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空气腔的油管堵塞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8647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空气腔的油管堵塞器,包括丢手机构、坐封机构、空气腔外套;所述丢手机构具有丢手活塞,所述坐封机构具有坐封活塞;所述丢手活塞装配于空气腔外套上端口内部,所述坐封活塞装配于空气腔外套下端口内部,使空气腔外套内部形成一个密闭腔。该堵塞器结构简单、施工操作便捷、坐封和丢手力可以任意设计、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应用范围广。应用范围广。

A tubing plug based on air cha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空气腔的油管堵塞器


[0001]本技术涉及油管堵塞工具
,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空气腔的油管堵塞器。

技术介绍

[0002]由于酸化、结垢等原因,底阀及附近尾管漏失问题日益突出,这严重缩短了管柱寿命。而通过动管柱重新作业的方式解决,成本较高、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因此,研制油管堵塞器封堵住油管底部,在油管底部内部实现封堵、丢手、反洗井功能,延长管柱寿命。目前常用的油管堵塞器有多种,根据其橡胶件坐封原理不同,分为机械旋转型、液压控制型、电动型、钢丝上提型;目前现场应用的堵塞器中机械旋转型堵塞器,要求堵塞器连接管柱下入,施工复杂度高;电动型堵塞器需要通过电缆提供电能,并且需要堵塞器中含有电路结构,因此工具的复杂度高,成本高。钢丝上提型堵塞器施工复杂度高,需要对上提力进行严格的设计。
[0003]经过检索获得以下现有技术文件:
[0004]A1:CN 102654043 B自坐封式油管堵塞器2014.05.28;
[0005]A2:CN 107916910 B独立液控封隔器控压阀2020.07.17;
[0006]A3:CN 112302565 A一种解除空气腔内负压控制解封的封隔器2021.02.02;
[0007]A4:CN203925409U一种油管堵塞器2014.06.25;
[0008]A5:CN205977169U一种撞击式油管堵塞器2017.02.22;
[0009]A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坐封式油管堵塞器,堵塞器内部有空气腔,依靠油管内液压推动活塞运动实现胶筒坐封、卡瓦张开。中心管外安装有外中心管,外中心管外顺次安装有上卡瓦托、卡瓦、卡瓦托、胶筒、胶筒压帽、缸套、上活塞和尾套管,下活塞安装于外中心管和尾套管之间,下活塞之上形成压力腔,下活塞之下形成常压空气腔。
[0010]A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独立液控封隔器控压阀,本专利技术采用内置液压油单流体设计实现液控管线内液压油流向控制,同时采用双活塞联动设计实现控压阀夹壁腔与油管通道开关控制,满足了海上液控式封隔器井下快速泄压解封的要求。
[0011]A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解除空气腔内负压控制解封的封隔器,涉及油田井下工具
,包括胶筒、中心管和坐封活塞,胶筒和坐封活塞均套装在中心管的外侧,中心管的侧壁上加工有过液孔,所述坐封活塞在中心管上的位置位于胶筒与过液孔之间,还包括密封座、推环和推套,密封座和推环均套在中心管的外侧,推环的位置位于胶筒和密封座之间,所述推套安装于所述密封座的外侧并与密封座滑动密封配合,推套的上端抵在所述推环上,推套的下端套装在所述坐封活塞上端的外侧并通过密封圈与之密封。
[0012]A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管堵塞器,包括中心管、卡瓦、锥体、胶筒、胶筒加压座、活塞,中心管套接在中心杆上,中心杆上部经坐封剪钉套接有上接头,中心杆上端设有打捞头,中心杆下端经解封剪钉与连接套相连,连接套外部套接导向头,导向头外圆上设有平衡进液孔;上接头下端与卡瓦托旋接,卡瓦托下端卡接卡瓦,卡瓦中有一片为释放卡瓦;胶筒加压座下端与锁套旋接,活塞与中心管旋接,活塞下端设有锁环,锁套内孔设有与锁环
相应的齿圈,活塞上端的锁套壁上设有坐封进液孔,锁套下端与导向头密封旋接;活塞、中心杆、锁套及连接套围成密闭环形空气腔。
[0013]A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撞击式油管堵塞器,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卡瓦座、卡瓦、锥体、胶筒和胶筒座,在所述胶筒座下端连接有导向体,在所述卡瓦座上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卡瓦、锥体、胶筒和胶筒座套插在连接管上,所述卡瓦座、连接管和导向体套插在中心杆上,在连接管下端设置有活塞部,所述中心杆、导向体和连接管下端的活塞部构成密封的空气腔,活塞部上端面与胶筒座下端面之间的间隙与导向体外部通连;在胶筒座与连接管之间设置有卡接件,在中心杆上设置有凹槽,卡接件可落入中心杆上的凹槽中。
[0014]总之,以上公开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产生的有益效果均与本技术不相同,针对本技术更多的技术特征和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有益效果,以上公开技术文件均不存在技术启示。

