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奇逊石墨化炉尾气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05189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艾奇逊石墨化炉尾气吸收装置,包括侧部吸风机构、移动顶盖机构及烟气处理机构,侧部吸风机构包括吸风罩和吸风管;移动顶盖机构包括顶架和顶盖,顶架设于炉体顶部,顶盖置于顶架上侧且可移动;烟气处理机构包括与吸风管连接的第一烟道总管和第二烟道总管,第一烟道总管上设有第一插板阀,第一烟道总管的末端连接第一尾气处理装置,第二烟道总管上设有第二插板阀,第二烟道总管的末端连接第二尾气处理装置。该装置的吸风管与两根烟道总管连接,两根烟道总管分别连通两套尾气处理装置,可通过切换烟道总管上的插板阀,分类收集点火前期和点火后期的气体,避免石墨化炉尾气装置闪爆的可能性,提高生产安全性。性。性。

Tail gas absorption device of Acheson graphitization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艾奇逊石墨化炉尾气吸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艾奇逊石墨化炉尾气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石墨化炉是根据焦耳定律的原理而设计的直接加热,间歇运转的电阻炉。对艾其逊式石墨化炉而言,装入炉内的产品与少量的电阻料组成炉芯,产品本身即是发热电阻,又是被加热对象。对内串炉而言,装入炉内的产品就是炉芯,发热电阻由产品本身构成,制品靠自身的发热而使之石墨化。艾奇逊式石墨化炉一般包括炉底槽、炉头端墙、导电电极、炉侧墙、槽钢等几部分,一般艾奇逊炉一组分10台炉。
[0003]艾奇逊石墨化炉在运行过程中,10台炉处于不同的生产阶段,辅料和制品中的挥发分和硫等物质以气体的形式挥发出去,由于该炉型一般较大,这种废气的收集相对比较困难,目前的收集方式是采用弧型的集气罩在石墨化炉上部进行收集,集气罩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且来回移动需要行车起吊,较为危险,待炉内挥发分从排气孔排出能点火后开启收集,如果集气罩未点火即罩上,一些挥发性气体在烟道内容易发生闪爆,且集气罩笨重,罩上后点火不便。此外会存在两台石墨化炉的气体同时收集的情况,一个在点火后,一个在未点火,这样更容易造成闪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艾奇逊石墨化炉尾气吸收装置,对收集点火前期和点火后期的气体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避免石墨化炉尾气装置闪爆的可能性,提高生产安全性。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艾奇逊石墨化炉尾气吸收装置,包括侧部吸风机构、移动顶盖机构及烟气处理机构,其中:
[0006]所述侧部吸风机构包括两组吸风罩和两个吸风管,所述吸风罩设于炉体上部两侧,吸风罩与吸风管连通;
[0007]所述移动顶盖机构包括顶架和顶盖,顶架设于炉体顶部,顶盖置于顶架上侧且可移动;
[0008]所述烟气处理机构包括第一烟道总管和第二烟道总管,第一烟道总管分别与两个吸风管连通,且第一烟道总管上设有第一插板阀,第一烟道总管的末端连接第一尾气处理装置,第二烟道总管上设有第二插板阀,第二烟道总管的末端连接第二尾气处理装置。
[0009]优选的,所述吸风罩包括左壁、上壁、右壁和下壁,所述左壁、上壁、右壁和下壁顺次连接形成四棱台结构的罩体,罩体顶部设有风口,风口上设有出风管,出风管与吸风管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吸风罩的上壁和下壁为百叶窗,下壁的下部安装防尘板7。
[0011]优选的,炉膛每侧设置4~6个吸风罩,每相邻两个吸风罩之间连接安装板,安装板
通过螺栓连接于顶架上。
[0012]优选的,所述顶架包括固定安装架和滑动导轨,所述固定安装架安装于炉体顶部,滑动导轨安装于固定安装架的一端,吸风罩安装于固定安装架两侧,顶盖可滑动安装于固定安装架上并可在固定安装架与滑动导轨之间往复滑动。
[0013]优选的,所述滑动导轨下方安装加强杆。
[0014]优选的,所述顶盖包括三块平板盖,每块平板盖的两侧分别开设~个补风插板阀,平板盖采用碳钢喷涂耐火漆。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尾气处理装置处理挥发性气体,第二尾气处理装置处理二氧化硫等气体。
[0016]优选的,所述顶架设于炉体顶部的侧部或者端部。
[001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的艾奇逊石墨化炉尾气吸收装置,两侧吸风管与两根烟道总管连接,烟道总管上设置插板阀用于切换烟道,两根烟道总管分别连通两套尾气处理装置。首先,在点火前,顶盖移动至一侧的滑动导轨上,侧面的吸风罩将前期的气体收集到第一烟道总管内送去第一尾气处理系统,处理挥发性气体;然后,点火后盖住顶盖,将气体通道切换到第二烟道总管内送去第二尾气处理装置,处理二氧化硫等气体;最后,在运行结束冷却过程中,将顶盖打开,侧吸风正常运行,吸风到第一烟道总管内,加强炉面空气流动,增加降温效果。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1)吸风罩设于炉体顶部两侧,并采用百叶窗的形式,便于负压均匀,能够更好的收集气体,并在吸风罩下方设置15cm的防尘板封住,防止炉内碳粉吸到罩子内;
