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屋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0864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屋面结构,包括膜层、连杆组件以及位于连杆组件两端的基座组件;至少一个基座组件包括基座本体、第一支架和电机,第一支架可转动地设置在基座本体上,电机用于驱动第一支架转动;连杆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杆、至少一个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固定连接第一支架,以随第一支架转动,第二连杆可转动的连接基座本体,膜层依次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连接,以使第二连杆在膜层的带动下随第一连杆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膜层、连杆组件和基座组件的配合,克服现有技术中屋面结构安装不便等缺陷,使屋面结构安装容易、便于打开使用和折叠收纳。使用和折叠收纳。使用和折叠收纳。

An electric roof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屋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屋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沙滩、庭院等地方大量需要用到大型的遮阳器具,用于防止太阳光线的直接照射。现有的固定式器具,存在如下缺陷:
[0003]1.目前国内的屋面结构大多都是固定式的,无法实现状态的切换,无法满足用户需要两种以上的使用状态的需求。
[0004]2.且固定式的屋面结构形态单调,无动态感,无法满足一些需要打造具有动态感的可移动建筑的场合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屋面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0006]一种电动屋面结构,包括膜层、连杆组件以及位于所述连杆组件两端的基座组件;
[0007]至少一个所述基座组件包括基座本体、第一支架和电机,所述第一支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本体上,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架转动;
[0008]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杆、至少一个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以随所述第一支架转动,所述第二连杆可转动的连接所述基座本体,所述膜层依次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连接,以使所述第二连杆在所述膜层的带动下随所述第一连杆转动。
[0009]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基座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的连接处设置有转轴,所述第一支架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基座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架在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之间转动;
[0010]所述第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连杆,多个所述第二连杆从低到高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以在所述第一连杆转动时随所述第一连杆转动。
[0011]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上也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
[0012]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部,所述第三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且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通过所述膜层连接。
[0013]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所述传动杆用于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第一连杆转动。
[0014]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基座本体的第二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第一支架相适配,所述第一支架转动直至嵌入所述限位槽。
[0015]或,所述第二侧设置有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第一支架相适配,所述第一支架转动直至嵌入所述限位槽。
[0016]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组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基座组件,每个所述基座组件分别包括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电机。
[0017]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组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基座组件,其中一个所述基座组件包括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电机,另一个所述基座组件包括所述第一支架。
[0018]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基座本体呈类三角状,所述基座本体的第一侧腰为所述第一侧,所述基座本体的第二侧腰为所述第二侧。
[0019]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和/或所述第二连杆的截面为弧形、梯形、矩形或V形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20]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的一种电动屋面结构,包括膜层、连杆组件以及位于连杆组件两端的基座组件;至少一个基座组件包括基座本体和第一支架和电机,第一支架可转动地设置在基座本体上,电机用于驱动第一支架转动;连杆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杆、至少一个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固定连接第一支架,以随第一支架转动,第二连杆可转动的连接基座本体,膜层依次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连接,以使第二连杆在膜层的带动下随第一连杆转动。本技术通过膜层、连杆组件和基座组件的配合,克服现有技术中屋面结构安装不便等缺陷,使屋面结构安装容易、便于打开使用和折叠收纳。
[0022]进一步的,基座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和第二侧的连接处设置有转轴,第一支架通过转轴与基座本体转动连接,电机用于驱动第一支架在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转动。第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杆,多个第二连杆从低到高依次设置在第二支架上,以在第一连杆转动时随第一连杆转动,通过设置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使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转动,增加屋面结构的膜层的遮盖范围,提高适用性。
[0023]进一步的,基座本体呈类三角状,基座本体的第一侧腰为第一侧,基座本体的第二侧腰为第二侧,提高基座本体的稳固性,增加屋面结构的稳固性,提高安全系数。
[0024]进一步的,连杆组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基座组件,每个基座组件分别包括第一支架和电机;或其中一个基座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和电机,另一个基座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可设置单电机或双电机来驱动第一连杆转动,设有单电机的电动屋面结构耗能低、工作噪音小,设有双电机的电动屋面结构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的电动屋面结构的第一侧视图;
[0027]图2为本技术的电动屋面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的电动屋面结构的俯视图;
[0029]图4为本技术的电动屋面结构的第二侧视图;
[0030]图5为本技术的电动屋面结构的第三侧视图;
[0031]图6为本技术的电动屋面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1‑
第一基座组件;2

第二基座组件;3

连杆组件;4

膜层;11

第一支架;12

第二支架;13

第一电机;14

第一转轴;15

第一基座本体;16

第一基座本体第一侧;17

第一基座本体第二侧;18

第三支架;19

第一限位槽;21

第四支架;22

第五支架;23

第二电机;24

第六支架;25

第二限位槽;31

第一连杆;32

第二连杆;33

第三连杆;34

第一传动杆;35

第二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膜层、连杆组件以及位于所述连杆组件两端的基座组件;至少一个所述基座组件包括基座本体、第一支架和电机,所述第一支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本体上,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架转动;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杆、至少一个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以随所述第一支架转动,所述第二连杆可转动的连接所述基座本体,所述膜层依次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连接,以使所述第二连杆在所述膜层的带动下随所述第一连杆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的连接处设置有转轴,所述第一支架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基座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架在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之间转动;所述第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连杆,多个所述第二连杆从低到高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以在所述第一连杆转动时随所述第一连杆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上也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部,所述第三连杆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鑫空间膜结构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