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柜及机器人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2054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柜及机器人控制系统。该驱动柜包括:驱动模块,设置于驱动柜壳内部一侧,用于驱动机器人动作;散热模块,嵌入并固定于驱动柜壳的面板,形成由前至后的散热通风风道;电源接线口模块,固定于驱动柜壳的后面板,用于连接电源;接口模块,设置于驱动柜壳内部与驱动模块相对的另一侧,用于通信信号线连接和电源连接。该驱动柜体积小、散热功能好,能够支持无限拓展。够支持无限拓展。够支持无限拓展。

A drive cabinet and robot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柜及机器人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驱动柜及机器人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自动化
的发展,工业自动化生产的实现离不开控制系统,传统控制系统中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都是集成在机器人中,或者,单独的将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集成在一个柜中,由此一个控制模块只能与一个驱动模块连接,由此导致方案设计时间长,效率低,成本高,现场安装复杂,实施难以有统一标准;设计方案难以复制,产品稳定性无法保证,生产细节难以管理等确定。
[0003]目前的机器人控制系统,每个机器人都需要独立的控制模块与驱动模块,导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进行独立连接的驱动柜及机器人控制系统。
[0005]一种驱动柜,包括:
[0006]驱动模块,设置于驱动柜壳内部一侧,用于驱动机器人动作;
[0007]散热模块,嵌入并固定于驱动柜壳的面板,形成由前至后的散热通风风道;
[0008]电源接线口模块,固定于驱动柜壳的后面板,用于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柜,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模块(200),设置于驱动柜壳(100)内部一侧,用于驱动机器人(30)动作;散热模块(300),嵌入并固定于驱动柜壳(100)的面板,形成由前至后的散热通风风道;电源接线口模块(400),固定于驱动柜壳(100)的后面板,用于连接电源;接口模块(500),设置于驱动柜壳(100)内部与驱动模块(200)相对的另一侧,用于通信信号线连接和电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IO模块(600),固定于驱动柜壳(100)前面板,用于驱动模块(200)的数据传输;开关模块(700),固定于驱动柜壳(100)前面板,与电源接线口模块(400)连接,用于控制电源的开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200)包括:驱动器(210)和驱动支架(220),至少一个驱动器(210)通过驱动支架(220)活动连接驱动柜壳(100)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支架(220)底部设置内凹的轨道槽(221),轨道槽(221)与固定于驱动柜壳(100)底部的条形状的支撑筋(222)配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支架(220)一侧横向设置电阻固定管(223)。6.根据权利要求3

5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支架(220)两侧高起,后端固定于后面板,前端折弯降低,在高起位置设置走扎线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300)包括进风口(310)和出风口(320),所述进风口(310)位于靠近驱动模块(200)的前面板和/或侧面板的底端,所述出风口(320)位于后面板。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310)包括第一网板(311)、第二网板(312)和防尘棉,所述防尘棉固定于第一网板(311)、第二网板(312)之间,所述防尘棉覆盖第一网板(311)、第二网板(312)网状通风孔。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柜,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君吕标俊伊利冬忻孝琦陈立黄川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芯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