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杭州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输液器硬座毛刺检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195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0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液器硬座毛刺检测机构,包括底座,依次固设于底座上的前支架和后支架;前支架上安装有用于定位导管和硬座的导管定位装置和硬座定位装置;后支架上安装有检测机构,检测机构与硬座定位装置相对布设,用于检测硬座否存在毛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设置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硬座否存在毛刺,具有准确的测量位置,提高了效率和精度,而且,通过设置光电传感器,与硬座定位装置上夹持的硬座相对应设置,可以全方位检测,使得检测的完整性提高,保证检测的精准性。保证检测的精准性。保证检测的精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器硬座毛刺检测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生产附属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输液器硬座毛刺检测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输液器是医疗中常用的一种辅助器具,主要用于静脉输液,它是经过无菌处理的、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的重要的一次性医疗耗材;医用配件组装机在进行医用配件的组装时,要求各配件组装时具一定的厚度和角度,如进行一次性输液器导管的组装。
[0003]一次性静脉针组件产品在临床中具有广泛使用。一般由静脉针、护帽、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壶、瓶塞穿刺器、进气管空气过滤器连接组成。各部件通过导管连接起来,药液从导管中流通。
[0004]如今,国内的静脉针的硬座普遍采用的是呈圆锥形的部件,而且静脉针的硬座在加工的过程中容易形成毛刺,这样在静脉针的导管与硬座连接时,传统的输液器的PE导管与导管硬座连接注塑完整性由于技术的限制,一直较难进行精确的测量。
[0005]针对以上问题,故,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工作稳定可靠并且可以全方位检测的输液器硬座毛刺检测机构。
[0007]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液器硬座毛刺检测机构,包括底座,依次固设于底座上的前支架和后支架;前支架上安装有用于定位导管和硬座的导管定位装置和硬座定位装置;后支架上安装有检测机构,检测机构与硬座定位装置相对布设,用于检测硬座否存在毛刺。
[0008]本硬座否存在毛刺的检测装置其原理如下:检测装置的后支架起到整个装置的支撑作用,导管定位装置和硬座定位装置用于定位导管和硬座,第一上夹板和第一下夹板的第一上槽口和第一下槽口均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活动并且能够带动导管上下移动,调整到适合的位置,第一上夹板和第一下夹板在导管驱动装置驱动下带动第一上槽口和第一下槽口用于夹紧导管。在完成导管夹紧工作的同时。
[0009]由于本技术采用的检测硬座上是否有毛刺,使用的是CCD摄像机加一个圆顶照明光源的照射来进行拍摄,该圆顶照明光源为白色圆顶光源,具体型号为:CA

