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保暖里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0186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蓄热保暖里布,所述蓄热保暖里布包括外层、底布层以及铝膜层,底布层与外层缝制在一起,铝膜层设置在底布层上;所述铝膜层间隔设置在底布层上;所述外层为梭织面料,所述铝膜层通过烫印工艺间隔设置在底布层的面向人体的内表面。所述外层与底布层设有底侧边、上侧边、左侧边与右侧边,左侧边为曲线边,该曲线边上部向外弯曲,下部内收,右侧边与左侧边对称,外层与底布层的形状对应于人体后龟背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蓄热保暖里布,具有提升服装的蓄热保暖效果,提高服装的透气性,人体不会因闷热而出汗,从而提升服装的舒适度。从而提升服装的舒适度。从而提升服装的舒适度。

Thermal storage li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热保暖里布


[0001]本技术涉及服装的
,具体涉及一种蓄热保暖里布的技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美化衣着已成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从满足数量转向追求品质、从满足基本功能需求转向追求时尚和品牌,尤其是度假旅游市场的不断兴起和高速增长,度假旅游的服装对功能性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0003]近年来,我旅游消费始终保持稳定增长,从产业生命周期角度来看,我国度假旅游行业尚处于成长期阶段,并且具有市场需求迅速增长、成长空间加大、市场集中度较低等特点。受益于消费群体增长与消费习惯改变的双重因素推动,我国度假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已由过去满足基本生活的实用型消费,转向追求健康、美观与时尚的升级型消费;尤其是“80后”“90后”年轻一代的消费主力的快速崛起,具有较高的品牌关注度与较低的价格敏感度,促使消费更加趋向于品牌化、品质化以及较高的产品附加值。
[0004]当前,我国度假旅游市场已进入快速成长期,但这一类的服装企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单个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有限。与此同时,消费需求的变化导致竞争成分日趋复杂,市场竞争压力加速了市场的深度细分,也收窄了单个品牌的市场空间。
[0005]在冬季或国外某些较为寒冷的地区,人们度假旅游时,羽绒服成为了他们着装的热衷服装,特别是以其轻便、保暖的优点受到人们的追捧。如何提升羽绒服的蓄热保暖效果,以及透气,人体不会因闷热而出汗,提升服装的舒适度,成为了开发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蓄热保暖里布,能够很好的汇聚热量,锁住热量,并快速传递至全身,影响穿着舒适度,最能够达到最佳效果的蓄热部位。
[0007]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下列技术方案:
[0008]一种蓄热保暖里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保暖里布包括外层、底布层以及铝膜层,底布层与外层缝制在一起,铝膜层设置在底布层上。
[0009]所述铝膜层间隔设置在底布层上。
[0010]所述外层为梭织面料,所述铝膜层通过烫印工艺间隔设置在底布层的面向人体的内表面。
[0011]所述铝膜层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3mm

1mm。
[0012]所述外层与底布层设有底侧边、上侧边、左侧边与右侧边,左侧边为曲线边,该曲线边上部向外弯曲,下部内收,右侧边与左侧边对称,外层与底布层的形状对应于人体后龟背区域。
[0013]本技术蓄热保暖里布的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蓄热保暖里布由于包括外层、底布层以及铝膜层,外层为梭织面料,铝
膜层为间断层,通过烫印工艺间隔设置在底布层的面向人体的内表面,底布层与外层缝制在一起,从而使得人体辐射的热量能够在铝膜层的反射作用下形成内部热循环,大幅减少热能逸散,让织物形成反射蓄热保暖层面,并和人体构建热能循环圈,达到极高的蓄热保暖效果,并且由于铝膜层采用间隔设置,不影响服装整体的透气型,人体不会因闷热而出汗,提升了服装的舒适度。其中铝膜层也可以通过粘贴的方式与底布层的面向人体的内表面进行固定。
[0015]通过研究人体构造,和热传递原理,测试不同部位的穿着感受度,以及闭合穿着和敞开穿着的不同穿着方式,最终确定后背的上部区域效果最佳,能够很好的汇聚热量,锁住热量,并快速传递至全身,在不影响穿着舒适度的同时,选择人体后龟背区域进行功能里布拼接处是较为理想的方案,而本技术的外层与底布层设有底侧边、上侧边、左侧边与右侧边,左侧边为曲线边,该曲线边上部向外弯曲,下部内收,右侧边与左侧边对称,外层与底布层的形状对应于人体后龟背区域,故适用于羽绒服时,使其最能够达到最佳效果的蓄热部位,使羽绒服具有极高的蓄热保暖效果。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蓄热保暖里布的面料组织结构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0]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1]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2]本技术蓄热保暖里布,包括外层1、底布层2以及铝膜层3,底布层2与外层1缝制在一起,铝膜层3设置在底布层2上。铝膜层3间隔设置在底布层2上。外层1为梭织面料,所述铝膜层3通过烫印工艺间隔设置在底布层2的面向人体的内表面。铝膜层3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3mm

1mm。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使得人体辐射的热量能够在铝膜层的反射作用下形成内部热循环,大幅减少热能逸散,让织物形成反射蓄热保暖层面,并和人体构建热能循
环圈,达到极高的蓄热保暖效果,并且由于铝膜层3采用间隔设置,不影响服装整体的透气型,人体不会因闷热而出汗,提升了服装的舒适度。
[0023]其中外层与底布层设有底侧边13、上侧边14、左侧边11与右侧边12,左侧边为曲线边,该曲线边上部向外弯曲,下部内收,右侧边与左侧边对称,外层与底布层的形状对应于人体后龟背区域。底侧边13为直线,上侧边14依据实际需要设计不同的曲线形状。
[0024]通过研究人体构造,和热传递原理,测试不同部位的穿着感受度,以及闭合穿着和敞开穿着的不同穿着方式,最终确定后背的上部区域效果最佳,能够很好的汇聚热量,锁住热量,并快速传递至全身,在不影响穿着舒适度的同时,选择人体后龟背区域进行功能里布拼接处是较为理想的方案,可见,本技术外层与底布层的形状对应于人体后龟背区域,正好符合这种理想的方案,由此制作的羽绒服,使其具有最能够达到最佳效果的蓄热部位,使羽绒服具有极高的蓄热保暖效果。
[0025]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所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保暖里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保暖里布包括外层、底布层以及铝膜层,底布层与外层缝制在一起,铝膜层设置在底布层上;所述铝膜层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3mm

1mm;所述外层与底布层设有底侧边、上侧边、左侧边与右侧边,左侧边为曲线边,该曲线边上部向外弯曲,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文成冯玲玲钟财权张明星赖永星郑加炯
申请(专利权)人:比音勒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