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车内饰件的生产用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8682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动车内饰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车内饰件的生产用夹持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两侧前后均设置有减震组件,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外壁上方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安装板上表面中心位置安装有放置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上表面安装有夹持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夹持组件的设置,实现了夹持的稳固性,并且不需要与内饰件接触过多,便于加工,通过减震组件的设置,实现了装置的稳定性。实现了装置的稳定性。实现了装置的稳定性。

A clamping device for production of interior trim parts of motor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车内饰件的生产用夹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动车内饰件
,具体涉及一种动车内饰件的生产用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内饰主要是指汽车内部改装所用到的汽车产品,涉及到汽车内部的方方面面,比如汽车方向盘套、汽车坐垫,汽车脚垫、汽车香水、汽车挂件、内部摆件、收纳箱等等都是汽车内饰产品。由于这一部分汽车零部件具有一定的装饰性,所以业内通常的翻译都叫做“汽车内饰”。这部分零部件不光只有装饰作用,他们所涉及到的功能性、安全性、以及工程属性是非常丰富的。
[0003]现有的夹持装置在对内饰件进行夹紧固定时,容易出现夹持失效,内饰件偏移晃动的情况,并且大多在夹持时需要与内饰件表面接触较多,十分不方便进行加工作业,容易因为外界因素导致装置出现晃动影响内饰件加工和固定。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动车内饰件的生产用夹持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动车内饰件的生产用夹持装置,通过夹持组件的设置,实现了夹持的稳固性,并且不需要与内饰件接触过多,便于加工,通过减震组件的设置,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车内饰件的生产用夹持装置,包括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下表面两侧前后均设置有减震组件(10),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安装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的两侧外壁上方均开设有滑槽(4),所述安装板(3)上表面中心位置安装有放置板(6),所述安装板(3)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的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活动块(7),所述活动块(7)的上表面安装有夹持组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内饰件的生产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10)包括有下箱体(1007),所述下箱体(1007)的底端安装有防滑板(1008),所述下箱体(1007)的上表面设置有上箱体(1004),所述上箱体(1004)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1002),所述连接杆(1002)的底端与限位板(1003)相连接,所述限位板(1003)位于上箱体(1004)内部,所述连接杆(1002)的另一端与连接板(1001)相连接,所述下箱体(1007)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弹簧(1005),所述第二弹簧(1005)的另一端与限位板(1003)相连接,所述下箱体(1007)的内部设置有阻尼橡胶圈(1006),所述阻尼橡胶圈(1006)的外壁与下箱体(1007)的内壁相接触,所述阻尼橡胶圈(1006)的内壁与限位板(1003)的外壁相接触,所述减震组件(10)设有4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内饰件的生产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9)包括有U型板(9010),所述U型板(9010)的内部上表面一侧边缘处设置有固定空心板(905),所述固定空心板(905)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转轴(908),所述第二转轴(908)上设置有第一夹持板(906),所述第一夹持板(906)的一端设置有圆盘(903),第一夹持板(906)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夹持板(907),所述第二夹持板(907)的一端设置有圆盘(90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车内饰件的生产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良智李庆华王功启杜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鑫丰智源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