DDW8,利用“趋势边缘缺陷”工具检测相应位置,进行判断硬座是否存在毛刺现象。
[0010]导管定位装置包括相对布设的上对齐固定板和下对齐固定板;上对齐固定板和下对齐固定板固设于前支架上;上对齐固定板靠近硬座定位装置的一侧相对固设有第一上轨道,第一上轨道上滑动连接有第一上滑块,第一上滑块固设于上定位固定板上;上定位固定板底部固设有第一上夹板,第一上夹板底部形成有若干第一上槽口;下对齐固定板靠近硬座定位装置的一侧相对固设有第一下轨道,第一下轨道上滑动连接有第一下滑块,第一下
滑块固设于下定位固定板上;下定位固定板顶部固设有第一下夹板,第一下夹板顶部形成有若干第一下槽口;第一上夹板和第一下夹板在导管驱动装置驱动下带动第一上槽口和第一下槽口用于夹紧导管。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先方案,所述导管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上驱动气缸和第一下驱动气缸;第一上驱动气缸固设于上对齐固定板上,第一上驱动气缸的驱动轴连接下压连接块,下压连接块固设于上定位固定板上;第一下驱动气缸固设于横向气缸垫板,横向气缸垫板固设于前支架上,第一下驱动气缸的驱动轴连接下定位固定板底部。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先方案,所述硬座定位装置包括相对布设的上压连接板和下压连接板;上压连接板内侧相对固设有第二上轨道,第二上轨道上滑动连接有第二上滑块,第二上滑块固设于上定位固定板上;上压连接板底部固设有第二上夹板第二上夹板底部形成有若干第二上槽口;下压连接板内侧相对固设有第二下轨道,第二下轨道上滑动连接有第二下滑块,第二下滑块固设于下定位固定板上,下压连接板顶部固设有第二下夹板,第二下夹板顶部形成有若干第二下槽口;上压连接板和下压连接板在硬座驱动装置驱动下带动第二上槽口和第二下槽口用于夹紧硬座,其中,硬座包括内螺旋硬座和外螺旋硬座;内螺旋硬座和外螺旋硬座分别装配于导管的两端。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先方案,所述硬座驱动装置包括第二上驱动气缸和第二下驱动气缸;第二上驱动气缸上固设有气缸垫块,气缸垫块固设于上对齐固定板上,第二上驱动气缸的驱动轴连接上压连接板;第二下驱动气缸固设于横向气缸垫板上,第二下驱动气缸的驱动轴连接下压连接板。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先方案,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固设于后支架上的气缸固定底板,气缸固定底板上固设有移动气缸,移动气缸上滑动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固设有固定座侧板;固定座侧板的前端固设有光源固定板,光源固定板上固设有圆顶照明光源,固定座侧板后端固设有与圆顶照明光源相对应的CCD装置,CCD装置的外侧安装有壳体,壳体固设于固定座侧板上,CCD装置与圆顶照明光源的照射位置与硬座相对应。
[0015]圆顶照明光源位于CCD装置前端;检验装置通过移动气缸与芯轴间形成滑移副,其中,移动气缸为标准件,由专业化厂家生产,从而有高的配合精度,低的成本,可以保证CCD装置与硬座之间具有准确的测量位置。比起测量时手动找正来说,效率和精度都要高;气缸固定底板上的移动气缸的移动距离大于上压连接板的长度;保证了测量的完整性。
[00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先方案,所述气缸固定底板外侧固设有导向定位板,导向定位板内形成有导向槽,导向槽内安装有拖链,拖链的一端连接在导向槽内,另一端连接在拖链连接板上,拖链连接板固设于固定座侧板底部;提升定位的精准性,从而保证检测的精准性。
[00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先方案,所述固定座侧板上形成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固设有开关固定板,开关固定板底部固设有光电传感器,与此相对应的,气缸固定底板的外侧固设有与光电传感器相对应的检测定位板。
[001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先方案,所述检测定位板上形成有多个定位槽,该定位槽与硬座相对应布设。
[0019]通过固定块带动固定座侧板在移动气缸上滑动,通过CCD装置与圆顶照明光源用于检测,检验装置为高分辨率CCD摄像机,通过高分辨率CCD摄像机对硬座端部的准确测量,
可以保证CCD摄像机与硬座连接处之间具有准确的测量位置;比起测量时手动找正来说,效率和精度都要高;而且这也符合标准化的设计准则。
[002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先方案,所述CCD装置为高分辨率CCD摄像机,该CCD摄像机镜头朝向硬座连接处;CCD摄像机通过数据线连接至计算机。
[0021]测量过程中CCD装置的位置由光电传感器与定位槽的相互配合,进而检测硬座的毛刺,当CCD摄像机通过定位槽时,通过位移传感器直接读出,快速、高效、精确;或者在定位槽上装有接触检测传感器,根据各个传感器的读数,由系统自动判定被测件在测量中的位置,当系统找到正确的测量位置后,自动记录测量数据,并计算出测量结果,方便快捷,定位槽的横截面呈弧形;便于光电传感器与定位槽的连接平稳,保证了CCD摄像机移动的便捷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器硬座毛刺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依次固设于底座(1)上的前支架(4)和后支架(5);前支架(4)上安装有用于定位导管和硬座的导管定位装置(2)和硬座定位装置;后支架(5)上安装有检测机构(6),检测机构(6)与硬座定位装置相对布设,用于检测硬座否存在毛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器硬座毛刺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定位装置(2)包括相对布设的上对齐固定板(20)和下对齐固定板(21);上对齐固定板(20)和下对齐固定板(21)固设于前支架(4)上;上对齐固定板(20)靠近硬座定位装置的一侧相对固设有第一上轨道(22),第一上轨道(22)上滑动连接有第一上滑块(23),第一上滑块(23)固设于上定位固定板(24)上;上定位固定板(24)底部固设有第一上夹板(25),第一上夹板(25)底部形成有若干第一上槽口(25

1);下对齐固定板(21)靠近硬座定位装置的一侧相对固设有第一下轨道(29),第一下轨道(29)上滑动连接有第一下滑块(26),第一下滑块(26)固设于下定位固定板(27)上;下定位固定板(27)顶部固设有第一下夹板(28),第一下夹板(28)顶部形成有若干第一下槽口(28

1);第一上夹板(25)和第一下夹板(28)在导管驱动装置驱动下带动第一上槽口(25

1)和第一下槽口(28

1)用于夹紧导管(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液器硬座毛刺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上驱动气缸(40)和第一下驱动气缸(41);第一上驱动气缸(40)固设于上对齐固定板(20)上,第一上驱动气缸(40)的驱动轴连接下压连接块(42),下压连接块(42)固设于上定位固定板(24)上;第一下驱动气缸(41)固设于横向气缸垫板(43),横向气缸垫板(43)固设于前支架(4)上,第一下驱动气缸(41)的驱动轴连接下定位固定板(27)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器硬座毛刺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座定位装置包括相对布设的上压连接板(30)和下压连接板(31);上压连接板(30)内侧相对固设有第二上轨道(32),第二上轨道(32)上滑动连接有第二上滑块(33),第二上滑块(33)固设于上定位固定板(24)上;上压连接板(30)底部固设有第二上夹板(35)第二上夹板(35)底部形成有若干第二上槽口(34);下压连接板(31)内侧相对固设有第二下轨道(36),第二下轨道(36)上滑动连接有第二下滑块(37),第二下滑块(37)固设于下定位固定板(27)上,下压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广忠朱武胡洪可华玉凤徐思楠许玲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