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式双开门展示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232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包装盒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可升降式双开门展示盒,包括左外盒、右外盒、内盒、左连接板、右连接板、脊位连接部及折叠连接部,左外盒与右外盒磁吸地对合连接,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分别贴装于左外盒和右外盒靠近脊位连接部的一侧面,折叠连接部包括依次连接的左折叠板、左折叠过渡部、中折叠板、右折叠过渡部及右折叠板,中折叠板、左折叠板和右折叠板分别贴装于内盒的底面中部、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当左外盒与右外盒对合后,内盒位于左外盒与右外盒之间;当左外盒与右外盒展开后,内盒位于左外盒与右外盒的中间位置上。本申请通过折叠连接部的结构设计即可实现左外盒、内盒和右外盒的连接以及内盒的升降。内盒和右外盒的连接以及内盒的升降。内盒和右外盒的连接以及内盒的升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升降式双开门展示盒


[0001]本技术涉及包装盒
,尤其是指一种可升降式双开门展示盒。

技术介绍

[0002]展示盒不但能够对物品进行储存,还能够对物品进行展示。传统的展示盒由盒体和盒盖组成,物品储放在盒体内,盒盖盖合在盒体上,以将物品封装在盒体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展示盒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展示盒在打开时单调,构造不够新颖,用户体验差,难以满足现代用户的需求。
[0003]另外,申请号为202120091843.2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带内卡槽双开门升降礼盒,通过外盒、中圈、卡槽、顶槽、底壁连接面纸、内部连接面纸、内盒和凸卡位配合设置,当合闭时内盒上的凸卡位沿卡槽下滑,内盒下降至于停放在外盒内底部平面上;当外盒打开时,内盒会随着外盒的打开而逐渐上升,同时产品也跟随上升,给人一种互动感,使礼盒更精致,具有高级感。虽然这种礼盒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但是结构复杂,外形不够美观,且生产制造成本高。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升降式双开门展示盒。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升降式双开门展示盒,其包括左外盒、右外盒、内盒、左连接板、右连接板、脊位连接部及折叠连接部,所述内盒位于左外盒与右外盒之间,所述左外盒的一侧经由脊位连接部与右外盒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左外盒与右外盒磁吸地对合连接,所述左连接板贴装于左外盒靠近脊位连接部的一侧面,所述右连接板贴装于右外盒靠近脊位连接部的一侧面,所述折叠连接部包括左折叠板、左折叠过渡部、中折叠板、右折叠过渡部及右折叠板,所述左折叠板贴装于左连接板,所述左折叠板经由左折叠过渡部与中折叠板转动地折叠连接,所述中折叠板贴装于内盒的底面中部,所述中折叠板经由右折叠过渡部与右折叠板转动地折叠连接,所述右折叠板贴装于右连接板;当左外盒与右外盒对合后,所述内盒位于左外盒与右外盒之间;当左外盒与右外盒展开后,所述内盒位于左外盒与右外盒的中间位置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内盒内设置有容置腔。
[0008]进一步地,所述内盒内置有内托,所述容置腔凹设于内托。
[0009]进一步地,所述内托与内盒可拆卸地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脊位连接部包括内脊位连接面纸,所述内脊位连接面纸包括左脊位部、转折部及右脊位部,所述左脊位部的一侧与转折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转折部的另一侧与右脊位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左脊位部和右脊位部分别贴装于左外盒和右外盒彼此靠近的一侧板端面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脊位连接部包括外脊位连接面纸,所述外脊位连接面纸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折痕,所述外脊位连接面纸贴装于左外盒和右外盒彼此靠近的一侧板外壁上,所述左外盒与右外盒的交界处与折痕对应。
[0012]进一步地,所述左外盒或/和右外盒包括由能够展平的外灰板折叠而成的外盒体及包覆于外盒体外的外面纸。
[0013]进一步地,所述内盒包括由能够展平的内灰板折叠而成的内盒体及包覆于内盒体外的内面纸。
[0014]进一步地,所述内托由能够展平的折叠纸板折叠而成。
