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1240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及安装在所述座椅本体内的冷热交互系统和中心处理器,所述冷热交互系统与所述中心处理器连接,所述中心处理器上设有用于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的用户识别模块,使所述移动终端能控制所述冷热交互系统运行。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远程向安全座椅的中心处理器发送信号,提前控制冷热交互系统调节安全座椅的温度,提高了用户控制安全座椅的便捷性和儿童乘坐的舒适性。户控制安全座椅的便捷性和儿童乘坐的舒适性。户控制安全座椅的便捷性和儿童乘坐的舒适性。

Safety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座椅


[0001]本技术涉及安全座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儿童安全座椅。

技术介绍

[0002]儿童安全座椅为儿童乘坐安全带来了极大的保障,目前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消费者对座椅的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炎热的夏季,经阳光暴晒后,放置在汽车中的安全座椅表面温度会非常高,儿童坐入安全座椅后在一定时间内背部和臀部可能会大量出汗从而引起不适;在寒冷的冬季,座椅温度过低也会使儿童不愿意乘坐安全座椅。目前已有安全座椅设有温度控制装置在儿童坐入安全座椅后调节座椅温度,但是无法便捷的控制儿童座椅温度,用户体验较差。
[0003]因此需设计一款改进的安全座椅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座椅,能够便捷控制安全座椅的温度。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及安装在所述座椅本体内的冷热交互系统和中心处理器,所述冷热交互系统与所述中心处理器连接,所述中心处理器上设有用于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的用户识别模块,使所述移动终端能控制所述冷热交互系统运行。
[0006]进一步地,所述冷热交互系统可在用户乘车前通过所述移动终端提前启动,所述冷热交互系统具有制冷与制热两种工作状态供所述移动终端根据需求提前控制。
[0007]进一步地,所述座椅本体内还设有压力感应开关,儿童坐入后,所述压力感应开关启动,并将已乘坐信号传递给所述中心处理器,所述中心处理器控制所述冷热交互系统停止工作。
[0008]进一步地,所述座椅本体内设有用于实时监控所述座椅本体温度的温度感应系统,当所述座椅本体温度在设定温度区间之外时,所述冷热交互系统自动进入制冷或制热工作状态。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座椅具有制冷、制热、温度显示和报警通知操作功能,通过所述用户识别模块与手机终端APP连接,手机终端APP相应具有上述操作功能。
[0010]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座椅上还设有可控制所述操作功能的控制装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用户识别卡模块通过2G、3G、4G或5G的网络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冷热交互系统包括半导体制冷件、导流风扇、隔能垫及设置在隔能垫两侧的外导能件与内导能件,所述半导体制冷件被嵌在所述隔能垫上,所述外导能件在所述座椅本体的背靠部临近处设置。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为内设电源或车载电源,所述中心处理器通过控制所述电源正向通电或反向通电进行制冷或制热。
[0014]进一步地,所述冷热交互系统包括两组所述半导体制冷件、所述外导能件、所述内
导能件、所述隔能垫和所述导流风扇,所述外导能件和所述内导能件的材料为铝、铜或硅胶。
[0015]本技术的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及设置在座椅本体内的冷热交互系统和中心处理器,中心处理器通过用户识别模块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用户可在移动终端上远程控制冷热交互系统启动,提前控制安全座椅温度调节到舒适范围内,使用户可便捷控制安全座椅,提高了儿童乘坐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安全座椅中心处理器的控制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安全座椅的立体图。
[0018]图3为安全座椅的冷热交互系统的立体图。
[0019]图4为图3所示冷热交互系统的立体分解图。
[0020]附图标号说明:1、座椅本体;11、背靠部;12、座位部;2、中心处理器;21、用户识别模块;22、温度感应系统;23、压力感应开关;3、冷热交互系统;31、半导体制冷件;32、外导能件;33、内导能件;34、隔能垫;35、导流风扇;36、固定螺丝;4、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0022]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除非另作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0023]如图1至4所示,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及安装在座椅本体1内的中心处理器2和冷热交互系统3。中心处理器2上设有用于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21,使移动终端可以远程无线控制冷热交互系统3的运行。
[0024]如图1所示,安全座椅具有制冷、制热、温度显示和报警通知等操作功能,中心处理器2上的用户识别模块21通过2G、3G、4G或5G网络与移动终端连接,手机终端上的APP相应具有安全座椅制冷、制热、温度显示和报警通知的操作功能。为使得儿童坐入安全座椅时,座
椅本体温度相对舒适,用户在乘车前,可以根据需要在移动终端上对冷热交互系统3进行控制,使安全座椅进入制冷或制热工作状态,并把工作状态显示在移动终端的APP上。
[0025]中心处理器2内还设有温度感应系统22及压力感应开关23,温度感应系统22用于实时监控所述座椅本体1内的温度,压力感应开关23用于感应儿童乘坐状态。用户可在进入汽车前,通过移动终端提前控制冷热交互系统3工作,儿童坐入座椅本体1后,压力感应开关23启动,并将儿童已乘坐信号传递给中心处理器2。为防止儿童坐入座椅本体1后出现低温冻伤或烫伤,中心处理器2内设有保护程序,即中心处理器2接收到压力感应开关23传递的信号后控制冷热交互系统3停止工作。
[0026]冷热交互系统3工作时,温度感应系统22开始检测座椅本体温度,当温度感应系统22检测到座椅本体1内的温度在设定温度区间之外时,冷热交互系统3开始自动进入制冷或制热模式。本实施例中,设定座椅本体1内的温度区间为25℃

30℃,座椅本体1内的温度超过30℃时,温度感应系统22向中心处理器2发生信号,中心处理器2内的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及安装在所述座椅本体内的冷热交互系统和中心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交互系统与所述中心处理器连接,所述中心处理器上设有用于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的用户识别模块,使所述移动终端能控制所述冷热交互系统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交互系统可在用户乘车前通过所述移动终端提前启动,所述冷热交互系统具有制冷与制热两种工作状态供所述移动终端根据需求提前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内还设有压力感应开关,儿童坐入后,所述压力感应开关启动,并将已乘坐信号传递给所述中心处理器,所述中心处理器控制所述冷热交互系统停止工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内设有用于实时监控所述座椅本体温度的温度感应系统,当所述座椅本体温度在设定温度区间之外时,所述冷热交互系统自动进入制冷或制热工作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座椅具有制冷、制热、温度显示和报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