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TFE膜材与PTFE膜材对接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9727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ETFE膜材与PTFE膜材对接防水结构,包括通长底管,所述通长底管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式设置有劲板,所述劲板的一侧固定有用于固定PTFE膜材的第一拉膜板,劲板的另一侧固定有用于固定ETFE膜材的第二拉膜板,所述劲板上、第一拉膜板和第二拉膜板之间还固定有通长角钢,所述通长角钢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防水披帘,所述通长角钢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防水披帘,通过阵列分布的劲板,在劲板上安装相应的拉膜板实现将两种膜材固定,再通过在劲板上安装通长角钢,在角钢的两个端脚分别固定第一防水披帘和第二防水披帘,完美的解决了两种膜材连接处的防水问题。两种膜材连接处的防水问题。两种膜材连接处的防水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ETFE膜材与PTFE膜材对接防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膜结构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ETFE膜材与PTFE膜材对接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膜结构建筑中,对于不同跨度和不同钢构要求的膜面通常会覆盖不同的膜材,较常见的是ETFE膜材与PTFE膜材,而这两种膜材因为材质不同,无法通过热合焊接工艺实现连接,故在两种膜材连接处的防水结构设计尤为重要,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连接节点是做水槽,将两种膜材通过螺栓同时固定在水槽的两侧,此种防水结构的缺点是,膜结构建筑跟其它建筑不同,其由于造型的需要会存在许多凹凸和起伏的设计,所以水槽防水在空间曲面的杆件上水槽拉弯比较困难,一个是无法保证拉弯方向,第二个是施工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ETFE膜材与PTFE膜材对接防水结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提到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ETFE膜材与PTFE膜材对接防水结构,包括通长底管,所述通长底管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式设置有劲板,所述劲板的一侧固定有用于固定PTFE膜材的第一拉膜板,劲板的另一侧固定有用于固定ETFE膜材的第二拉膜板,所述劲板上、第一拉膜板和第二拉膜板之间还固定有通长角钢,所述通长角钢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防水披帘,所述通长角钢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防水披帘。
[0006]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劲板包括第一横接位和第二横接位,第一横接位用于固定第一拉膜板,第二横接位用于固定第二拉膜板,所述劲板还包括位于第二横接位一侧的斜接位,所述通长角钢的一端固定于斜接位上。
[0007]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横接位与第二横接位平行。
[0008]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劲板还包括位于底部与通长底管连接的弯曲位。
[0009]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防水披帘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通长角钢的一端角处、另一端延伸至PTFE膜材的上端,所述第二防水披帘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通长角钢的另一端角处,另一端延伸至ETFE膜材的上端。
[0010]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防水披帘与PTFE膜材通过第一热合焊接位实现热合焊接,所述第二防水披帘与ETFE膜材通过第二热合焊接位实现热合焊接。
[0011]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防水披帘为PTFE膜材,所述第二防水披帘为ETFE膜材。
[0012]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1)通过阵列分布的劲板,在劲板上安装相应的拉膜板实现将两种膜材固定,再通过在劲板上安装通长角钢,在角钢的两个端脚分别固定第一防水披帘和第二防水披帘,完
美的解决了两种膜材连接处的防水问题。
[0014](2)由于劲板是沿着通长底管等距阵列分布的,而角钢和拉模板本身也是随着通长底管造型一致,所以在防水结构安装的方向上可以很好的控制。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防水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防水结构中劲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防水结构中劲板安装第一拉膜板、第二拉膜板和通长角钢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防水结构中通长底管、第一拉膜板、第二拉膜板、劲板和通长角钢安装结构立体角度示意图。
[0019]图中:通长底管

1、劲板

2、PTFE膜材

3、第一拉膜板

4、ETFE膜材

5、第二拉膜板

6、通长角钢

7、第一防水披帘

8、第二防水披帘

9、第一横接位

21、第二横接位

22、斜接位

23、弯曲位

24、第一热合焊接位

31、第二热合焊接位

51。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1]参考图1至图4:
[0022]一种ETFE膜材与PTFE膜材对接防水结构,其包括作为基础构件的通长底管1,所述通长底管1的上端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式焊接安装有劲板2,所述劲板2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拉膜板4,PTFE膜材3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拉膜板4上,在安装PTFE膜材时,因为PTFE膜材是长长的膜材,其边边沿第一拉膜板4排开,第一拉膜板4还等距设置螺栓孔,然后通过固定螺栓将PTFE膜材进行固定,所述劲板2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拉膜板6,ETFE膜材5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拉膜板6上,ETFE膜材5的安装固定可参考前述PTFE膜材的固定方式,由此实现基础的两种膜材的固定,为了实现防水,在劲板2上还固定有通长角钢7,通长角钢7位于第一拉膜板4和第二拉膜板6之间,所述通长角钢7的一端(下端/竖直端)固定有第一防水披帘8,所述通长角钢7的另一端(上端/水平端)固定有第二防水披帘9,通长角钢7可起到过度作用,通长角钢7的一边连接第一防水披帘8,第一防水披帘8延伸到PTFE膜材3的上端,通长角钢7的另一边连接第二防水披帘9,而第二防水披帘9则延伸到ETFE膜材5的上端,如此,可完美的实现两种膜材连接处的防水,具体来说,劲板2为一型材板,用于支撑和安装其它部件用,第一拉膜板4和第二拉膜板6均为通长板材,或者叫长条形板材,其沿着通长底管1相同的方向走向,而劲板2只是一块板,并非长条形,其是用于连接第一拉膜板4、第二拉膜板6、通长角钢7和通长底管1的构件(参考图2、图3和图4)。
[0023]具体来说,参考图2,所述劲板2包括下端的第一横接位21和上端的第二横接位22,第一横接位21用于固定第一拉膜板4,第二横接位22用于固定第二拉膜板6,所述劲板2还包括位于第二横接位22一侧的斜接位23,斜接位23向下朝向PTFE膜材3的一侧,所述通长角钢7的一端固定于斜接位23上,通长角钢7为一转角长条形钢材,优选角度为90度。
[0024]具体来说,所述第一横接位21与第二横接位22平行,此时,两个膜材的最近连接端平行,这样从角钢固定延伸出去的第一防水披帘8和第二防水披帘9可以更好的紧贴排布,并且第一拉膜板4和第二拉膜板6也可以更好的施工安装,由此可见,而劲板2只是一块板,是用于架设第一拉膜板4、第二拉膜板6、通长角钢7的构件,而其本身是等距阵列式焊接在通长底管1上的。
[0025]具体来说,所述劲板2还包括位于底部与通长底管连接的弯曲位24,如通长底管1为方管时,则此时的弯曲位24可以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直边。
[0026]具体来说,因为通长角钢7优选是直角角钢,其是由一个端角延伸出两个端角面,所述第一防水披帘8的一端通过螺栓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TFE膜材与PTFE膜材对接防水结构,包括通长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长底管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式设置有劲板,所述劲板的一侧固定有用于固定PTFE膜材的第一拉膜板,劲板的另一侧固定有用于固定ETFE膜材的第二拉膜板,所述劲板上、第一拉膜板和第二拉膜板之间还固定有通长角钢,所述通长角钢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防水披帘,所述通长角钢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防水披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TFE膜材与PTFE膜材对接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劲板包括第一横接位和第二横接位,第一横接位用于固定第一拉膜板,第二横接位用于固定第二拉膜板,所述劲板还包括位于第二横接位一侧的斜接位,所述通长角钢的一端固定于斜接位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ETFE膜材与PTFE膜材对接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接位与第二横接位平行。4.如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刚眭建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鑫空间膜结构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