[0015]进一步地,所述左外盒的端面嵌设有第一磁体,所述右外盒的端面嵌设有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用于与第二磁体磁吸。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实际应用中,本展示盒处于闭合状态时,左外盒与右外盒对合并磁吸在一起,以保证左外盒与右外盒能够稳定地对合在一起,此时折叠连接部处于展开状态,左外盒与右外盒配合将内盒包裹在内,以将内盒所储存的物品进行保护和保管。当需要打开本展示盒时,左外盒与右外盒相对打开,随着左外盒与右外盒逐渐打开,折叠连接部逐渐折叠,且内盒逐渐升起,直至左外盒与右外盒完全打开至水平状态时,折叠连接部完全折叠,内盒位于左外盒和右外盒的中间位置上,展开的展示盒大致呈品字型,以将内盒所储存的物品进行展示。另外,左外盒和右外盒通过脊位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左外盒、内盒和右外盒之间经由折叠连接部连接在一起,使得本展示盒的结构稳定性好。本技术的结构新颖,外形美观,开合便捷,通过折叠连接部的结构设计即可实现左外盒、内盒和右外盒的连接以及内盒的升降,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且便于对物品进行展示和保管。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处于半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处于完全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处于闭合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脊位连接部处于展平状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内盒处于展平状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的左外盒或右外盒处于展平状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的折叠连接部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技术的左外盒、右外盒、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左外盒;11、外灰板;12、外面纸;2、右外盒;3、内盒;31、容置腔;32、内托;33、内盒体;34、内面纸;4、左连接板;5、右连接板;6、脊位连接部;61、内脊位连接面纸;62、外脊位连接面纸;63、左脊位部;64、转折部;65、右脊位部;66、折痕;7、折叠连接部;71、左折叠板;72、左折叠过渡部;73、中折叠板;74、右折叠过渡部;75、右折叠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
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8]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纸质的可升降式双开门展示盒,其包括左外盒1、右外盒2、内盒3、左连接板4、右连接板5、脊位连接部6及折叠连接部7,所述内盒3位于左外盒1与右外盒2之间,所述左外盒1的一侧经由脊位连接部6与右外盒2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左外盒1与右外盒2磁吸地对合连接,所述左连接板4贴装于左外盒1靠近脊位连接部6的一侧面,所述右连接板5贴装于右外盒2靠近脊位连接部6的一侧面,所述折叠连接部7包括左折叠板71、左折叠过渡部72、中折叠板73、右折叠过渡部74及右折叠板75,所述左折叠板71贴装于左连接板4,所述左折叠板71经由左折叠过渡部72与中折叠板73转动地折叠连接,所述中折叠板73贴装于内盒3的底面中部,所述中折叠板73经由右折叠过渡部74与右折叠板75转动地折叠连接,所述右折叠板75贴装于右连接板5;当左外盒1与右外盒2对合后,所述内盒3位于左外盒1与右外盒2之间;当左外盒1与右外盒2展开后,所述内盒3位于左外盒1与右外盒2的中间位置上。
[0029]在实际应用中,本展示盒处于闭合状态时,左外盒1与右外盒2对合并磁吸在一起,以保证左外盒1与右外盒2能够稳定地对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式双开门展示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外盒、右外盒、内盒、左连接板、右连接板、脊位连接部及折叠连接部,所述内盒位于左外盒与右外盒之间,所述左外盒的一侧经由脊位连接部与右外盒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左外盒与右外盒磁吸地对合连接,所述左连接板贴装于左外盒靠近脊位连接部的一侧面,所述右连接板贴装于右外盒靠近脊位连接部的一侧面,所述折叠连接部包括左折叠板、左折叠过渡部、中折叠板、右折叠过渡部及右折叠板,所述左折叠板贴装于左连接板,所述左折叠板经由左折叠过渡部与中折叠板转动地折叠连接,所述中折叠板贴装于内盒的底面中部,所述中折叠板经由右折叠过渡部与右折叠板转动地折叠连接,所述右折叠板贴装于右连接板;当左外盒与右外盒对合后,所述内盒位于左外盒与右外盒之间;当左外盒与右外盒展开后,所述内盒位于左外盒与右外盒的中间位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式双开门展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内设置有容置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式双开门展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内置有内托,所述容置腔凹设于内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式双开门展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托与内盒可拆卸地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式双开门展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晓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嘉曜兴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