技术实现思路

[001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空气腔的油管堵塞器,是利用井筒中压力实现自动坐封、丢手、卡瓦张开和反洗井。由于做出上述功能需要设定一定数值的力来达到目的,所以通过设置空气腔来进行方便的设定需要克服空气腔所需要的压力,这样液压力就会变的可控。该堵塞器结构简单、施工操作便捷、坐封和丢手力可以任意设计、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
[001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7]一种基于空气腔的油管堵塞器,包括丢手机构、坐封机构;
[0018]还包括空气腔外套;
[0019]所述丢手机构具有丢手活塞,所述坐封机构具有坐封活塞;
[0020]所述丢手活塞装配于空气腔外套上端口内部,所述坐封活塞装配于空气腔外套下端口内部,使空气腔外套内部形成一个密闭腔。
[0021]进一步地,所述丢手机构包括绳帽、丢手连接杆、丢手剪钉、上压帽、丢手活塞;
[0022]所述绳帽通过丢手剪钉与丢手连接杆连接,所述丢手连接杆下端与丢手活塞丝扣式连接,所述空气腔外套上端安装一防止丢手活塞上脱的上压帽;
[0023]所述绳帽与上压帽之间具有缝隙,上压帽与丢手连接杆之间具有第一轴向通道,第一轴向通道上与缝隙连通,下与丢手活塞上端面连通,即使液压力直接通过缝隙及第一轴向通道传至丢手活塞。
[0024]进一步地,所述坐封机构包括护套、活塞杆、坐封活塞、下活塞、下部中心杆、胶筒;
[0025]所述护套上端与空气腔外套下端连接,护套下端与下压帽连接;
[0026]所述活塞杆置于护套内部,活塞杆上端与坐封活塞连接,活塞杆下端与下活塞连接,下活塞装配于护套内并通过剪钉连接护套,下活塞下端连接下部中心杆,所述胶筒套装在下部中心杆上,下压帽下端压住胶筒上端;
[0027]所述活塞杆外壁与护套上端口内壁之间构成滑动密封副,在坐封活塞与护套上端面之间构成第一液压腔,在空气腔护套下端开设一个能连通第一液压腔的第一进液孔;
[0028]所述下活塞内部具有第二液压腔,所述护套开设有能连通第二液压腔的第二进液孔。
[0029]进一步地,还包括卡瓦机构,所述卡瓦机构连接坐封机构。
[0030]进一步地,所述卡瓦机构包括锥体、卡瓦、导向头;
[0031]所述卡瓦装配在下部中心杆下半段开设的卡瓦槽内,锥体套装在下部中心杆外部并配装剪钉,卡瓦与锥体以锥面相互配合接触;
[0032]所述导向头上端同时与下部中心杆、卡瓦连接。
[0033]进一步地,所述下部中心杆具有中心孔,中心孔上端口具有一个锥形扩径口,作为钢球投落处,下部中心杆的中心孔孔径小于钢球直径;
[0034]所述锥形扩径口上端面对下活塞并连通第二液压腔,下部中心杆及锥体同时开设反洗井进液孔,即反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空气腔的油管堵塞器,包括丢手机构、坐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腔外套;所述丢手机构具有丢手活塞,所述坐封机构具有坐封活塞;所述丢手活塞装配于空气腔外套上端口内部,所述坐封活塞装配于空气腔外套下端口内部,使空气腔外套内部形成一个密闭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腔的油管堵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丢手机构包括绳帽、丢手连接杆、丢手剪钉、上压帽、丢手活塞;所述绳帽通过丢手剪钉与丢手连接杆连接,所述丢手连接杆下端与丢手活塞丝扣式连接,所述空气腔外套上端安装一防止丢手活塞上脱的上压帽;所述绳帽与上压帽之间具有缝隙,上压帽与丢手连接杆之间具有第一轴向通道,第一轴向通道上与缝隙连通,下与丢手活塞上端面连通,即使液压力直接通过缝隙及第一轴向通道传至丢手活塞。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腔的油管堵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封机构包括护套、活塞杆、坐封活塞、下活塞、下部中心杆、胶筒;所述护套上端与空气腔外套下端连接,护套下端与下压帽连接;所述活塞杆置于护套内部,活塞杆上端与坐封活塞连接,活塞杆下端与下活塞连接,下活塞装配于护套内并通过剪钉连接护套,下活塞下端连接下部中心杆,所述胶筒套装在下部中心杆上,下压帽下端压住胶筒上端;所述活塞杆外壁与护套上端口内壁之间构成滑动密封副,在坐封活塞与护套上端面之间构成第一液压腔,在空气腔护套下端开设一个能连通第一液压腔的第一进液孔;所述下活塞内部具有第二液压腔,所述护套开设有能连通第二液压腔的第二进液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腔的油管堵塞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瓦机构,所述卡瓦机构连接坐封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腔的油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林园许玲玲聂文龙马童辉张剑贺启强丛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