[0020](2)吸风管分别与两根烟道总管连接,烟道总管上设置插板阀,两根烟道总管分别连通两套尾气处理装置,通过控制插板阀切换烟道通断,将点火前、后的烟气进行分类收集、分开处理,减少了闪爆的可能性,同时提高烟气处理效率及处理效果;
[0021](3)将吸烟结构分成侧部的吸风罩和顶部的顶盖两部分,二者分离设置,移动部分只有顶盖,在操作过程中更方便;
[0022](5)在运行结束冷却过程中,将顶盖打开,侧吸风正常运行,吸风到第一烟道总管内,加强炉面空气流动,增加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实施例1中艾奇逊石墨化炉尾气吸收装置闭合状态图;
[0024]图2为实施例1中艾奇逊石墨化炉尾气吸收装置打开状态图;
[0025]图3为图1中吸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艾奇逊石墨化炉尾气吸收装置的俯视图;
[0027]图5为实施例2中艾奇逊石墨化炉尾气吸收装置闭合状态图;
[0028]图6为实施例2中艾奇逊石墨化炉尾气吸收装置打开状态图。
[0029]图中:侧部吸风机构1,吸风罩11,左壁111,上壁112,右壁113,下壁114,风口115,出风管116,吸风管12,防尘板13,安装板14;移动顶盖机构2,顶架21,固定安装架211,滑动导轨212,加强杆213,顶盖22,平板盖221,补风插板阀222;烟气处理机构3,第一烟道总管31,第二烟道总管32,第一烟道总管31,第一插板阀33,第一尾气处理装置34,第二插板阀
35,第二尾气处理装置36,炉体4。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容易理解,现结合附图采用具体实施例的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的描述。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艾奇逊石墨化炉尾气吸收装置,包括侧部吸风机构1、移动顶盖机构2及烟气处理机构3,其中:
[0033]所述侧部吸风机构1包括两组吸风罩11和两个吸风管12,所述吸风罩11设于炉体4上部两侧,吸风罩11与吸风管12连通;
[0034]所述移动顶盖机构2包括顶架21和顶盖22,顶架21设于炉体4顶部,顶盖22置于顶架21上侧且可移动;
[0035]所述烟气处理机构3包括第一烟道总管31和第二烟道总管32,第一烟道总管31分别与两个吸风管12连通,且第一烟道总管31上设有第一插板阀33,第一烟道总管31的末端连接第一尾气处理装置34,第二烟道总管32上设有第二插板阀35,第二烟道总管32的末端连接第二尾气处理装置36。
[0036]所述顶架21设于炉体4顶部的端部。
[0037]实施例2:
[0038]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艾奇逊石墨化炉尾气吸收装置,包括侧部吸风机构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艾奇逊石墨化炉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侧部吸风机构(1)、移动顶盖机构(2)及烟气处理机构(3),其中:所述侧部吸风机构(1)包括两组吸风罩(11)和两个吸风管(12),所述吸风罩(11)设于炉体(4)上部两侧,吸风罩(11)与吸风管(12)连通;所述移动顶盖机构(2)包括顶架(21)和顶盖(22),顶架(21)设于炉体(4)顶部,顶盖(22)置于顶架(21)上侧且可移动;所述烟气处理机构(3)包括第一烟道总管(31)和第二烟道总管(32),第一烟道总管(31)分别与两个吸风管(12)连通,且第一烟道总管(31)上设有第一插板阀(33),第一烟道总管(31)的末端连接第一尾气处理装置(34),第二烟道总管(32)上设有第二插板阀(35),第二烟道总管(32)的末端连接第二尾气处理装置(3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奇逊石墨化炉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罩(11)包括左壁(111)、上壁(112)、右壁(113)和下壁(114),所述左壁(111)、上壁(112)、右壁(113)和下壁(114)顺次连接形成四棱台结构的罩体,罩体顶部设有风口(115),风口(115)上设有出风管(116),出风管(116)与吸风管(12)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艾奇逊石墨化炉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罩(11)的上壁(112)和下壁(114)为百叶窗,下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圣平姜伟伟姜科技陈电华唐义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百川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