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延锋专利>正文

一种卧立协同连续石墨化工艺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2291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立协同连续石墨化工艺及装置,装置包括自发热石墨管回转筒、受电电极棒、外加热耐热钢回转筒、石墨化立式炉,自发热石墨管回转筒与所述外加热耐热钢回转筒串联,所述自发热石墨管回转筒的内筒为石墨管,所述石墨管的两端连接电滑环,并通过受电电极棒通电加热,所述外加热耐热钢回转筒的内筒为耐热钢筒,所述耐热钢筒的进料一端连接装料固定端,所述自发热石墨管回转筒的出料一端连接出料固定端,所述石墨化立式炉设置在所述出料固定端的下方,并与出料固定端的出料口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炭素材料的包覆、低温炭化、高温炭化、石墨化汇集在一套装置中进行协同连续化生产,实现节电、环保、高产、优质。优质。优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立协同连续石墨化工艺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炉窑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卧立协同连续石墨化工艺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对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均需采用多套设备和生产工艺,各工序之间不能连续进行,现在采用石油焦或沥青焦包覆、低温炭化、高温炭化、石墨化在不同的设备中完成,需进行多次加热和冷却,能耗居高不下且污染严重。
[0003]现有技术主要存在的技术难点是:包覆后的石油焦或沥青焦含有大量的挥发分,不能一步到位进行石墨化,否则会破坏包覆料的性能,其二大量的挥发分快速析出会形成喷炉事故,其三低温炭化和高温炭化整合在一起放在一个设备中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其四不经过高温炭化的物料特别是粉料限制了连续石墨化,会造成棚炉、堵炉、喷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立协同连续石墨化工艺及装置,将炭素材料的包覆、低温炭化、高温炭化、石墨化汇集在一套装置中进行协同连续化生产,实现节电、环保、高产、优质。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立协同连续石墨化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卧式回转加热炉与石墨化立式炉协同生产,所述卧式回转加热炉为低温区与高温区两部分串联,高温区出料送入石墨化立式炉,具体包括:1)低温区采用耐热钢材质滚筒形式进行外加热,加热温度区间从室温到1000℃;2)高温区采用石墨管回转筒通电自热式,加热温度区间从500℃到1700℃;3)低温区与高温区整体倾斜,物料靠旋转的传送动力向石墨化立式炉传送,物料靠重力落入石墨化立式炉;4)石墨化立式炉的阳极和阴极均采用石墨材质,阳极和阴极之间形成一个环形通道,经高温区炭化预石墨化的碳素材料做为电阻料在两极间实现连续加热,加热温度最高为30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立协同连续石墨化工艺,其特征在于,低温区与高温区的整体倾斜角度为1
°‑5°
,传动装置采用变频调速。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立协同连续石墨化工艺采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发热石墨管回转筒、受电电极棒、外加热耐热钢回转筒、石墨化立式炉,所述自发热石墨管回转筒与所述外加热耐热钢回转筒串联,所述自发热石墨管回转筒的内筒为石墨管,所述石墨管的两端连接电滑环,并通过受电电极棒通电加热,所述外加热耐热钢回转筒的内筒为耐热钢筒,所述耐热钢筒的进料一端连接装料固定端,所述自发热石墨管回转筒的出料一端连接出料固定端,所述石墨化立式炉设置在所述出料固定端的下方,并与出料固定端的出料口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卧立协同连续石墨化工艺采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化立式炉包括内石墨柱、外石墨筒、物料冷却器,所述内石墨柱与外石墨筒形成环形通道,所述内石墨柱与外石墨筒分别连接电极,所述环形通道与所述出料固定端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环形通道底部为下料管,所述下料管下部设置物料冷却器,所述外石墨筒外部设有隔热绝缘层和支承装置。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安赵延锋
申请(专利权)人:赵延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