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错位拉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0915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错位拉杆,旨在解决传统的拉杆摆动角度受限,影响夹器的适配性,且影响刹车走线顺畅程度的问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置有一侧开口的内驱空间,且内驱空间中转动安装有初始工作位为A位、限位工作位为D位、最大内驱角度为α的内驱拉杆,内驱拉杆的一端延伸出内驱空间并错位安装有初始工作位为C位、限位工作位为B位、最大外驱角度为γ的外驱拉杆,C位与A位之间的角度为外驱拉杆相较内驱拉杆的错位延后角度;所述外驱拉杆通过固定销转动安装于壳体的顶壁上,且外驱拉杆上通过压线螺丝可拆卸式安装有卡线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自行车的刹车运用,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A dislocation pull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错位拉杆


[0001]本技术涉及自行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错位拉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自行车的刹车触发采用拉杆的形状,现有的拉杆主要为两种,第一种为使用内驱拉杆,参照图5,由于受夹器本体限制,内驱拉杆20的工作角度范围α较小;
[0003]第二种为内驱拉杆与外驱拉杆直连,参照图6,内驱拉杆20与外驱拉杆40 叠加了工作环境限制并受穿线销30位置制约,外驱拉杆40的工作角度范围β更小,甚至一些场合为了穿线顺畅,穿线销30位置可能较图6中位置更靠近外驱拉杆40,进一步缩减外驱拉杆40的工作角度范围β。
[0004]为提高夹器的适配性和增加拉杆摆动角度,我们提出了一种错位拉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错位拉杆,包括作为安装基体的壳体,所述壳体内置有一侧开口的内驱空间,且内驱空间中转动安装有初始工作位为A位、限位工作位为D位、最大内驱角度为α的内驱拉杆,内驱拉杆的一端延伸出内驱空间并错位安装有初始工作位为C位、限位工作位为B位、最大外驱角度为γ的外驱拉杆,C 位与A位之间的角度为外驱拉杆相较内驱拉杆的错位延后角度;
[0007]所述外驱拉杆通过固定销转动安装于壳体的顶壁上,且外驱拉杆上通过压线螺丝可拆卸式安装有卡线块,用于固定牵引外驱拉杆转动的刹车线。
[0008]可选地,所述内驱拉杆包括转动安装于内驱空间的内驱杆体和一体成型于内驱杆体侧壁上并向上垂直延伸的内驱侧杆体
[0009]可选地,所述外驱拉杆包括通过固定销转动安装于壳体顶壁上的上杆体和一体成型于上杆体侧壁上并错位向下延伸的外驱侧杆体,外驱侧杆体的底端内侧开设有用于卡接内驱侧杆体的卡接槽。
[0010]可选地,所述壳体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用于通过螺钉将壳体固定于车体上的壳座部。
[0011]可选地,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刹车线引入和保护的穿线销。
[0012]可选地,所述内驱拉杆的最大工作角度α为50
°‑
100
°

[0013]可选地,所述最大内驱角度为α≤最大外驱角度γ。
[0014]本技术主要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外驱拉杆与内驱拉杆错位连接设计,具有外驱拉杆和内驱拉杆不同的起始角度,由于外驱拉杆相较内驱拉杆错位延后一个错位角度,通过错位延伸的外驱侧杆体使外驱拉杆与内驱拉杆连接,可以充分利用内驱拉杆设计的最大工作角度α,并避开穿线销的干涉,解决传统的拉杆摆动角度小的问题并拉开了穿线螺丝与压线螺丝之间的
距离,提高刹车走线顺畅度。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错位拉杆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内驱拉杆和外驱拉杆的结构拆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一;
[0020]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二;
[0021]图5为现有技术内驱拉杆的运动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现有技术外驱拉杆的运动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壳体10、内驱空间101、壳座部102、内驱拉杆20、内驱杆体201、内驱侧杆体202、穿线销30、外驱拉杆40、上杆体401、外驱侧杆体402、卡接槽403、固定销50、卡线块60、压线螺丝70。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1

6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5]实施例1
[0026]本技术提供一种错位拉杆,包括作为安装基体的壳体10,所述壳体10 内置有一侧开口的内驱空间101,且内驱空间101中转动安装有初始工作位为A 位、限位工作位为D位、最大内驱角度为α的内驱拉杆20,内驱拉杆20的最大工作角度α为50
°‑
100
°
,内驱拉杆20的一端延伸出内驱空间101并错位安装有初始工作位为C位、限位工作位为B位、最大外驱角度为γ的外驱拉杆40,C 位与A位之间的角度为外驱拉杆40相较内驱拉杆20的错位延后角度,且最大内驱角度为α≤最大外驱角度γ;
[0027]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内驱拉杆20包括转动安装于内驱空间101 的内驱杆体201和一体成型于内驱杆体201侧壁上并向上垂直延伸的内驱侧杆体 202;
[0028]本实施例中,如图1

4所示,所述外驱拉杆40通过固定销50转动安装于壳体10的顶壁上,且外驱拉杆40上通过压线螺丝70可拆卸式安装有卡线块60,用于固定牵引外驱拉杆40转动的刹车线,壳体10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刹车线引入和保护的穿线销30,本实施例中,穿线销30通关穿线螺丝固定在壳体10的侧壁上;参照附图2,外驱拉杆40包括通过固定销50转动安装于壳体10顶壁上的上杆体401和一体成型于上杆体401侧壁上并错位向下延伸的外驱侧杆体402,外驱侧杆体402的底端内侧开设有用于卡接内驱侧杆体202的卡接槽403;
[0029]本实施例中,参照附图3

4,外驱拉杆40与内驱拉杆20错位连接设计,具有外驱拉杆40和内驱拉杆20不同的起始角度,外驱拉杆40的上杆体401初始居 C位,内驱拉杆20的内驱侧杆体202初始居A位,由于外驱拉杆40相较内驱拉杆20错位延后一个错位角度,因此通过错位延伸的外驱侧杆体402,使得外驱拉杆40与内驱拉杆20连接,可以充分利用内驱拉杆20设计的最大工作角度α,并避开穿线销30的干涉,解决传统的拉杆摆动角度小的问题并拉开了穿线螺丝与压线螺丝70之间的距离,提高刹车走线顺畅度。
[0030]实施例2
[003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1

4所示,所述壳体10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用于通过螺钉将壳体10固定于车体上的壳座部102,保证壳体10在车体上的固定安装。
[0032]其他未描述结构参照实施例1。
[0033]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错位拉杆。
[003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错位拉杆,包括作为安装基体的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内置有一侧开口的内驱空间(101),且内驱空间(101)中转动安装有初始工作位为A位、限位工作位为D位、最大内驱角度为α的内驱拉杆(20),内驱拉杆(20)的一端延伸出内驱空间(101)并错位安装有初始工作位为C位、限位工作位为B位、最大外驱角度为γ的外驱拉杆(40),C位与A位之间的角度为外驱拉杆(40)相较内驱拉杆(20)的错位延后角度;所述外驱拉杆(40)通过固定销(50)转动安装于壳体(10)的顶壁上,且外驱拉杆(40)上通过压线螺丝(70)可拆卸式安装有卡线块(60),用于固定牵引外驱拉杆(40)转动的刹车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错位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驱拉杆(20)包括转动安装于内驱空间(101)的内驱杆体(201)和一体成型于内驱杆体(201)侧壁上并向上垂直延伸的内驱侧杆体(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成果王翊槐程瑶
申请(专利权)人:兰溪市捷克运动器材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