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车身总成以及用于车辆的纵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0564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车辆、车身总成以及用于车辆的纵梁组件,旨在解决或缓解现有的门槛的蒙皮与下车体后纵梁连接后易呈现波浪状态导致用户感知质量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车辆的纵梁组件,其包括:门槛,其包括蒙皮;纵梁,其包括纵梁本体,纵梁本体包括围壁,围壁形成有两端敞开的腔室,围壁包括彼此相连的底壁和第一侧壁,第一侧壁位于围壁靠近蒙皮的一侧;其中,底壁对应于其靠近第一侧壁的部分沿朝向腔室的方向缩进并形成安装部位,蒙皮连接至安装部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纵梁组件,可以有效提升用户感知质量,提升用户体验,此外,还可以提升装配便利性。便利性。便利性。

Vehicle, body assembly and longitudinal beam assembly for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车身总成以及用于车辆的纵梁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提供一种车辆、车身总成以及用于车辆的纵梁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因整车美观的需要,会增加各种装饰件。
[0003]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纵梁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图中示出了现有的下车体后纵梁与门槛的蒙皮的连接结构,可以看出,受安装空间的限制,蒙皮2

通过卡扣3

连接至后纵梁的纵梁本体1

的侧部。此种连接方式中,在蒙皮与后纵梁连接的位置处,蒙皮对应于卡扣的部分在卡扣的挤压作用下更加靠近后纵梁,而蒙皮的其余部分与后纵梁之间则相对宽松,因此使得安装后的蒙皮呈现波浪状态,不仅容易导致下车体纵梁外露,而且影响车身整体的观感,进而引发感知质量问题,影响车辆品质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或缓解现有的门槛的蒙皮与下车体后纵梁连接后易呈现波浪状态导致用户感知质量差的问题。
[0005]在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纵梁组件,所述纵梁组件包括:门槛,其包括蒙皮;纵梁,其包括纵梁本体,所述纵梁本体包括围壁,所述围壁形成有两端敞开的腔室,所述围壁包括彼此相连的底壁和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围壁靠近所述蒙皮的一侧;其中,所述底壁对应于其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部分沿朝向所述腔室的方向缩进并形成安装部位,所述蒙皮连接至所述安装部位。
[0006]本技术提供的纵梁组件,通过将纵梁本体的底壁的一部分朝向腔室的方向缩进形成安装部位,将蒙皮连接至该安装部位,使得蒙皮与纵梁本体的连接部位位于纵梁本体的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位于纵梁本体的下方的连接部位可以被纵梁本体遮挡,这样一来,即使连接部位呈现波浪状态,也会由于遮挡作用而处于用户的视觉盲区,不会被用户直观地观察到,进而可以有效提升用户感知质量,提升用户体验。此外,安装部位的设置还可以改变蒙皮的装配方式。具体地,现有的蒙皮连接至纵梁本体的侧部延伸出的结构,因而蒙皮需要自下而上地抵接至该延伸结构,然后进一步进行通过卡扣连接,导致现有的装配方式对装配空间的要求较高,安装不便。而本技术提供的纵梁组件,通过设置安装部位,可以实现蒙皮的横向装配,降低了对装配空间的要求,提升了装配便利性。
[0007]可以理解的是,安装部位的形成方式有多种。举例而言,底壁的一部分仅在竖直方向上朝向腔室的方向缩进并形成阶梯结构,该阶梯结构对应于缩进的部分构成所述安装部位。或者,底壁的一部分在竖直方向上朝向腔室的方向缩进并形成阶梯结构之后,对应于阶梯结构的立面在水平方向上朝向腔室的方向进一步缩进并形成开口朝向蒙皮的凹槽结构,该凹槽结构构成所述安装部位,蒙皮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至该凹槽结构中。以及还可以是其他合理的形成方式。
[0008]此外,蒙皮连接至安装部位的方式可以是仅通过紧固件连接,可以是通过紧固件配合胶粘的方式连接,或者是通过紧固件配合焊接的方式连接等。
[0009]对于上述的用于车辆的纵梁组件,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壁包括对应于所述安装部位的第一部分,所述蒙皮连接至所述第一部分。
[0010]这样,提供了安装部位的一种形成方式。
[0011]第一部分的形成方式有多种。举例而言,第一部分可以为板状结构,如平板结构,或平板结构与弧形板结构的组合,其中弧形板结构用于连接平板结构与第一侧壁,实现第一部分与第一侧壁的平滑过渡连接。或者,第一部分可以为外侧面为平面、内侧面为弧形面的实体结构。以及还可以是其他合理的结构。
[0012]对于上述的用于车辆的纵梁组件,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为板状结构。
[0013]这样,提供了第一部分的一种形成方式。
[0014]通过将第一部分制成为板状结构,可以简化加工工艺,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方便与蒙皮连接。
[0015]对于上述的用于车辆的纵梁组件,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水平面平行或二者之间具有夹角。
[0016]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部分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的情形可以是第一部分相对水平面沿顺时针方向摆转一定角度,也可以是第一部分相对水平面沿逆时针方向摆转一定角度。
[0017]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达到更好的遮蔽效果,在第一部分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的情形下,该夹角为锐角。
