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偏振板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1786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0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高温耐久试验中也能够抑制外观不良的复合偏振板及使用了该复合偏振板的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偏振板具有在直线偏振层的至少一面具有保护层的偏振板、和增亮膜,在偏振板的保护层侧,依次层叠有第1粘合剂层、缓冲层、以及增亮膜。缓冲层的温度23℃、相对湿度55%条件下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5GPa以上。量为1.5GPa以上。量为1.5GPa以上。

Composite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复合偏振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偏振板及使用了该复合偏振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通过使用层叠有偏振板和增亮膜的复合偏振板来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专利文献1~5)。另外,近年来,伴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大型化,为了以有限的电池容量实现长时间的驱动,使用增亮膜来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

248941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

248942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

64840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1

64841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第488071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1]当对如上所述的复合偏振板进行高温耐久试验时,发现在增亮膜中产生褶皱,在复合偏振板中产生外观不良。在将复合偏振板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此种外观不良成为可视性降低的原因。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高温耐久试验中也能够抑制外观不良的复合偏振板及使用了该复合偏振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0013]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复合偏振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0015]〔1〕一种复合偏振板,其具有在直线偏振层的至少一面具有保护层的偏振板、和增亮膜,
[0016]在所述偏振板的所述保护层侧,依次层叠有第1粘合剂层、缓冲层、以及所述增亮膜,
[0017]所述缓冲层的温度23℃、相对湿度55%条件下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5GPa以上。
[0018]〔2〕根据〔1〕中记载的复合偏振板,其中,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增亮膜经由第2粘合剂层贴合。
[0019]〔3〕根据〔1〕或〔2〕中记载的复合偏振板,其中,所述缓冲层为树脂膜。
[0020]〔4〕根据〔3〕中记载的复合偏振板,其中,所述树脂膜包含由选自纤维素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以及环状烯烃系树脂中的至少1种树脂形成的膜。
[0021]〔5〕根据〔1〕中记载的复合偏振板,其中,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增亮膜直接接触。
[0022]〔6〕根据〔1〕或〔5〕中记载的复合偏振板,其中,所述缓冲层为包含固化性成分的树
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层。
[0023]〔7〕根据〔6〕中记载的复合偏振板,其中,所述固化性成分包含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
[0024]〔8〕根据〔1〕~〔7〕中任一项记载的复合偏振板,其中,所述缓冲层的波长590nm处的面内延迟Re(590)为20nm以下。
[0025]〔9〕根据〔1〕~〔8〕中任一项记载的复合偏振板,其中,所述第1粘合剂层将所述偏振板的所述保护层与所述缓冲层贴合。
[0026]〔10〕根据〔1〕~〔9〕中任一项记载的复合偏振板,其中,所述偏振板在所述直线偏振层的两面具有所述保护层。
[0027]〔11〕根据〔1〕~〔10〕中任一项记载的复合偏振板,其中,在所述偏振板的与所述增亮膜侧相反的一侧具有第3粘合剂层。
[0028]〔12〕根据〔11〕中记载的复合偏振板,其中,在所述第3粘合剂层的与所述偏振板侧相反的一侧具有剥离膜。
[0029]〔13〕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1〕~〔12〕中任一项记载的复合偏振板、和液晶单元。
[0030]〔14〕根据〔13〕中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还具有背光,
[0031]所述复合偏振板以使所述增亮膜侧为所述背光侧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液晶单元与所述背光之间。
[0032]专利技术效果
[0033]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在高温耐久试验中抑制了外观不良的复合偏振板及使用了该复合偏振板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0034]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偏振板的一例的示意剖视图。
[0035]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偏振板的另一例的示意剖视图。
[0036]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偏振板的再另一例的示意剖视图。
[0037]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偏振板的再另一例的示意剖视图。
[0038]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例的示意剖视图。
[0039]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另一例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偏振板及使用了该复合偏振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1]<复合偏振板>
[0042]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偏振板是具有在直线偏振层的至少一面具有保护层的偏振板、和增亮膜的复合偏振板,
[0043]在偏振板的保护层侧,依次层叠有第1粘合剂层、缓冲层、以及增亮膜,
[0044]缓冲层的温度23℃、相对湿度55%条件下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5GPa以上。
[0045]增亮膜能够反射入射的自然光等光当中的规定的偏振轴的直线偏振光或规定的
方向的圆偏振光,透射其他的光。因此,在层叠有增亮膜和包含直线偏振层的偏振板的复合偏振板中,能够使来自液晶显示装置等的背光等光源的光入射而获得规定的偏振状态的透射光,并且不使该规定的偏振状态以外的光透射而是将其反射。在将具有增亮膜及直线偏振层的复合偏振板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使在增亮膜面反射的光再经由设于其后侧的反射层等反转后再次射入增亮膜,使其一部分或全部以规定的偏振状态的光的形式透射,由此可以实现经增亮膜透射的光量的增加。另外,通过将不易被直线偏振层吸收的偏振光向偏振板供给,可以增加能够在图像显示等中利用的光量,可以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
[0046]像这样,增亮膜反复进行如下的操作,即,使具有由直线偏振层吸收的偏振方向的光不射入直线偏振层而是由增亮膜先反射,再经由设于其后侧的反射层等反转后使之再次射入增亮膜。由此,在直线偏振层与增亮膜之间发生了反射及反转的光当中,只有属于能够穿过直线偏振层的偏振方向的偏振光透射增亮膜,可以将该透射光向直线偏振层供给。因此,通过如上所述地使用包含增亮膜和偏振板的复合偏振板,可以在液晶显示装置等中将背光等光有效地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可以使画面明亮。
[0047]如后所述,复合偏振板中含有的缓冲层可以为树脂膜,也可以为包含固化性成分的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层。缓冲层的上述拉伸弹性模量可以为3GPa以上,也可以为5GPa以上,通常为10GPa以下,也可以为8GPa以下。拉伸弹性模量可以利用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来测定。缓冲层为固化物层时的拉伸弹性模量可以利用下面的步骤进行测定。在经过脱模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以下有时称作“PET膜”。)的脱模处理面使用涂布器涂布树脂组合物,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复合偏振板,其具有在直线偏振层的至少一面具有保护层的偏振板和增亮膜,在所述偏振板的所述保护层侧,依次层叠有第1粘合剂层、缓冲层以及所述增亮膜,所述缓冲层的温度23℃、相对湿度55%条件下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5GPa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偏振板,其中,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增亮膜经由第2粘合剂层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偏振板,其中,所述缓冲层为树脂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偏振板,其中,所述树脂膜包含由选自纤维素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以及环状烯烃系树脂中的至少1种树脂形成的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偏振板,其中,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增亮膜直接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复合偏振板,其中,所述缓冲层为包含固化性成分的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偏振板,其中,所述固化性成分包含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端范充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