,上腔体与下腔体连通,且上腔体与下腔体所围成的外轮廓与阀座加强圈的外轮廓一致,随后工人向熔融橡胶注入口内注入一定量的熔融橡胶,熔融橡胶填充到上腔体和下腔体内,待冷却一段时间后,即可生产出成品阀座加强圈,然后工人将上模从上模上抬下来,而后将产品从下腔体内拔出,从而最终生产出成品阀座加强圈。
[0003]然而,这种注塑模具虽然能够生产出成品,但是工人们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仍然发现出以下技术问题:I、注塑前,需要工人将上模抬到下模上,且注塑后,还需要工人将上模抬下,而上模的整体重量重,人工抬上抬下,无疑是增加了工人的工作强度,同时耽误时间,进而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II、注塑后,产品牢固的陷入于下模的下腔体内,造成工人需要很大力气才能将产品拔出,这无疑是进一步的增加了工人的工作强度。III、上模只有一个熔融橡胶注入口,导致产品成型速度慢,进而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此外熔融橡胶注入不均匀,从而降低了阀座加强圈的生产质量。因此,亟需一种减轻工人工作强度、提高阀座加强圈生产效率的成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减轻工人工作强度、提高阀座加强圈生产效率、提高阀座加强圈生产质量、操作简单的阀座加强圈的成型模具。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阀座加强圈的成型模具,它包括工作台、开设于工作台顶部表面上的台阶孔,台阶孔的大孔内设置有与其配合的柱头,柱头的上端部延伸于工作台的上方,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设有位于台阶孔正下方的支架,支架的底部固设有升降油缸,升降油缸的活塞杆贯穿台阶孔的小孔且焊接于柱头的底表面上;所述工作台的顶表面上设置有下模,下模的顶表面上开设有沉孔,沉孔的底部开设有与其连通的通孔,下模的通孔套设于柱头的上端部,且其底表面焊接于工作台上;
[0006]所述工作台的顶表面上还固设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横梁上固设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活塞杆贯穿横梁设置,且延伸端上连接有隔热柱,隔热柱的底部焊接有上模,上模的底表面上开设有盲孔,盲孔的底部焊接有中心柱,中心柱延伸于盲孔的下方,盲孔设置
于沉孔的正上方,盲孔的直径与通孔的直径相等,上模的顶表面上且绕其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注入孔,每个注入孔均与盲孔连通。
[0007]所述上模、中心柱、柱头和下模同轴设置。
[0008]所述上模的外径与下模的外径相等。
[0009]所述盲孔、沉孔和通孔同轴设置。
[0010]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设有多根支撑于地面上的支撑腿,所述工作台为隔热板。
[0011]该成型模具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升降油缸的电磁阀、液压油缸的电磁阀经信号线电连接。
[0012]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紧凑、减轻工人工作强度、提高阀座加强圈生产效率、提高阀座加强圈生产质量、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阀座加强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5]图3为图1的主剖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图5的俯视图;
[0019]图7为本技术中上模与下模闭合的示意图;
[0020]图8为生产出成品阀座加强圈的示意图;
[0021]图中,1

本体,2

环形台,3

中心孔,4

工作台,5

台阶孔,6

柱头,7

支架,8

升降油缸,9

下模,10

沉孔,11

通孔,12

龙门架,13

液压油缸,14

隔热柱,15

上模,16

盲孔,17

中心柱,18

注入孔,19

成品阀座加强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3]如图4~6所示,一种阀座加强圈的成型模具,它包括工作台4、开设于工作台4顶部表面上的台阶孔5,台阶孔5的大孔内设置有与其配合的柱头6,柱头6的上端部延伸于工作台4的上方,所述工作台4的底部固设有位于台阶孔5正下方的支架7,支架7的底部固设有升降油缸8,升降油缸8的活塞杆贯穿台阶孔5的小孔且焊接于柱头6的底表面上;所述工作台4的顶表面上设置有下模9,下模9的顶表面上开设有沉孔10,沉孔10的底部开设有与其连通的通孔11,下模9的通孔11套设于柱头6的上端部,且其底表面焊接于工作台4上。
[0024]所述工作台4的顶表面上还固设有龙门架12,所述龙门架12的横梁上固设有液压油缸13,液压油缸13的活塞杆贯穿横梁设置,且延伸端上连接有隔热柱14,隔热柱14的底部焊接有上模15,上模15的外径与下模9的外径相等,上模15的底表面上开设有盲孔16,盲孔16的底部焊接有中心柱17,中心柱17延伸于盲孔16的下方,盲孔16设置于沉孔10的正上方,盲孔16的直径与通孔11的直径相等,上模15的顶表面上且绕其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注入孔18,每个注入孔18均与盲孔16连通。
[0025]所述上模15、中心柱17、柱头6和下模9同轴设置。所述盲孔16、沉孔10和通孔11同轴设置。所述工作台4的底部固设有多根支撑于地面上的支撑腿,所述工作台4为隔热板。该成型模具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升降油缸8的电磁阀、液压油缸13的电磁阀经信号线电连接。
[0026]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
[0027]S1、工人控制液压油缸13的活塞杆向下伸出,活塞杆带动隔热柱14同步向下运动,隔热柱14带动上模15向下运动,当液压油缸13的活塞杆完全伸出后,上模15抵压在下模9的顶表面上,此时上模15与下模9闭合如图7所示,盲孔16的内壁、沉孔10的内壁、通孔11的内壁与中心柱17的外壁之间所形成的外轮廓刚好与阀座加强圈的外轮廓一致;
[0028]S2、工人向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座加强圈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工作台(4)、开设于工作台(4)顶部表面上的台阶孔(5),台阶孔(5)的大孔内设置有与其配合的柱头(6),柱头(6)的上端部延伸于工作台(4)的上方,所述工作台(4)的底部固设有位于台阶孔(5)正下方的支架(7),支架(7)的底部固设有升降油缸(8),升降油缸(8)的活塞杆贯穿台阶孔(5)的小孔且焊接于柱头(6)的底表面上;所述工作台(4)的顶表面上设置有下模(9),下模(9)的顶表面上开设有沉孔(10),沉孔(10)的底部开设有与其连通的通孔(11),下模(9)的通孔(11)套设于柱头(6)的上端部,且其底表面焊接于工作台(4)上;所述工作台(4)的顶表面上还固设有龙门架(12),所述龙门架(12)的横梁上固设有液压油缸(13),液压油缸(13)的活塞杆贯穿横梁设置,且延伸端上连接有隔热柱(14),隔热柱(14)的底部焊接有上模(15),上模(15)的底表面上开设有盲孔(16),盲孔(16)的底部焊接有中心柱(17),中心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鸿图超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