[0018]对于上述的用于车辆的纵梁组件,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壁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具有高度差的第二部分。
[0019]通过在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构造出高度差,进而可以构造出对应于安装部位的安装区域,这样既可以实现蒙皮与纵梁本体的稳定连接,又不会干涉其他零部件的安装。
[0020]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可以为彼此相连的结构,如可以通过设置连接部分将二者连接为一体结构;或者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也可以为彼此分离的结构,如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制成为彼此平行的平板结构,平板状的第一部分中靠近第一侧壁的侧边缘与第一侧壁连接或一体成型,其背离第一侧壁的侧边缘悬空,平板状的第二部分中靠近第二侧壁的侧边缘与第二侧壁连接或一体成型,第二部分中背离第二侧壁的侧边缘悬空,这样构造形成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在竖直方向上彼此分离,且在水平方向上错位设置。
[0021]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不相连时,沿竖直方向自下而上观察,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可以存在部分重叠的区域,即二者沿水平方向的尺寸之和可以大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尺寸针对纵梁组件的横截面尺寸而言。
[0022]对于上述的用于车辆的纵梁组件,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壁还包括对应于所述安装部位的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连接至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
[0023]通过设置连接部分,使得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以连接为一体结构,不仅可以增强底壁的强度,而且方便加工。
[0024]对于上述的用于车辆的纵梁组件,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分沿靠
近所述蒙皮的方向延伸形成有延伸部分,沿竖直方向观察,所述延伸部分至少遮蔽所述蒙皮的边缘的一部分。
[0025]通过将连接部分沿靠近蒙皮的方向延伸形成延伸部分,通过延伸部分可以遮蔽蒙皮的边缘的一部分,从而进一步对波浪状的蒙皮边缘进行遮挡,降低波浪状蒙皮外露的可能性。
[0026]对于上述的用于车辆的纵梁组件,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围壁还包括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位于所述围壁的远离所述蒙皮的一侧。
[0027]对于上述的用于车辆的纵梁组件,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纵梁本体还包括肋壁,所述肋壁分别与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底壁连接并构造出位于所述腔室内的子腔室。
[0028]通过设置肋壁,将肋壁分别与第二侧壁和底壁连接,使得肋壁、第二侧壁和底壁围设形成子腔室,该子腔室位于围壁形成的腔室内靠近底壁的位置,从而可以对围壁的底壁部分进行局部加强,进而提升纵梁本体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纵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组件包括:门槛,其包括蒙皮;纵梁,其包括纵梁本体,所述纵梁本体包括围壁,所述围壁形成有两端敞开的腔室,所述围壁包括彼此相连的底壁和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围壁靠近所述蒙皮的一侧;其中,所述底壁对应于其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部分沿朝向所述腔室的方向缩进并形成安装部位,所述蒙皮连接至所述安装部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纵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包括对应于所述安装部位的第一部分,所述蒙皮连接至所述第一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纵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为板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纵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水平面平行或二者之间具有夹角。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纵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具有高度差的第二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纵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还包括对应于所述安装部位的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连接至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纵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沿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静陈福焱周代杰蒋超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